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2018-02-02 17:47黄芳
黑河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多元解读创设情境

黄芳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几千年文化长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瑰宝。优美的意境,流畅的旋律,真挚的情感,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诗情画意。同时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学生熟读成诵,在低吟浅唱中对古诗词进行多元解读,把古诗词课堂教学演绎得丰富多彩,让学生乐学,增强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熟读成诵;多元解读

聚焦古诗词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许多教师教学方法單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情感与灵动,常常是教师讲得汗流浃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那么,如何才能将古诗词课堂教学演绎得丰富多彩,让学生乐学,增强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有了兴趣,就会调动自身的潜能,主动去探索、去实践,以求得真知。因此,古诗词教学的伊始,教师就要注意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色彩丰富的图画、灵活有趣的动画等精心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上课就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汪伦计邀李白》的故事,接着就声情并茂地跟孩子讲起李白创作《赠汪伦》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听故事可是低年级孩子的最爱了,于是他们全都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倾听。这样不知不觉就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叩响了学生求知的心灵大门。

正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就能巧妙地抓住学生的心灵,接下来的教学也就能事半功倍了。

二、展开想象,感悟诗情画意

古诗词词语凝炼,构思精巧,不论是触景生情、叙事抒情,还是借物喻理,都是诗人对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都是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作品。它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多处留有艺术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将诗中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鲜明的图画,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浮现出来,以唤起他们对于物象、情境以及事件的切身感受和鲜活印象,让静止的语言文字活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感悟其中的诗情画意,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也随之得到进一步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如教学《春晓》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填补诗文中的“空白”:(1)想象诗人听到的——春宵梦酣,天已大亮诗人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鸟儿的欢鸣,也正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2)想象诗人的动作——慢慢睁开惺松的睡眼,侧耳倾听后脸上浮现笑意,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于是伸伸懒腰,起身走到窗前,轻轻推开窗户。(3)想象诗人看到的情景——屋外柳绿花红,地上有许多飘落的花瓣,小鸟在枝头嬉戏鸣叫,空气清新宜人。(4)想象诗人此时的心理活动——昨夜我在半梦半醒间曾听到屋外一阵风吹雨打声,此时庭院里的花儿不知被这场风雨给摇落了多少呢?虽不是疾风暴雨,然而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些春光啊!经此补白,诗中所描绘的美好画面,蕴含的优美意境,在学生的心中不断丰盈起来,诗人爱春惜春的情感自然也就能得到学生的共鸣。

三、熟读成诵,于低吟浅唱中解万千深情

读是语文教学之本,古诗词教学更离不开反复诵读。因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音韵美,通过读才能彰显这种音韵的美,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古诗词教学中“读”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古诗词只有经过充分、反复诵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词营造的意境中,仔细体味每个重点词句的含义,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领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足时间,不拘一格,学生可以不求甚解地诵读,可以琅琅出声地诵读,也可以浅唱慢吟地诵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首先,可以让学生独立练读后教师范读。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音韵、节奏、停顿;其次,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必要时还要对一些难读的句子划分节线,以帮助学生停顿,从而对古诗的音韵、节奏、停顿的感悟逐渐加深,并初略感知文意。然后,是朗读。当学生了解了诗人所描绘的情境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朗读。此时教师可以配上古典音乐帮助学生读出诗词的古风古韵,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诗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吟诗,体会古诗词的“真味”。最后,可以“吟诵”或“唱诗”。入选小学课本的古诗词都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佳作,一些还被谱成曲子传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吟诵,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让学生在低吟浅唱中品味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愉快地接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多元解读,珍视个性表达

古诗词的教学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种途径表达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让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1.画诗

画画是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他们把自己在古诗词学习中的所想所悟用图画表达出来。如杨万里的诗《小池》宛如一幅活泼自然的彩墨画,画面中泉眼、细流、树阴、池水、阳光、小荷、蜻蜓相亲相爱,色彩艳丽,自然朴实又和谐一体,展现了初夏的美好。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一只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诗人笔尖轻触,蕴出美妙的诗情画意;孩子们童心灵动,绘出美好的诗情画意。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2.演诗

有的古诗词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生动。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在学习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当时的场景:一天,贾岛要到山林中拜访一位隐居的老朋友。他沿着潺潺的小溪,迈着轻松的步伐,踏着石头铺成的山间小道,怀着愉悦的心情走向山林中。贾岛一边走一边向路人打听老朋友的住处,几经辗转,终于看见了朋友的家——一间茅草屋,草屋四周围着一圈长长的竹篱笆,旁边还有一棵挺拔高大的松树,在松树下面有一个童子,他正在清扫院落。“就是这儿了!”贾岛心中一阵激动,加快脚步走到到松树下。他拱着手,彬彬有礼地问道:“你好小师傅,我是你师傅的一位故友,请问他在家吗?”童子放下手中的扫帚,微笑着回答:“哎呦,您来得真不巧,我师傅上山采药去了,不在家呢。”“知道在哪座山上吗?”贾岛紧接着追问,脸上有淡淡的失望。“就在这座山上。”童子指了指身后的大山。“那就好了!我到山上去找他。”贾岛高兴地说。“可是这山上云雾茫茫,我都不知道师傅在哪儿,你更是找不到了。”贾岛听了无比失望,叹了口气说:“我与你师傅已经有许多年未曾见面了,今天特来拜访,本想与他好好叙叙,却是这么不凑巧。那只好请小师傅代我向他问好,我就不等了,再见!”“再见!”贾岛满怀遗憾地离开了草屋下了山。

学生们在表演中与诗中的角色一次次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真切感受与理解了古诗,很自然地罩上了情感的色彩,加深了内心体验。

3.写诗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鼓励学生们对古诗词进行仿写、改写。如教学完《回乡偶书》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诗人还可能会看到哪些事或物,试着仿照古诗写一写。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古诗词改写成意蕴深远的现代文,让学生把想象融入创作,用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个性理解。如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就可以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回想旧知,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美景用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古诗词以它独特的文学形式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学习古诗词成为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让古诗词教学课堂更加灵动多彩,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它、欣赏它,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继秀.对小学古诗教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校园导刊,2011,(04).

[2]袁晓慧.让古诗教学变得丰富多彩[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04).

(责任编辑 史玉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解读创设情境
浅谈中学语文多元解读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