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青
已是岁末,凌晨5点多刘益谦更新了一条朋友圈:“谈不上披星戴月,而是细雨蒙蒙赶脚”,配了一张飞机舷窗的照片。6个小时后,刘益谦再度更新,“这么大的雾还是降下来了,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风调雨顺!”
让刘老板漏夜赶场的是一场签约仪式。12月3日,刘益谦控股的天茂集团(000627.SZ)与湖北宏泰、武汉地产、江岸国资这三家国资股东签约,拟共同以现金方式向国华人寿增资95亿元,其中天茂增资约48.45亿元。增资完成后,天茂持股仍为51%。
這是刘益谦保险资产腾挪大戏的其中一场。仅一周之前,天茂出清了安盛天平财险。
刘益谦
在这位资本强人眼里,保险这门生意接下去要怎么做?刘益谦以“买买买”著称,无论是3.08亿元买下王羲之《平安帖》,还是2.8亿港元买下明化成斗彩鸡缸杯。资本圈流传着一句刘老板的名言:“艺术品要买贵的,股票要买便宜的。”
2004年刘益谦发起设立天平车险,这可以看做是其涉足保险业的开端,他比很多资本巨头都更早地抓住了保险牌照。2007年随着国华人寿的获批,天茂把寿险牌照收入囊中。2016年趁着保险市场的热度,天茂曾公告,将其行业属性由“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变更为“保险业”,俨然A股保险第四股。
这是资本大鳄介入保险领域的一个缩影——都有一个“保险梦”,过去几年尤为热闹。随着保险股权穿透式监管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曾经炙手可热的风口也渐渐平息。刘益谦此时的一系列举动,又意欲何为?
刘益谦与安盛保险分手了。11月26日,天茂和其余4家股东同时与法国安盛公司(AXA)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5家股东将合计持有的安盛天平50%股份出售给法国安盛。出售完成后,法国安盛将实现对安盛天平的100%持股。
至此,刘益谦清空了手里的安盛天平股权,此前他在其中占比9.25%。2004年,刘益谦正是通过参与发起设立天平车险涉足保险江湖。
作为中国第一家专业车险公司,天平车险曾连续稳定盈利,为天茂带来了大笔营收。但从2013年起,天平车险进入亏损期。为了扭转局面,2014年引入了法国安盛,除更名为安盛天平外,业务范围也从车险拓展到了家财险、货运险、责任险等。而车险仍然是其最大的业务板块。但随着车险市场新规不断推出,商车费改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以车险为主的中小险企保费不断下滑,安盛天平也难独善其身。
大跌 天茂三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41亿元,同比下跌51.73%,净利润跌幅也高达22.77%。
2017年,安盛天平的车险承保亏损扩大至4.73亿元,居行业之首。多年来,安盛天平传统的风控技术,依赖于人员的勘察定损、核价理赔,在科技盛行的今天显得落后。2017年,安盛天平的综合成本率为111.5%,远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也因此,去年安盛天平整体亏损,达2084.62万元。安盛天平还在2017年收到三张罚单,因一些营业网点存在网销拒绝单独承保交强险。
刘益谦曾经表示,他把安盛天平当做产业来做,过去14年投入了更多精力在企业经营上,这与一般的股权投资不一样。这笔投资让其赚得盆满钵满。天茂公告显示,此次转让总金额约为8.51亿元。按照此前天茂公布的2.28亿元持股成本计算,该交易预计将实现投资收益约6.23亿元。
出清天平安盛的同时,刘益谦也在增资国华人寿。国华人寿是刘益谦手里的另一张保险牌。
国华人寿的增资已经酝酿2年之久。按照现有的新方案,天茂引入3家湖北省国资企业同步参与国华人寿增资,海南凯益实业有限公司等原三家股东终止增资。新方案若得到监管部门批准,则国华人寿的股权结构也将从纯民营转向混合型。
天茂认为,本次增资可以提高国华人寿的资本实力及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国华人寿充分把握当前保险业的发展机遇,实现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快速增长。
相比较亏损不断的天平安盛,国华人寿的发展更为平稳。2014年进入盈利周期后,国华人寿每年的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其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国华人寿未分配利润已达49.75亿元。
但随着人身险业转型的推进,国华人寿也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作为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国华人寿曾经在“资产驱动负债”的道路上高歌猛进,2012年更是创下“万能险产品三天内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纪录。银保渠道占比过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017年,国华人寿实现461.32亿元原保费收入,其中银保渠道占比达到95.11%。
今年1月,国华人寿曾表示将强化银保渠道优势推动转型,压缩万能险规模,并重点发展期缴型长期年金、养老年金产品,推进结构优化。
但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华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320亿元,同比下降了24%。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却同比大幅增长了近五倍。同时国华人寿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今年前3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88亿元,同比收缩60.65%,净利润同比下滑了约4成。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22.69%、131.28%,也是捉襟见肘。
刘益谦现在转让产险牌照、发力寿险,有人认为他是在效仿早年马明哲。马当年也是从财险转战寿险,开始打造平安的百亿帝国。
但刘益谦对于保险的态度几经变化,这也是资本对保险资产的一个缩影。
国华人寿成立之初,多年亏损、业务扩张,需要股东不断出资。这个阶段的天茂在其中的股权曾一度被稀释至7.14%,可见刘老板并没有多激进。
不久后,保险业投资不断放闸,资产驱动业务成为热潮。保险因变相发挥着强大融资功能而深得资本大鳄们的欢心,几乎每个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系旗下都掌控着一张甚至更多的保险牌照。
这让刘益谦的“金控梦”也蠢蠢欲动。2016年,天茂曾试图募集近百亿元,用于收购安盛天平财险40.75%股权,并对国华人寿增资。倘若当时募资并购成功,天茂将实现控股“一财一寿”,坐拥保险双牌照,金融控股公司雏形初显。
此举被不少保险业内人士称之为“野路子”。在传统的保险领域,险企都是通过自建业务阵营,从单一领域转向多元,再升格为集团,至今国内仅有9家保险集团。刘老板“短、平、快”的打法,引来了“到底多懂保险”的大波质疑。
但紧接着监管趋严,监管机构强调“让真正做保险的人来做保险”。
这让借助险企杠杆使用资金的“企图”难以实现,不少投机资本纷纷出让保险牌照。刘老板的“金控梦”也随之破灭。
再造一个平安,刘益谦或许有意,但今天保险业发生了变化,资本江湖也不再是往昔的样子。天茂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41亿元,同比下跌51.73%,净利润跌幅也高达22.77%。当前天茂集团股价不到6元,较2017年的最高点已经“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