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仁义观”路径思考

2018-02-06 17:41张娟娟王俊霖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仁义理念政治

张娟娟,王俊霖

(武警学院 政治工作系,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凝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了很多内容,其中“仁”“义”的精神最主要且对社会影响最深远,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开始,对“仁”“义”的内涵就有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几千年来仁义思想不断被充实完善,“怀仁取义”已经逐步成为有识之士的道德标准,“仁义观”也逐渐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1]作为当代青年,只有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基本的认知和充满浓厚的情感,才能担负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同时,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本文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仁义观”为代表,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仁”“义”的内涵

从文字结构来看,“仁”“义”都为会意字,并且都作为相对宽泛的道德指导范畴。“仁”字结构上“从人从二”[2],说明“仁”表达了多个人之间和谐共处、相互关照的社会关系,通过人二的组合方式也可以领会,人要将自己剥离于“天、地、人”三才之外,跳出自己的桎梏,常常怀有天地二心,并且思想认识真正触及到天、地的境界,这是一种舍弃小我的境界,也是一种包容天地的胸怀。“义”也写作義,義字从我,从羊[2]。“我”是兵器、仪仗,“羊”是祭祀品,二者结合代表了合乎时宜的道德、行为。

从历史发展来看,由于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权模式,“仁”的思想首先从“孝”的伦理思想中脱胎出来,经过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承袭、演化,形成了长期“以仁治世”的“家天下”的思想。“三纲五常”中“三纲”就是通过伦理关系建立起社会人际交往间的道德体系和行为准则,然后具体落实到“五常”来指导社会生活的发展。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之中,保留了“仁”的思想中家族成员间的谦恭、尊重的伦理内容,并且丰富了如何实现“仁”的具体道德要求,对其观点进行了合理地扬弃,形成了新时代“仁”的思想。“义”的理念在可考资料中最早由管仲提出,作为立国之本的“四维”之一,而后孟子就“义”展开了更深入的论述,阐释了“生”与“义”之间的关系,升华了“义”的重要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理论指引作用,产生了一批批的英雄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义”的作用也逐渐由个人层面的道义、国家层面的道义上升成为整个民族的大义,扩大了其理论作用的范围,将“义”的观念上升到新的层次。

“仁”“义”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所带来的思想改变,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仁”是基于对父与子、君与臣乃至国与国之间伦理关系的总结产生的,而“义”则基于社会价值体系与道德体系的矛盾冲突产生。从另一个角度说,“仁义”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使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产生了剧烈的动荡。卡斯·雅斯贝尔斯在对于轴心时代的论述中也曾经有过深入的剖析,中国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产生后,将德行、善念等等谓之“美”的理念进行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义的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产生关于“仁义”的各种思想体系,并在春秋诸子百家时期经由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哲学家进行具体的论述且进一步推广,并在此思想指导下,使人类得以快速地向更高级的生活方式迈进。“仁”“义”自古以来经常同时出现,二者都没有较为具体的指导范围,并且内涵也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地变化更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清楚地展现了“仁”“义”最初“兼爱”的核心理念,并且以此为根本不断向前发展。“仁义观”的内涵在于包容、正直两种理念的交织,包容是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沉淀出来的恢弘气度和优秀的道德情操,而正直则是对于真理和“正确”的持续坚持和坚守。“仁义观”指导人们在对真理坚守的同时保持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仁义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长久以来,“仁义观”被思想家不断的革新与扬弃,使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让其思想内核在历史更迭中始终绽放活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改革教育模式,采用对传统文化的理念宣传等多种模式推进国家文化的再发展,这对加强“仁义”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应清楚地看到,“仁义观”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仁义观”存在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仁义观”引导作用不强

“仁义观”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的传承,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其对于中国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始终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栋梁的重要教育环节,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使有些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的“仁义”理念理解不当,将“仁义”片面地解读为“忍让”或者是“江湖义气”,这为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调查,在校大学生犯罪率尽管在青年犯罪中所占比例较小,但是作案手段残忍、计划性强,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2004年2月13日至15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仅仅因为与舍友发生口角,在三天时间连续作案,残忍杀害四名同窗好友,使多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4];2010年10月20日夜,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药家鑫驾车肇事,将路人张妙撞倒后,害怕其索赔对其连捅数刀致死[5]。两人均为高校大学生,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在校期间表现良好,但是却铸成性质如此恶劣的惨剧,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失格导致学生在道德上出现了严重的认识偏差,对于“仁义”理念中“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等理念出现不当认识之后,做出的偏激性、极端化行为。

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仁义观”方法不够丰富

当前,部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仍旧采用主观性、强制性、单一性的灌输式教育,习惯直接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从社会的整体需要进行“实用性”教育,而没有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切入点,过分强调政治性,轻视文化性,忽视了大学生真正的精神需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始终没有培养出对于理论的真正认同,导致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在对某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中可看到,46%的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讲授内容理解模糊甚至完全不懂,86%的学生认为不需要通过一学期学习,只要认真复习考试提纲就可以高分通过考试,同时还有73%的同学对于上学年所学思想政治课内容完全遗忘,形成了“去与不去一个样,听与不听一个样”的怪现象,这是值得我们警觉和反思的。

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传承“仁义观”的有效平台

大学生受制于教育环境的影响,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自身没有条件践行所认知的“仁义”理念,仅仅通过教师的言传对“仁义”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理论认识,而缺乏身体力行地对所理解的“仁义”内涵诠释的过程,没有真正通过外界社会检验所理解的理论知识。同时,大学生在主体素质上存在差异性,对于课堂教育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单纯依靠被动的接受,“仁义”理念更多时候只能给学生作为考试的考点,而难以真正融入大学生的血肉之中。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仁义观”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多元文化思想冲击淡化“仁义观”的传承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当今社会,传统的“仁义”理念受到来自国内反动势力、国外资本主义社会等多方面的冲击,他们运用新媒体工具,利用微博、公众号等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了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重点煽动有一定文化素质、但个人立场和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意图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不良的价值导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制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政治制度影响,传统思想在外在行为指导上也部分表现出极端、不平等之类的情况。“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从父、从夫、从子”等都多多少少表达了适应当时社会环境的时代偏见,这也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诟病不已的内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于“仁义”思想断章取义,进行恶意丑化,并且不断放大其影响,也是大学生承继“仁义”理念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曾指出,中国大学如今患上了“市场化、官场化、平面化和多动症”[6]四种重症,这一论述点明了当代校园文化受到市场经济影响,过分趋于功利化、片面化的现实情况。部分高校基于对显性收益的关注,将办学重心倾向于不断扩招、网络教育、函授教育等各种盈利性较大的方面,而忽视了学校教书育人,为国培养、输送全面人才的根本职能。正是这种“上行下效”使得一些大学生还没走出校门就从思想上建立起模糊的功利性思维,失去了对于中国传统“仁义”理念的认同感,导致有才无德现象的产生。

2.教育理念固化阻碍“仁义观”承继

现阶段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相对固化滞后,没有考虑到“90后”“00后”的实际需要,并且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对新一代青年群体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建设力度还不够。一些教师将研究重心向有具体成果的技术性、科技性学科偏移,没有突出新时代国家在教育事业中所号召的文化育人的核心地位。

3.缺乏科学组织引导,抑制“仁义观”践行

如今高校与外界联系越来越多,但是在组织和引导方面,没有实现系统化与具体化,部分学校各级党、团组织没有形成合力,使校园用于指导“仁义”理念的平台无法普及,优质资源难以为大部分大学生所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一部分社会经验较少、相对盲目的大学生无法参与到对于“仁义”理念的践行之中,从而形成大学特有的一部分学生紧锣密鼓、加班加点,一部分学生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的两极化形态。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仁义观”效果的对策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培养、塑造人才的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并且专业的教育,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以及比较先进的思想认识,对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样的,由于大学生长期在校园钻研功课,进行知识储备,相对而言社会阅历较少、比较单纯,容易受到外界思潮的不当影响,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引导下容易出现认识偏差,甚至引发比较恶劣的行为。因此,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内化到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是现阶段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熏陶

“仁义”理念不是仅仅局限于著述中,而是在历史沿革中保留了其合理内核,并且顺应时代不断丰富变化着其外在表现。“仁义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其根本在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面前屹立数千年依旧历久弥新,并且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仁义观”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对于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本身要切实转变思路,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上升到能力、素质教育,下大气力搭建平台,用校园文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传承千年的“仁义”理念植根于校园建设中,并结合自身学校特点衍生出特有的文化内核。由此,通过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潜在的价值观念,将学生的需求从最初的“文凭”最终引导到“文化”的方向上。

(二)深化教育指引作用,培养价值认同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及时革新教学思维,紧跟时代要求。一是不要将受教育者仅作为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工具,将教育简单化、粗糙化,而是更多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的差异性,并且将教育与传统文化中“行仁”的理念结合起来,从德行的角度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得以全面、自由发展;二是高校要转变思维,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会产生自身的思维理念,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过于绝对化、立场化的指导,要客观地将“仁义观”的内涵、局限性及发展变化描述出来,并且将纯粹的理论重新汇入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去,方便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导引、探讨等手段使师生之间对于价值理论形成意识上的统一,最终在理想信念上达成契合,使大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真正从内心正确认识“仁义观”的核心思想。

(三)丰富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文化承继

对于“仁义观”的承继,首先要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对于“仁义”理念进行合理的扬弃,在此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去时代化”的加工。大学生上要注重对于思想的合理吸收,不要教条地全盘接受所有的理论,要运用自身所学对文化进行筛选和甄别,真正做到去粗取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承继传统的方式上要充分展现其优越性及多元性。首先,在教育上要突破局限,将“仁义”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哲学、文学、历史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中去,同时拓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选修课门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机会和条件,了解“仁义观”的实质、内涵;其次,要运用高校的优势资源,针对“仁义”理念开展讲座、研讨、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积极性,营造学习“仁义观”的氛围;再次,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要积极组织扫墓、包粽子、吃月饼、赏菊等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对于习俗的传承来挖掘有关“仁义”理念中“孝”“信”“和”等多种理念的实质内涵;最后,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运用好新媒体工具,通过使用网络慕课、雨课堂等新时代学生更感兴趣、更易接受的方法,使传统知识在新型教学模式中焕发光彩。

(四)重视“仁义”理念践行,实现知行合一

大学生作为时代浪潮的新生力量,不仅仅是自己年龄阶段的佼佼者,同样也肩负着指引社会走向、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对于“仁义”理念的践行、发扬上,在其完成“知”“行”的有机结合过程中,高校要提供有效的支持与鼓励,并且通过组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残障儿童、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使大学生真正践行“仁义”观念中“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人文关怀理念,更深刻地体悟“仁义观”所蕴藏的深刻内涵,从而对“仁义”观念进行更好的发扬。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传统“仁义观”承继的同时,更要给传统的“仁义”理念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大学生在认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到兼容并蓄,应将“仁义”理念融入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将“仁义”的外延不断拓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思想理念具有普适性和优越性。大学生要真正做到愿意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发声,敢于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发声,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内容,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仁义理念政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久假不归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