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贵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化学的主要手段是实验。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顺利的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实验的技能和水平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过程评价;观察
如何合理、科学的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刻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对于化学实验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意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强调过程评价,突出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研究的过程。
一、强调规范操作,培养严谨的态度
结合二十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化学实验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获得或验证一些物质的属性,为化学学习和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供直接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而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进行的实验活动大多数操作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以及结论都是事先预设好的,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往往只是带着一种好奇心和好玩儿的态度,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严谨。因此,在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实验之初,强调操作步骤的合理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显得尤其重要。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进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一个化学实验:
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滴加硫酸铜溶液。再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我将全班学生分为24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惊奇的发现:有22组的同学加热后都观察到了溶液变成黑色,但其中有两组的同学所做的无论怎么样加热都看不到变黑的现象。后来笔者与学生一起研究后发现: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将书中所要求向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做成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话,就会出现上述无论怎么样加热都看不到变黑现象情况。也就是说在此实验中加热时是否出现变黑的现象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过量或者是硫酸铜溶液是否过量有关!当按照教科书中的实验要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后再加热,此时氢氧化钠过量,会观察到有黑色物质生成,但如果没有按照教科书上的要求而是反过来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此时硫酸铜溶液过量,则加热是就观察不到有黑色物质生成的现象。
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务实的作风
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是笔者跟学生一起完成了这样一组实验:
(1)、镁条点燃时剧烈燃烧。
(2)、蘸有酒精(1:2)的手帕点燃时“不燃烧”。
(3)、“白磷自燃”不点也能燃烧。
(4)、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在水中也能燃烧。
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1)、节日里燃放焰火,焰火爆炸时发出耀眼的白光。(2)、农村“土医生”能用“赶酒火”----将点燃的白酒用手抓着向跌打损伤处涂抹(动作迅速、熟练)的方法治疗跌打损伤。(3)、农村里有“鬼火”的传说:夏天的时候能够见到腐朽的木材自动燃烧,发出蓝色的光,而且这种“鬼火”用脚踩不但不会熄灭反而越踩越多(4)、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我们确实观察到了火也能够在水中燃烧!就是因为它已经满足了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一定的温度。
三、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创新的精神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之初有这样一个实验探究活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在教材中要求学生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往往很难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珠的现象(温度容易过高);同时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也很难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容易产生碳黑)。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探究活动,结合学生的操作实际,对本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
首先,用一个洁净干燥的大烧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很快有水雾出现的现象;其次,将一截短蜡烛点燃后放在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较之教科书上的实验操作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的现象,更容易得出实验的结论。同时,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如下的实验:用镊子或坩埚钳夹持一根短玻璃管置于燃烧的蜡烛火焰中,(观察到玻璃管口有白烟冒出)用燃着的木条去点冒出的白烟。
在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最佳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改进实验方案,从而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的现象,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对学生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研究是化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过程评价,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等進行全方位的评价。其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有成绩,做有结果,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就感,对学习化学科学知识充满欲望。
参考文献:
[1]在对话中达于理解——关于中学对话教育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重建[J].杨小微.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2]转型时代教育者的生存智慧[J].杨小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1).
[3]课程: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资源[J].杨小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