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新
摘要:教师简单的把磁化后的小钢针当做小磁针,在小学生的课堂上进行教学会给小学生错误认识。自制小磁针要经过选材、磁化、支撑或悬挂使其灵活转动、具备自由指向南北的功能,如此才能完成冀教版的“自制小磁针”一节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磁针;物理学;辅助条件;权威定义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2018)01-0056-02
小学科学教师的一次讲课,课题为“自制小磁针”,是冀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内容。
听完此课,与授课教师交流,发现该教师对小磁针的理解有些偏差。该教师把磁化后的钢针当做小磁针。把教学的重点放到磁化上,把磁化后的小钢针能吸引轻巧物体当做是自制成小磁针的证据。这在课堂上会给学生错误认识。
就此笔者进行了思考。关于“小磁针”,虽没有给出权威定义,但众所周知,它是常见的一种科学仪器。“小磁针是一种小巧、灵活的人造磁体,常被人们用来研究磁场的情况。”可见,小巧,灵活是其一个特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材对小磁针有描述:“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小磁针静止时指示着不同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所以,小磁针要能自由灵活的转动。
同样,在电生磁一节的奥斯特实验中,给导线通电,断电,用小磁针的偏转来验证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课本插图如下:
以上我们对小磁针有了初印象。又“将透明胶片剪成磁针形状,一方涂红色,另一方涂蓝色,将其中间弄一小孔,将磁化钢针的南北极与胶片颜色对应好,将其扣在凸扣上,再取刻写蜡纸的铁笔笔尖,用胶直接粘在放置实验装置玻璃板的合适位置上,做为小磁针支架。自制小磁针就做好了。”可见,小磁针在静止时要能够指向南北。
终上所述,小磁针为小巧的、灵活的、能够在静止时自由指向南北的,在磁场中放置能够确定该点磁场方向的磁体,其不仅仅是磁化后的钢针。也就是说小磁针不是簡单的磁化后小钢针,磁化后的小钢针可以制成小磁针。
试一试,自己制作的小磁针能吸引曲别针吗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把自己使用的方法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又快又准。
以下是笔者对教材教学的理解。
自制小磁针首先要有磁体,这里是选择被磁化后的软磁体,所以教学第一环节是磁化。可以被磁化的东西很多,但不是所有被磁化后的东西都是小磁针,比如大铁片,粗铁条等。
教材中指出:你可以选用其他材料制成小磁针吗?(图片中给出了铁钉、图钉、曲别针、大头针、钢针)笔者认为不可以简单理解为“被磁化后的铁钉就是是小磁针,被磁化后的铁片,以及被磁化后的一切铁制品都可以称为小磁针”,而是在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成小磁针。比如缝衣针、曲别针、大头针,甚至铁钉都是合适的材料。合适的材料被磁化后,要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小磁针需要另外辅助条件。倘若只是把它磁化了静止放在桌子上,那么充其量它只能被定性为一个小磁体。至于其他的体积庞大的磁体,即便被磁化,也称不得小磁针。因为:小,算不上;针,这种灵活的功能它没有,它是不动的,是死的。被磁化了,符合材料的小巧特点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让它能灵活转动才是物理意义上的真正的小磁针。
所以综上所述,教学第二环节该是选材,选择那些被磁化后合适的物体来做小磁针的素材。
第三环节才是这些素材要怎样操作才能成为可以灵活旋转的小磁针。可以采用悬挂,支撑,漂浮等方法。(师生一起开动脑筋。)第四环节是判断自己制成的小磁针的南北极。原理有二:一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即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是利用磁体本身具有的性质,自由活动时,指向地理的南北。这个是可以让学生思维发散的地方,可以成为教学的一个小高潮。
所以,在笔者看来把握教材时,把小磁针当成了简单被磁化后的东西,只进行第一环节,既不严谨,也不科学。
本节课内容思路:
磁化一选材(选被磁化后、小巧的适合做小磁针的材料)一制作(用线悬挂,用水和泡沫使其漂浮,用支撑等)一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