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赵宏
[摘 要] 特色课程是艺术特色学校发展的基石和载体,只有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构建了特色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连市第十五中学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以完善的课程体系为抓手,实现文化课与美术课的协调发展,为其他特色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艺术特色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校本化
特色课程是艺术特色学校发展的基石和载体,只有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构建了特色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大连市第十五中学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美术高中特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通过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美术专业课程特色化”的目标,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管理、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真正实现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作用
(一)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建立特色课程体系,有利于指导各学段、各学科课程之间做好衔接和整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提升学生学习力
艺术特色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自主性差、功利性强、文化和美术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综合能力薄弱、缺乏艺术学习能力等诸多问题。构建了一套更显性、更系统、更全面的“文美双赢”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三)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国内艺术特色高中对高中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比较少,大多数艺术特色学校没有从对课标的诠释、教材的编写、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大连市第十五中学作为特色教育的领军学校,已经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以特色课程体系为抓手,实现文化课与美术课的协调发展,为其他艺术特色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与方法。
二、构建特色课程体系需把握的方向
在研发特色课程体系过程中,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始终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把握方向性、注重针对性、坚持群众性、突出选择性;始终把握三个基本环节,即课程开发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团队开发与个人开发相结合、课程开发与课程使用相结合。经过近十年的研发与完善,最终形成了适合美术特色学校的“二元”课程体系。
由此可见,在艺术特色学校发展中,在对课程体系的再梳理、再评估、再完善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校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协调一致,促进学校课程整体性与多元性协调统一,使学校教学资源更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服务,最终达成满足学生全面而差异化发展的目标。
三、特色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特色化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艺术特色学校课程发展方向的关键。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坚持“以美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理念,认真研究美术特色学校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了“文美双赢”的教学目标,将学校办学理念和对教育价值的追求在课程构建中体现,最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一)美术必修校本课程
大连市第十五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必修课程由素描、速写、色彩、设计等科目组成,传递给学生美术知识、技能、思维方法等,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情操、创新精神等;由学校美术教师自主开发,每门课程都由一个团队开发,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相互切磋中增强了对课程的理解。近年来,学校公开发行美术校本教材20余套,不仅服务于本校学生,更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全国。
(二)美术选修校本课程
艺术特色学校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设置多元的选修课程体系,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在校本课程的选择性上下功夫,形成“课程超市”,这些选修校本课程的种类一部分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开设的,另一部分对接美术高校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提前做好深造的准备。学校目前开设了美学漫步、动漫赏析、空间设计、雕塑欣赏、国画、书法、摄影等十几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由选择。这种开放、互动、多元的选修校本课程模式也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实践校本课程
户外写生是艺术特色学校美术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生亲近大自然、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途径。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建立了8个写生基地,每年春季和秋季开设写生课程,两季各半个月,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写生,感受景物在大自然中的变化,训练绘画技能。写生基地大多远离市区,条件较差,学生们暂时离开父母和闹市,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美的感受能力、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都得到显著提高。
四、国家课程校本化
艺术特色学校课时安排具有特殊性,通常文化课的课时比普通学校少一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就需要在国家课程校本化上做足文章。
(一)教材校本化
大连市第十五中学打破国家课程教材的既定体系,以主题、问题、技能训练为线索,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在处理方式上,分为课程的综合、课程的拓展、课程的应用三大方面。如:对政治学科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书中的知识点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将知识点立体化,并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吃透知识点,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课程的拓展包括对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拓展延伸,将教材内容与美术学习有机结合;课程的应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如在语文教学中,将诗词鉴赏与美术作品赏析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二)课堂教学校本化
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坚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对教材校本化处理的基础上,还以课堂教学的校本化为重点,转变教学方式,探究出符合美术生学习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即“目标定学,学案导学,合作助学”。目标定学: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美术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以模块或单元为单位,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建议。学案导学:科学编制导学案,围绕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学习内容、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巩固小结”设计。合作助学: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本合作等途径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在特色课程体系的引导下,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已经探索出一条美术与文化“双赢”的特色教育道路,實现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艺术特色学校应以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将特色学校的发展推向深入,描绘学生美好的人生。
责任编辑 万永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