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仪式链下的校园暴力归因研究

2018-02-06 18:02沈志宏
政法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微观暴力

沈志宏

(安徽省公安厅 警察训练总队,安徽 合肥 230088)

校园暴力是社会中常见的一种暴力形式,一般泛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的,针对在校学生实施的、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伤害后果的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1]校园暴力往往是青少年犯罪的导火索和不稳定隐患。据俄罗斯犯罪学家研究发现,西伯利亚地区大约70-80%的重大案件是由犯罪团伙制造的。在这些团伙中,许多最初来源于非正式的校园结伙。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国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大多由校园暴力引发或由此滋生出的不良因子。当前发生在中学生之间的搜身、拦截、殴打、辱骂、强行索取财物、人身伤害等现象屡屡发生,一些中学竟有10%左右的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2]因此,校园暴力作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的现状也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通过网络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席卷而来,更加直观残忍地暴露于公众视野,多次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李克强总理2016年专门批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深层次剖析校园暴力现象的归因,以期建立中学的治安防控体系,对有效防范和控制校园暴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暴力归因研究视角的简析与尝试

关于校园暴力归因研究,从王国明、付洪(2017)基于中国知网1996-2015年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学界更多依据叶澜教授提出的著名影响个体发展的二层次三因素理论,即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先天、后天因素与环境条件)及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 (主要指各种类型的活动),进行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可以归类为层次论、环境论、个体论、机制论等多种观点。有的强调面的研究,注重从宏观、微观层面整体阐述;有的则选择点的论述,从暴力文化、同龄群体、个体性格等因素着手,强调研究的深入性。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校园暴力的形成过程中,个人、同辈群体、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每个因素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又不单独起作用,是多方合力形成的结果。[3]本次研究以课题组2018年3月—4月1000份校园暴力问题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为基础,调查对象为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初中、高中在校学生和教师。课题组对最终回收的825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对近年来在合肥市发生3起影响较大的个案进行了深度调查。在此基础上,尝试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为理论主线,对校园暴力现象进行归因分析。

1986年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结合了涂尔干的仪式理论、韦伯的冲突理论以及戈夫曼微观研究方法之精髓,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被视为当代微观社会学中最重要理论之一,回应了宏观社会学无法解答的一些问题。柯林斯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多数现象,都是通过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人的互动都发生一定的情境中,其中至少包括有两个人组成的际遇,以及所产生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所以局部情境是社会学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但微观情境不是指单个的人,而是由个人形成的社会网络。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情境所构成的,而且每个人都生活在局部情境之中。因此,柯林斯在其2008年出版的著作《暴力—— 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提出了“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的著名论断,也为学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视野研究校园暴力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形成具有四个要素,即不少于两个人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参与者感知对方身体的在场;通过限定性条件排除局外人;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者有共同的关注点;参与者共享情感和认知体验。因此,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机制是在局部的社会情境中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或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从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活动。[4]79-80当前中学生的日常活动主要存在于家庭、学校、网络等社会空间之中,形成了较为特定的一个微观社会情境。中学生在这样一个微观情境中,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进行情感的互动沟通,情境中的不同角色的关注和情感投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情感状况,促进其获得高度的情感能量,而学生则将这种情感能量作为情感投入的报酬,激发情境中不同角色的互动参与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互动仪式链。反之,中学生则会选择脱离这种富有正能量情感的情境,而选择投入到另一个情境中去寻求情感的融入,受到负面的 “库存性情感”和“场域性情感”的影响,就很有可能激发暴力行为的生成。本文正是以互动仪式链为研究视角,探索微观情境和情感能量这两个核心要素在中学校园暴力中作用。

二、校园暴力的微观情境归因分析

以情境而不是个体作为出发点,互动仪式和互动仪式链理论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以情境动力学为起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个体几乎的一切方面,都是在不同情境中变动的结果。因此,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也应是家庭、学校、网络等不同社会微观情境对青少年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冲突的结果。

(一)家庭情感的失败是校园暴力的内在之源

柯林斯认为,社会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由人们的相互交流,通过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经由个人所形成的社会关联或网络即柯林斯所谓的微观情境。家庭作为由家庭成员所形成的一个互动网络,每个人从出生那刻起,就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微观情境中。理想的家庭互动情境是生活于其中的家庭成员相互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将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关注焦点上,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的一言一行,而且彼此通过身体在场而相互构成影响。就一个人品格养成和教育的过程性而言,家庭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基础,是任何教育形式都不可替代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爱,抑或爱心。在家庭的互动情境中,父母不仅是爱的情感制作者、分享者,而且也是孩子感受爱、学会爱的引导者;而当孩子学会爱并将这种情感在家庭中分享时,父母同样会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出更高强度的情感能量。如果父母打破家庭这种互动的微观情境,取而代之的是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或简单粗暴,甚至夫妻双方整天吵吵闹闹、大打出手、彼此羞辱,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就有可能在循环往复中不断积蓄不满、愤怒、仇恨等负面情感,从而最终影响家庭的和谐,导致互动仪式链的破裂。孩子则因为家庭团结的失败而深深不安,甚至排斥、叛逆,寻找不到良好的自我,就会逐渐摆脱对家庭这个微观情境的依恋,同时对父母产生反感、怨恨等不良情绪。当家庭不再吸引他们,且让其感到疲倦、压抑、消沉、沮丧时,他们就会逃避家庭,并将这些不良情绪所积累的负面情感带入新的互动情境,从而导致选择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极大。此次调查结果显示,83%以上有暴力行为的中学生都是来自于问题家庭,其中家庭结构、子女数量、父亲职业以及其受教育程度、父母教育方式对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父母教育中暴力倾向会影响孩子的脾气秉性,当遇有人际关系不如意或外界不良刺激时,易产生攻击行为。长期以往,甚至会形成暴力倾向的人格特质。在家庭里,暴力的结果往往是新的暴力。[5]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是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

从6岁开始至18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正规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更是青少年赖以成长的微观情境之一。理想的学校情境应是教育、监管、服务于一体,情感互动沟通无障碍,处处充满爱与被爱的氛围,但在当前一时难以改变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升学率成为社会和家长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逼迫学校必须把考试成绩和排名作为办学的指挥棒,在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状态中,虽然开展了表面化的一些仪式活动,但因形式单调、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学生参与和共鸣,学校应有的德育教化功能、心理辅导机制、校园防控措施等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互动情境没有真正创设和形成,一部分学生由于成绩差,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歧视,难免产生厌学情绪和挫败感,而他们的内心又是渴望被关注、被接纳,有着强烈的社会交往倾向,又难以融入到学校所提供的微观情境之中,于是这些所谓的“差生”就会聚集在一起,甚至与社会上一些闲散人员走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互动仪式市场和微观情境,他们往往会采取暴力的方式报复老师和同学,并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获得关注和认可。从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差校”发生校园暴力的概率要远远高于“良校”和“优校”,分别达到50%、80%以上。

(三)虚拟世界的负功能是校园暴力的助推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交和互动平台不断搭建和累积,已形成了一个庞杂的虚拟世界,由于监管滞后,很多不健康的内容混杂其中,很多不可为的行为可以随意而为,人们可以在聊天软件中隐其姓名,和陌生人谈天说地,也可以因为一言不合就互相谩骂。虚拟世界给予人们很多无忧无虑的互动情境,以至于出现了很多网络骗局,有时就连成人都猝不及防,何况那些毫无人生阅历、天真无邪的孩子,很多网络游戏以其暴力血腥的游戏内容,让孩子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暴力厮杀的互动情境中不能自拔,甚至很多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学生课下津津乐道的谈资,学生醉心于网络中随心所欲的暴力对决,必将在思想意识中埋下暴力的种子,回到日常生活中,和同学产生一点矛盾都可能点燃火种,一发不可收拾。如果说网络带给人们的是寻求安慰和刺激的虚拟世界,那么如今真人校园暴力视频在网上的不断呈现,则给那些无知青少年一剂“猛药”。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一些视频材料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直接把暴力现场展现,甚至过度渲染细节,让青少年中毒至深。孩子们在观看欺凌暴力视频时,往往缺少家长或学校的合理引导,很容易让身心发育尚不健全的观看者感到不适,受到冲击,成为欺凌暴力的间接受害者;此次调查显示,90%以上中小学生极易沉溺于手机游戏;75%以上有校园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受暴力游戏的影响。

(四) 家庭、学校、网络三者之间的互动冲突在校园暴力形成中作用

尽管家庭、学校、网络在诱发校园暴力情境中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并非必然会产生校园暴力,这是因为暴力情境的形成,是三者互动链破裂、相互冲突已到了不可调和的结果。此次调查显示,引发校园暴力直接导火索,“日常摩擦”以46.14%的比例居首,“敲诈钱 财”、“情感纠葛”分别以17.56%、15.33%位列二、三位,另有7.57%的校园暴力事件中由“偏激心理”引发。通过个案访谈进一步发现,“日常摩擦”引发暴力行为的施暴方,大多性格暴躁、我行我素,与家庭暴力或过分溺爱密切相关。“敲诈钱财”则是家庭情境失败的“升级版”,施暴方不但难以从家庭中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反而把一些负面甚至暴力的情境应用到与同学互动新情境中。 “情感纠葛”则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引导双重缺失所导致,没有很好地解决青春期少年萌动的早恋问题。“偏激心理”既有个体天生的性格类型之基础,也有后来家庭情境的反向强化之后果。再作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日常摩擦”、“敲诈钱 财”、“情感纠葛”之所以能够成为校园暴力直接导火索,是因为家庭失败的情境非但没有在学校情境互动中得到修补,甚至加速断裂,家庭对青少年个体的粗暴和溺爱,学校对其除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的漠不关心,在一定程度上逼迫他们进入一个展示自我负面情境之中,沉溺于虚拟世界,做“江湖中人”,与社会上的混混打成一片,看到不顺眼的同学,抬手就打,张口就骂,结伙欺凌低年级学生,敲诈钱财。这次实证调查同时发现,中学生早熟现象特别普遍,一些初中生就开始谈恋爱,进入他们的QQ群,一些肉麻的话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感到不适,而这一切家长和学校知之甚少。作为未成年人,他们对情感控制能力弱,因早恋成绩下降,情绪波动大,甚至走向极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2011年9月17日发生的合肥寿春中学女学生周某被其男同学陶某泼汽油燃烧毁容一案震惊全国,深入剖析此案发现,陶某从小娇生惯养,说一不二,家长对其溺爱有加,想要的东西必须要得到,认识周某后,不顾一切去追求,不管对方感受。周某及其家长向校方反映未果,不得以转学到其他中学,但也未能阻止陶某的骚扰,甚至为了躲避还一度休学在家。2011年9月,周某重回学校读书,但不到一个月悲剧就发生了,陶某模仿暴力视频动作,对周某进行了毁容。这个案件的典型意义在于,陶某实施严重暴力行为并非偶然,它非常全面地呈现出家庭、学校、网络等微观情境相互冲突断裂对形成校园暴力行为的必然性,哪怕其中任何一个情境起到了积极向上的正影响,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三、情感能量在校园暴力中的作用路径

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链的核心要素和结果,在互动仪式中的情感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个人的、短暂的、暂时的情感或者情绪,而是长时间的情感能量。[4]112情感能量是一种社会互动的情感资源,是一个情感投入产生的积极过程,成为个体追求一种自我满足的目标,个体互动仪式中投入如时间、精力、物质、文化资本等各种成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情感能量的最高回报。从柯林斯的微观社会学角度来看,情感能量就是个体在社会中所要寻求的东西,情境对于个体有无吸引力,取决于互动仪式是否能成功地为个体提供他们所需的情感能量。

(一)情感能量在青少年心理上的形塑作用

每个人的情感总是基于自己过去的历史即库存性(时间性)情感,而源于个人所处的当下环境即场域性(空间性)情感。一方面情感是与身体的感觉相联系的,是对情境的生理反应,另一方面情境是被定义的,情境定义的形式有时决定我们如何体验它们。家庭、学校、网络等作为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塑造的重要情境,在其人生成长历程中有着关键影响,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群体积累了属于自己的“库存性情感”。温馨的家庭、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健康的网络环境,会通过互动仪式创造出一种正面的情感符号,在这种互动中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情感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会激发出他们更高的自信、仁爱、乐观积极的高度情感能量,随着这种正向的“库存性情感”不断积累,会持续吸引青少年互动其中,促其心理健康成长。反之,霸权式、溺爱式的家庭,分数唯上的冷漠校园、充斥暴力的网络游戏则会让青少年个体的情感能量,从一个高端的自信、热情,富有积极性,逐渐地转化为末端的消沉、压抑,缺乏主动性,在这种情境下,就会不断累积压叛逆、反抗、暴躁等库存性情感,对其心理塑造产生极强的负效应,很容易把他们推向一个引发暴力行为的越轨性亚文化群体。

(二)情感能量在校园暴力中的催化作用

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在互动仪式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一面,即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是“感情的俘虏”,情感能量交换是社会互动的充分必要条件,没有情感能量的互动,社会互动就不会发生。情感能量不仅是鼓舞某些个体,而且压抑另一些个体,在日常情境互动中,充满情感能量的人会感到自己即是权威,所做的事均是正义体现;而情感能量低的人则感觉很糟,对自身所作所为持有怀疑态度。一旦情感能量交换失衡或失败,就会导致互动链条破碎,出现暴力情境。调查显示,失败的家庭情感互动,会导致家庭情感凝聚力的涣散,互动被降低到最低程度,弱化参与者的情感能量,使其感到疲劳,而青少年作为情感能量交换相对被动的一方,感受更为深刻,成为其情感失范的主要原因。当家庭的互动仪式不能为青少年提供所需的情感能量时,他们就会到学校或其他空间,寻求能够满足其情感能量交换的情境。如果学习成绩好,可能会在受到老师重视、同学羡慕,重新在互动中获得自信、热情、富有积极性的高度情感能量;如果成绩不好,可能会再次陷入到一个受冷落、排斥甚至歧视的互动仪式链中,家庭和学校互动仪式链的破碎,将意味着暴力情境已形成,在不健康的网络游戏、视频、影视等影响和助推下,暴力行为一触即发。因此,青少年校园暴力是互动仪式链中的情感异化、情感失范和社会情感风险的体现。家庭中父母经常使用暴力行为,学校里老师简单粗暴甚至体罚式的教育方式,就会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负功能产生,形成消极的库存性情感和场域性情感,引发他们的情感危机,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出现暴力行为。

(三)情感能量在校园暴力中的干预机制

综上可见,情感能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诱发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也可帮助其健康成长。如何发挥好情感能量在校园暴力中的干预作用,还应从家庭、学校、网络等微观社会情境出发,构建良性的互动仪式,激发和强化情感能量的正功能。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结构及家长的素质等都对学生的暴力倾向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应提升自身素养和道德水准,以身示范,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尝试与子女做朋友,掌握与子女沟通、交流的技巧,为子女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互动情境,不断沉淀积极的库存性情感。学校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各种载体文化,有意识地创设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健康向上的互动情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大爱的情感正能量,在此基础上再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校园治安防控等相关机制,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93%的中学生喜欢网络游戏,其中46%的已经上瘾,10%左右整体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究其根源,固然有青少年自控能力差的因素,但如果我们看到腾讯、网易等公司花巨资开发网络游戏的过程,就会明白中学生为什么会上瘾,这些公司的开发团队真正做到了“以顾客为上帝”,精准地把握青少年所心理特点和所需要互动情境,从高价聘请人气红星代言、到游戏界面的设计,再到情节的设定,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青少年参与游戏情境互动,不断强化其依赖于虚拟世界产生大量的负面情感能量。因此,净化网络空间、消除暴力文化给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要从源头上消除它们。国家层面理应高度重视,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暴力媒介物的生产者、销售者及购买者,加强监管惩罚力度,让网络暴力游戏远离青少年,彻底隔断血腥暴力的互动情境,从而杜绝由此而产生的极其负面的情感能量,让青少年回到充满正能量的互动情境中来茁壮成长。

四、互动仪式链下校园暴力归因的研究结论

本文所引入的理论视角是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以此来反映家庭、学校、网络等微观情境对于青少年成长影响,情感能量在这样一个微观情境互动仪式链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校园暴力过程情感互动仪式链的变化趋势,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家庭、学校、网络等微观情境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情感互动

冷漠化或霸权式的家庭互动方式,是青少年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现行教育体制的学校情感互动缺位,是青少年情感失范的重要因素;网络等虚拟世界的暴力情境,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催化作用。

(二)“库存性情感”和“场域性情感”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化行动

青少年在儿童时期所积累的情感体验属于库存性情感,压抑的家庭氛围会扭曲部分青少年的情感认知和道德认知,从而引发情感的社会化风险,再加上学校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以及网络媒体的暴力宣泄所形成的“场域性情感”,强化情感积累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滋生。

(三)校园暴力是互动仪式链中的情感异化、情感失范和社会情感风险的体现

防控的要旨在于如何源源不断地给青少年提供高度的情感能量。从动态的微观社会学角度来看,高度的情感能量就是个体在家庭、在学校所要寻找的东西,情境对个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主要是由于互动仪式能成功地为其提供所需的情感能量。以家庭为例,当家庭成员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家庭的互动仪式链中,并在这个情感互动过程中注入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从聊天、问候或告别仪式等最易被人察觉的情感卷入程度的形式出发,来激发家庭内部成员高度的情感能量,从而形成家庭整体的团结和成员身份符号的认同。在这个情感互动过程中,个体的情感依恋被唤起,家庭互动仪式链就对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使其投入更多的情感能力以期获得更多的情感报酬,从而产生积极的库存性情感,对其一生健康成长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微观暴力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暴力”女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微观的山水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向暴力宣战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