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智慧警务的发展与思考

2018-02-06 18:02
政法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机关公安

班 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研究生学院,北京 100038)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类将要全面进入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的大数据时代。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下,越来越多的物体具有“智慧”,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环境将成为由物联网联形成的“智慧”的世界。世界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智力”的特征,城市管理和公安机关也不例外。警务管理也在向新的发展理念和形式迈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智能治理。智能警务逐渐成为警务改革和发展的新浪潮。

一、智慧警务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一)大数据应用与智慧警务的含义

2011年5月美国EMC公司最早提出大数据的概念。[1]73-76大数据应用是指大数据应用是指存储载体——数据仓库里的海量数据资源通过分析处理工具——数据挖掘对数据清理、集成、选择、变换、模式评估和知识应用的一个过程。与传统数据相比,它具有“4V”特性:1)更大的海量性(Vol ume)、数据计量单位已经从GB达到PB、EB,据统计,一个家庭一年产生的数据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总量(2600万册)。2)更丰富的多样性(Var i et y)、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并存,种类复杂,如视频图像、上网日志、消费记录、地理位置、通讯轨迹等。3)更快的高速性(Vel oci t y)、数据产生频率和传送频率非常迅速,面对繁冗复杂的数据,往往仅用1秒就能形成。4)更强的真实性(Ver acit y)。从大量价值密度低的数据中提纯取精,获取高价值、高真态产品。目前,各行各业都在通过大数据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实现工作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智慧警务,其概念来源于智慧城市。被视为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2009年1月,IBM公司在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议上提出“智慧地球”(Smar t Pl anet)的概念,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它包括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发展环境五大部分。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自然属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警务就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云平台智能引擎,视频技术等前沿的信息技术为支撑,把海量的警务信息高度汇聚,进行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掌控外围元件形成动态轨迹控制机制。构建以“智能的情报分析、精准的指挥调度、迅捷的行动打击、有效的管控防范、便捷的惠民服务”为代表的警务应用体系。从而推动公安系统各功能模块的高度融合以及警务模式的创新。智慧警务具有以下形态:1)大数据警务,以大数据开放、共享、实时、互动、精准、高效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机制为引领,来推动传统警务活动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无缝链接。2)开放警务,是智慧警务的理念之基,它打破传统封闭的警务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动态的采集机制、普适的共享机制、高效的整合机制、深度的分析机制等一批新型管理机制为代表的警务理念。3)是效能警务,它是智慧警务的导向要求,是以最小的警务成本实现最大的警务效能,精细化、集约式、主动型、符合新时代的现代警务。民本警务,它是智慧警务的直接体现,也是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内在要求与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有机结合,是在智慧警务过程中,时刻以公众的感受、评价、意见、愿望作为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镜子,不断对照、衡量、改进警务运行质态,代表着智慧警务的根本追求。

(二)发展智慧警务的重要意义

1.智慧警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发展好智慧城市是我国政府各级各部门应该深入思考和谋划的战略任务之一。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五大板块之一,智慧城市包括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发展环境五大部分。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不仅要参与智慧政府的建设同时也要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在公安领域的体现,就是智慧警务。智慧警务建设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能警务。推动智慧警务在公安领域落地生根,保障智慧城市的其他基础建设顺利进行,进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2.智慧警务是公安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充分说明未来各行各都在向更高级的智能化趋势发展,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近年来,随着要求公安工作数据化、信息化、智慧化,大数据倒逼着公安机关需要开展警务信息化建设。由此说明了当前公安工作的方式需要跟进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其次,从公安工作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公安工作必然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动到主动、从粗放到集约、从低效到高效的发展历程。这就要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一轮智慧警务的成长。[2]

3.智慧警务能促进警务机制改革。通过对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应用从而对警务工作进行职能重组、流程再造、资源整合,推进“业务流、信息流、管理流”的深度融合,实现从行政命令推动工作向信息指令驱动工作的转变,打造出一种全新、高效的警务机制。它不仅可以将公安机关传统的统一管理职能推向管理和服务职能,而且还可以对其进行整合和改造.[3]3-4它还将改变传统的 “金字塔”型公安管理体制,实现警务领导和指挥机制的扁平化,从而减少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推进警务智能决策的科学发展,加快信息流通,实现精简机构,快速反应,立即联动的目标。[4]219-220

4.智慧警务是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的重要途径。《中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1+3方案》明确提出“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型,努力增强核心战斗力。[5]53-57智慧警务的本质是将传统的公安战斗力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新型高科技。从规模型号向效率型质量推进警务模式; 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公安机关要在将海量数据中占主导地位,掌握核心数据对其进行控制,分析和处理,将大数据优势转化为公安决策优势。通过发展智慧警务,转变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公安机关向大数据要警力、要效率。

5.智慧警务是有效应对智能犯罪的重要手段。当前违法犯罪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严重危害公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在反智能犯罪工作中,公安机关不能走传统警务的老路,必须利用大数据可视化关联分析手段,将犯罪痕迹、线索、轨迹、证据、团伙、链条层层抽丝剥茧般展现,强化打击犯罪智能化、体系化,由传统人力侦查向数据侦查模式转变,实现快速侦查破案。通过发展智能警务,探索“以专对专”、“以智反智”侦查破案模式,实现普通警力难以达到的目标,大幅提升侦查破案工作效能。

二、智能警务在实践中的创新探索

当前,世界各国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包括智能警务在内的科技创新和社会管理变革,正日益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每一个人的生活。

(一)建设创新的智慧警务工作机制

成都公安建设全局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用性支撑平台,同时将各类系统功能、数据向全局共享使用。优化项目管理,将数据共享和信息安全作为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评估,对与系统不兼容、不共享的项目,不允采用。苏州公安与国内智慧警务重要倡导企业腾讯联合举办“互联网+警务”峰会,举办“智慧城市生活”和“智能警务技术”两个分论坛,警企高层双方共同探讨智能警务的推进现状、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武汉公安成立全国首家警企科技信息化联创中心,吸引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15家企业入驻。联创中心扮演“孵化器”的角色,搭建平台,向企业“借脑”,公安提供场所等硬件设施,企业提供研发资金、人力、技术。公安随时与企业沟通,表达需求,企业根据公安需求开展项目设计。运行一年多来,警企联创的成果不断在实务中得到检验,受到公安机关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广泛应用智能警务技术

大力推广应用智能交通、智能防控、智能预警、智能破案等技术,让人民群众共享智能警务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智慧警务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智能交通是人工智能在交通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自动识别车牌号、车辆特征及实时路况。可以识别车身颜色、型号、厂家、标牌,识别套牌车、无牌车、嫌疑人车辆等。广东、吉林等地公安机关基于指挥和监控平台开发完善了车牌智能识别功能,对使用假牌、超期未年检、车主在逃等信息的车辆自动识别预警,站口及时拦截检查。武汉市公安交管局与高德地图合作,建成了全国首家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6]智能摄像头可以对闯红灯、逆行、随意调头、变更车道、不按规定驶入导向车道、违反禁令标志、标线等易引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记录。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和科学算法,从而实现交通信号灯自动科学配时。天津交管部门通过埋设在道路上的10000个地磁车辆检测器实时采集交通流量信息,同步启动“自适应”模式——优化和调整系统控制的路口和区域内的交通信号配时,自动调节各路口信号灯的时长,形成“绿波带”,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19.7%。[7]

2. 智慧警务在智能防控中的应用。利用人像识别系统、身份识别系统,以及特征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特定人员进行识别,从而阻挡和排除安全隐患,达到维护区域安全的目的。

成都市依托可视化实景AR平台,建成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云防”系统,对城市重点部位实施智能化加强型防控。系统包括“深瞳”“途控”“热度”等9大模块。其中“深瞳”模块用以实时采集比对人像信息,及时发现和突出重点人员,实施动态管控;“途控”模块借助电子卡口捕捉比对过往车辆型号、牌照等信息,对涉案车辆及时布控查缉;“热度”模块通过手机基站数据实时监测人流密集程度,视情启动分流预案,疏散人群。佛山市大力推进“社区警务e超市”建设,在小区智能卡口安装多种证件识别系统,并配备高清抓拍等智能监控设备,将采集到的“人、车”等信息即时传输到警务平台。[8]通过比对核查可自动识别嫌疑车辆和可疑人员,社区民警可非常清楚的掌握流动人员和住户信息。

3. 智慧警务的便民应用。在智慧警务建设中,各地也结合具体实际,探索便民e警务建设,在线事务办理快捷方便,为公众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公共服务资源。深圳市户政办理、养老金社保认证,浙江桐乡市电子居住证办理,办证人只需上传身份证照片、录制短视频、“刷脸”三步即可完成身份验证。佛山市社区警务“e超市”系统同时具有便民e警务服务功能。[9]1居民可以通过智能卡口上方的“e超市”界面,查询出入境审批等33项行政服务项目。这些便利的警务建设是各地公安机关在智慧警务建设探索中的智慧结晶,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当前发展智慧警务存在的局限

(一)缺乏大数据相关专业技术警务人员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公安机关在采集数据后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信息整合、智能建模、数据预处理与清洗、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等流程,囊括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可视化等多领域、多学科,多领域、多学科专业知识,科信部门和业务警种此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团队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在当前数据爆炸大背景下开展有效的数据深度分析,无法满足服务实战的现实要求,这也是当前制约 “智能警务”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

(二)规划欠缺,整体顶层设计滞后

当前智慧警务理论方法研究还是滞后于实践应用。所以公安机关发展智慧警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盲目实践,没有清晰的发展策略,缺乏战略规划设计。以至于智能警务系统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各地公安机关大多在智慧警务建设上大多是自下而上、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模式,缺乏明晰的分工与合作,难免出现盲目建设、定位不准,并且其它系统标准不统一、接口不兼容,不能互联互通。使得后期系统改造和升级困难重重,有的不得不再花巨资对系统进行重大改造,造成数据资源和经费的极大浪费。

(三)采集的数据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

目前,公安信息系统应用的数据来源大致有四类:公安系统经过多年建设并稳定运行的人口管理、网吧、旅馆、车驾管、网技平台、打击犯罪综合系统中等业务系统产生和接入的可靠结构化数据;公安部研发“云搜索”平台工作中从交通运输部门接入的全国范围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出行人员相关数据;视频监控、车辆卡口系统中存储的视频、图片信息;警务实战单位、基层民警按照上级下达指令和为情报平台分析应用而开展的行业、单位信息人工采集导入的数据资源。[10]前两类数据由于来源可靠,一定程度上覆盖了治安要素中“人员基本信息、住宿、出行”等方面、在实战应用中有一定效果。第三类信息由于系统建设投资巨大,点位有限和各地视频、图片信息存储分散,结构化信息缺乏,智能化分析处理困难等原因,只在一定区域和地域范围内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第四类信息主要依靠基层民警人工方式开展,效率低下,基层民警日常工作负担重,对信息采集不积极,质量不高。以上四类数据的分析应用虽然对服务公安打防违法犯罪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数据来源与互联网信息应用,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管理、生产、生活和中产生的海量数据相比,采集深度和广度明显不够,特别是利用物联网机器智能采集、部门数据共享交换、第三方购买数据等能力不足,难以获取价值数据,源头数据质量不佳,在互联网+时代容易形成“数据低洼”。

(四)警企合作的智慧警务运作模式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在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上,由于在该方面缺乏相关的技术经验和专门人才的积累,部分城市公安机关选择了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基本上是这些企业在进行中心平台的建设、维护,掌握核心技术。而公安机关警务人员多数只是进行一些简单操作。对其背后的核心技术、相关原理并不很清楚,一遇到问题就找合作企业进行解决,久而久之,智惠警务系统如何运行主要掌握在企业手里,这对于公安机关来说,不是一个好现象。其次,智慧警务系统涉及到的大数据大部分都是有关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的数据,需要严格保密,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息不安全的现象,如果警务技术完全依靠企业,一旦出现信息的泄露,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

四、大数据背景下智慧警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建立智能警务研究基地

警校是警务专业技术人才的集聚地,可以充分利用警校的资源优势,建立智能警务研究基地,为以运用大数据为代表的高级警务人才培养、大数据科学研究提供服务。支持专业科研人员依托该基地开展研究,与社会上的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吸引社会上的高级人才依托基地开展研究,将警校建成警务科技人才的智力中心。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警务顶层设计并驾齐驱

加大硬件投入,科学规划硬件数量级别,预留后续发展空间,确保采集前端和数据接口、数据清洗、分布式存储、并行分析、硬盘数据库、内存数据库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符合建设应用基本要求。[11]8-10统一建设数据库、基础平台相关硬件、数据采集软件、研判平台软件。[12]25-89此外,要为一线民警配备移动警务信息采集终端,设定标准化采录程序,实现警务指令的移动签收反馈和远程终端数据的无线实时传输,改变过去主要依赖人力走访、手工录入的信息采集模式,提高采集效率和信息质量。最后在公安机关内部,要求数据资源上下贯通、左右联接,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共建共享;在外部社会,要求必须突破公安机关有限的数据资源,联结政府其它部门,以及更广阔的社会数据资源。突破过去智慧警务仅仅局限于行业和部门内部、局限于信息不能互通、资源不能共享的较低发展层次的瓶颈,迈上区域信息化的平台,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三)拓宽数据采集渠道,为大数据深度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适应多种集合和大量收集数据的新趋势。“松绑减负与提质增效并重、传统方式与科技手段并举”的思路,创新采集方式,以直接抽取行业、网络数据库资源为主,以人工采集为辅。继续加强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建立购买社会数据服务工作机制,面向国内专业化大数据交易平台和数据密集型企业,积极获取通过付费服务购买急需的宝贵数据。在基层民警采集平台建设和工具选择上,要确保人工采集简便快捷,提高采集效率。此外,还需要收集和开发物联网数据资源,实现“人,地,物,事,行”等各种安全要素的实时信息采集和智能处理。

(四)加强智慧警务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

目前,确保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智慧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底线和基础工作。为此,公安机关要在已建设的公安专网安全体系基础上,抓好以下四方面的机制建设,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能力:1)强化公安网边界接入安全管控,健全网络边界风险防范机制。2)强化信息系统应用日志安全审计,健全风险隐患排查预警机制。3)强化终端安全管控技术手段建设,健全使用行为全程监管机制。4)强化数字证书使用监管核查,健全证书使用常态维护管理机制。5)强化安全保密意识提升,健全教育培训督察追踪机制。[12]25-89

对于各级公安部门来说,“大数据”时代的帷幕已经拉起,各级公安机关务必保持奋发有为的高昂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敏锐感触,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实践,汇全警之智,借科技之力,积极实施警务大数据战略,大力发展智慧警务。既要普遍提高公安队伍的信息应用意识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也要加强公安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深入实施智慧警务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不断推动警务工作更加智能化,再上台阶、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机关公安
关于公安机关“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的通知
公安机关将开展3个月行动 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