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国内经验及其对郑州的启示

2018-02-06 23:21易雪琴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成都武汉中心

易雪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居于顶端地位。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和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发挥着核心控制作用和重要的功能节点作用[1]。截至2018年2月,已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9个城市被正式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城市,2017年常住人口接近1000万,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方面具有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和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必要借鉴武汉、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

一、国内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武汉的探索与实践。早在20世纪初,武汉就同上海、天津一样成为国内三大制造业中心以及内陆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这与武汉的地理区位优势密切相关。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形成了隔两江立三镇的独特地理特征,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内陆城市中少有的集陆路、水运和空运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和运输产业中心。京广、沪汉蓉两条国家级高速铁路大动脉在此交汇,京港澳、沪蓉、大广等多条高速公路过境通过,可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武汉还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国内内河连接海洋最大的启运港和到达港。天河机场是中部首个4F机场,截至2016年年底,已开通国际航线41条,国内航线250余条,机场吞吐量位居中部第一。近年来,武汉在已有工业基础上加快转型升级,成功吸引了南车集团、神龙集团、格力电器、北车轨道等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落户,逐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能源及环保等五大千亿产业和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战略新兴产业。还引进当当网、苏宁易购、亚马逊、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在武汉建立电商物流中心,华为、富士康、施耐德、联想、腾讯等多个高科技企业在武汉设立生产、研发基地及地区总部,各总部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十。2016年,武汉经济总量就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912.6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3:43.9:5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446.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4%,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60%[2]。2017年,武汉的经济总量更是高达1.34万亿元。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既得益于其雄厚的产业基础,更与其密集的智力资源息息相关。武汉拥有82所高等院校,68名两院院士,近90个国家级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3]。武汉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平台,破除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壁垒,进行了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了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比如,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出台了“黄金十条”“三权三归”“科技十条”等;在创新创业方面,出台了“青桐计划”“创业十条”“光谷基本法”等;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光谷人才计划”“城市合伙人”等。截至2016年年底,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177家,主导产生了11项国际标准和290多项国家标准,涌现出了万瓦级光纤激光器、“超速超大超长”光传输、首台常温常压储氢·氢能汽车等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4]。

2.成都的探索与实践。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与重庆一起并称为成渝城市群的双中心。成都在发展中特别注重与重庆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持续对空间布局进行深度调整和优化,共同带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成都在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提出要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生态宜居性,制定了空间优化发展战略,将原本是城市生态屏障的龙泉山规划为城市绿心,在绿心两侧建设了原有的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并优化布局建设龙泉驿、双流、温江、青白江、郫都、新都等多个卫星城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之间建立了方便快捷的轨道公交换乘体系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体系,有效疏解了中心城区的人口、产业和功能,实现了单极圈层式向双城多中心支撑的转变。与此同时,成都还先后与眉山、德阳、遂宁、绵阳等城市开展区域合作,在规划体系建立、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产业布局、公共服务、政策联动等方面深度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自2014年成绵乐高铁实行公交化运行以来,每日开行对数已达到23对,高峰时段最短发车间隔仅8分钟,有效缩短了成都与德阳、绵阳等城市的通勤时间,构建了“1小时高铁交通圈”,区域协同发展效应凸显。成都还按照形态、业态、文态、生态等四态合一的思路,突出提升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先后出台“治霾十条”“治水十条”,规划建设“8+X”城市通风廊道,实施立体绿化工程,构建了河、渠、湖、湿地相互连通的水网体系,打造城市海绵体,增强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2016年,成都的森林覆盖率是38.4%,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14.11平方公里[5]。成都还将环境治理、地域特色、旅游功能以及生产生活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城市绿道慢行系统与公园、历史遗迹、农业休闲产业园、特色小镇等有特色的城市区域串联起来,突出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在城市街区和建筑的规划建设中融入古蜀、水利、丝路、三国等传统文化元素,统筹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展览展厅、旅游文化、市民休闲等设施,城市品质特色和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成都还充分利用大熊猫、美食等旅游文化名片,先后在30多个境外城市开展旅游营销,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美食之都”称号。近年来,成都还多次荣登国内宜居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榜首[6]。城市环境的优化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强劲的软实力,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草成茵、绿色出行、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吸引了海内外企业和精英人士扎根成都,成都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宜居宜业宜商城市。

3.西安的探索与实践。西安是当前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信息枢纽,科教资源密集,拥有近百所高校和上千家科研机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超过百万,其中两院院士67位,科教密集度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尤其是航空航天工业基地。2017年,西安的地区生产总值为7469.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8:34.7:61.5,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西安虽然地处内陆,不沿边、不沿江、不靠海,但多条铁路、公路、航线在此交汇。近年来抢抓战略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展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逐渐发展成为西部开放的重要门户。西安积极打造对外开放的载体平台,已拥有4个综合保税区和两个自贸区核心片区。2008年成立的西安国际陆港是中国首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陆港,因其积极融入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正在逐步成为国际物流中转的枢纽、国际贸易分拨和集散的中心,也成为沿海港口在内陆地区的重要合作港口[7]。西安还加大在政府职能、金融资本、投资贸易、经济、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出台了信用金融服务、保税检测研发、政务服务自贸驿站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些具有首创性和带动性的举措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对外交往方面,西安先后与31个城市缔结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有4家外国总领事馆和17个签证中心在此落地,并对51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良好的外事服务能力已成为西安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保障。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天然历史博物馆”。近年来,西安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加大文化旅游国际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承古纳新、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承办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和多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积极争取“一带一路”建设总部城市,开播了全国首家丝路频道,承办了欧亚经济论坛并成为其永久会址。西安还积极承接外事接待活动,先后接待了如联合国秘书长、英国女王、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多届法国总统、俄罗斯总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政要首脑的参观访问活动,大大提升了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国内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

1.注重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控制能力是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武汉、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较高,其中武汉、成都已经突破万亿元关口,相比其他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来说,已具备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这些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首先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善于抓住经济和产业演进的时机,适时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尤其以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形成了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8]。这些城市还将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结合起来,通过制造业的升级来实现传统工业的价值链向高端延伸,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植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增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吸引企业总部和生产性服务部门集聚,同时,这些中心城市还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提高了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构建起了具有竞争力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最终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积累了强大经济基础。

2.注重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国家中心城市大多都是科技创新要素资源的聚集地,将科技创新要素转化为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制度,是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武汉、成都、西安都是国内重要的科技和高等教育资源的聚集地,能够吸引各类创新人才,智力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城市都建立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一体化的研发体制和合作交流机制,为科技创新和发展双创企业提供了科技创新的集聚平台。同时,科研人员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创新,有效地破除了科技创新活力的各种阻碍。这些城市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营造出了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形成了高质量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充分发挥出城市的科技教育优势,释放出科技创新的活力,使其保持超强的科技创新的竞争力和引领力而屹立于国家城市体系的顶端。

3.注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其所在区域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武汉、成都、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对外都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连接国内外的航空网络甚至水运港口,与周边城市都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1小时经济圈”等联合体,与更大范围内的城市组合成如中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和关中天水城市群等,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紧密联系的腹地支撑也为国家中心城市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从而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中来。通过便捷的公共交通实现与周边郊县或卫星城的无缝连接,通过构建城市圈、都市圈等加快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进程,利用相邻相近的优势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这些中心城市都从多个层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以不断拓展和优化发展空间,使其集聚辐射作用不断扩大,最终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功能支撑[9]。

4.注重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而且要有良好的城市服务环境,并且都注重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比如,武汉的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水系连通、滨江滨湖的水域生态环境,“江城”已成为武汉的靓丽名片;成都通过在“气、水、绿、文”上下功夫,成为仅次于日本大阪的全球第二大旅游目的地城市[10],并多次荣登国内宜居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榜首;西安聚焦雾霾、水生态、山林、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治理,积极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路长制、所长制、网格长制”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这些城市通过提高生态宜居性,不断塑造城市品质和提升城市功能,并将安全、健康、便利、舒适和可持续作为宜居城市的核心特质,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品质、生态环境、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强建设,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从而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和企业进驻。

5.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家中心城市还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因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其建设的必要条件。武汉、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同属中西部地区内陆城市,不沿边、不沿海,但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深入实施“全域开放”战略、积极打造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平台、注重扩大对外开放以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交通方面,对内发展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以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对外发展水运、陆运、空运等辐射四方的交通体系,积极融入世界城市交通枢纽网络。在产业方面,不断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力度,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和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不断增强参与配置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在外事服务方面,加强国际化的公共服务建设,努力营造国际化的生产生活环境,综合利用城市的历史、人文、旅游等方面优势,进行全方位的海外城市营销,经常举办国际性的会展、会议和中外友好城市联谊活动,具有接待多个国家和地区首脑及政要的经验。通过形成交通、人才、产业、服务、环境等全方位开放格局,使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对郑州的启示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无论是从经济规模还是从产业结构来说,郑州都比西安高,但与武汉、成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郑州必须充分抓住现有机遇,发展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相吻合、与全球产业体系发展趋势相协调、与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与自身发展优势相匹配的产业,加快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在第二产业发展方面,郑州现阶段的制造业还有很大发展潜力,要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加快产品、技术和业态的创新,提高产业持续自主创新的能力,以防止工业化后期制造业过度衰退造成的经济空心化。同时,要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从传统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11]。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业服务、软件信息、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吸引大量的企业总部和研发、销售等生产性服务部门落户,以这些企业部门的资源要素控制能力为载体,实现郑州对更大区域生产的控制功能,提高郑州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控制力。

2.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科技创新优势。国家中心城市要依靠知识、技术、产业、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在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更新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12]。这都离不开一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为城市提供的大量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因此,中心城市必须积极打造科技研发平台和发展一流的高等教育以实现高端人才的集聚。郑州在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方面长期欠账较多,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非常少,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方面的体制机制也不健全,很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能力。郑州有必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要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改革现有办学模式,面向全球知名大学寻求合作,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提供鼓励措施和支持政策,推动大学城、科技园、双创中心等重大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并不断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创造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的良好环境,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厚植科技创新的优势[13]。

3.加强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国家中心城市要发挥集聚辐射功能,必须依赖广阔的腹地空间,能够调动周边区域的资源并最终实现国家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而这都需要国家中心城市具备由高铁、高速公路、水运或空运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等构成的现代化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通过立体式、广覆盖的交通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引导城市空间沿着交通轴和信息流向外扩展,形成“副中心”或“新城”,在疏散城市的非中心功能的同时拓展发展的腹地空间,使其地位得以形成并巩固。郑州有必要加快交通枢纽建设,通过交通发挥城市外部链接的物理通道作用,与新乡、开封、焦作、许昌等城市构建集约、智能、高效的组合型大都市区,紧密依托中原城市群构建具有较强空间连绵、功能联系的城市区域,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加强联动,在有效破解发展空间制约的同时带动整个区域实现跨越发展。同时,还要加快与武汉、成都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形成错位互补、各具特色、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集聚优势,共同推动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14]。

4.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国家中心城市需要解决好诸如特色缺失、环境污染、公共配套不足、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大都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郑州有必要借鉴武汉、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在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方面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规划体系的引领作用,加快新一轮城市设计和规划修编,通过多个层面可持续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相互协作,合理设置城市增长边界,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以大气、水系和城市增绿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治理,以中原文化涵养城市的文化品质,使其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和持久的综合承载力,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努力营造出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5.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国际国内影响力。国家中心城市既要能够引领国内区域的发展,还要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体现出中心性和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15]。因此,国家中心城市必须以全球视野来审视城市未来的发展,努力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郑州作为内陆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既没有沿边、沿海、沿江等地理区位优势,也没有首都的政治功能战略支撑,现有的国际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郑州需要借鉴武汉、成都、西安等内陆中心城市的发展经验,加快实施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具体来说,要通过强化郑州的国际国内交通枢纽作用,推进“空中、陆上、网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要深化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积极承接产能合作,实施大口岸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强化人文国际交流合作,充分挖掘中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城市全球营销,努力提高外事服务能力,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不断增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1]田美玲,方世明.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5,(2).

[2][3]武汉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whtj.gov.cn/details.aspx? id=3439,2017-03-31/2018-03-22.

[4]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持续创新在全球打响“中国光谷”品牌[J].河南科技,2017,(3).

[5]王琳黎.让碧水蓝天成就成都的宜业宜居[N].成都日报,2016-09-19(04).

[6]王鑫.成都“宜居”独领风骚完全出乎意料[N].成都日报,2014-06-30(01).

[7]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中国内陆第一大港[N].陕西日报,2016-01-26(16).

[8]徐颖.历史演进与功能定位: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9]姚毅.成都城市空间治理若干问题[J].开放导报,2016,(6).

[10]余蕊均,杨弃非.“国际范”成都孕育国际化商机[N].每日经济新闻,2016-10-11(06).

[11][12][13]易雪琴.国际经验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5).

[14]王新涛.基于国家中心城市识别标准的郑州发展能力提升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4).

[15]王凯,徐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布局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3).

猜你喜欢
成都武汉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