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琪,许志惠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
中泰两国友好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中泰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两国长期的友好往来中,很早就有华人留居泰国。据史料记载,秦汉之际就有华人移居泰国等地区,但人数不多,直到泰国阿瑜陀耶(大城)时期,前往泰国经商定居的华人开始增多。[1]华人流寓海外主要原因有三种,(1)因暴政乱世或反抗封建统治失败而避居海外;(2)因经商贸易而侨居海外;(3)因生活贫困为谋生觅食而奔赴海外。而以华人进入泰国前的社会身份的角度考察,泰国华人移民的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以商人为主、官使和佛教徒为次的零星移民阶段(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以前)。(2)以商人和技术劳动力为主体的移民阶段(素可泰王朝中期公元1283年至大米贸易开放前公元1772年)。(3)以破产农民为主体的移民阶段(大米贸易开发公元1772-1948年)。(4)以投资者为主体的移民阶段(1948年至今)。
华人大量从中国移民到泰国共有三次:
第一次为郑王大帝时期(公元1767-1782年),吞武里王朝时期华人郑镛之子郑信在当地人民和泰国华人帮助下起兵反缅,最终取得胜利并建立了泰国吞武里王朝,由于郑信本人是华人后代,又因华人曾帮助其打败缅军,因此,在享有特权的华人政策局的影响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华人移居泰国。
第二次为拉玛五世时期(公元1868-1910年),曼谷王朝初期建设新都(即现首都曼谷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拉玛四世(1851-1868年)特别是拉玛五世(1868-1910年)登位后,接受了西方文明后对泰国进行改革和建设铁路、开凿运河、发展生产等,需要大批新的劳动力,促进了大批华人移居泰国。
第三次为拉玛七世时期(公元1915-1935年),在这一时期大批华人移居泰国主要以潮州人为主,由于天灾人祸使潮州人饱受煎熬,造成许多农民、手工工匠和小商小贩纷纷破产。在背山靠海的生态环境中,潮州人唯一的选择就是下南洋、闯暹罗,而且当时在泰国的华人还享有一些外国商人所不能享有的特权。因此,这时期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移民进入泰国。据资料表明,泰国的华侨华人社区人口也因之不断扩大,由1910年的79万增加到1942年的187万,人口增长率的高峰出现在1921-1932年间。[2]
目前在泰国的华侨华人中,祖籍为潮州人的最多,占约70%,其他依次是广东广州、肇庆地区占约9%,福建地区占约7%,客家、海南各占约6%和5%,云南、广西、江浙以及台湾等占约3%。
到泰国的华人以福建人最先,其次是潮州人、客家人等,所以福建人是最先建神庙的华人(福建人在泰国最早建立的庙宇叫“济南庙”(音译),建于1786年),而泰国的华侨华人中潮州人最多(潮州人在泰国最早建立的庙宇叫“万望”,建于1816年),所以潮人的神庙也就最多。此外还有由客家人(客家人在泰国最早建立的庙宇叫“三奶宫”,建于1829-1848年之间)、海南人(海南人在泰国最早建立的庙宇叫“水尾圣娘庙”,建于1842年)及广肇人(广肇人在泰国最早建立的庙宇叫“广肇别墅”,建于1878年)等所建的神庙。泰国是信奉佛教的国家,所以佛寺林立,华人在泰国聚居的人数是世界第二(仅此于新加坡),因此,泰国的华人神庙的建造也同样的林立。据泰国内政部华庙管理厅及宗教局的统计记录,全泰国共有700多座华寺(华人佛寺15座、华人庙堂688座,还有一些神庙没有登记)。这些神庙最初均由各属华人自建,如:福建人建“关圣庙”、“清水祖师庙”;潮州人建“大老爷宫”“本头公庙”“七圣妈庙”;海南人建“水尾圣娘庙”“昭应庙”;客家人建“汉王庙”“吕帝庙”;广肇人建“广肇祠堂”等。后来,华人社区不断扩大,各属华人逐渐杂居,所以各府所建的神庙,便由各府当地各属华人共同捐款建造,如各府的“本头公庙”就是由潮籍、闽籍、琼籍、客籍等各籍华人共同捐款建造的。泰国华人建立神庙主要原因是:[3]
“每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的形成,首先可以从各个民族独特的地理形态和自然环境中找到说明。”[4]古代中国远古时代迷信鬼神主宰人世的天命观,他们信鬼神会庇护、保佑人,而潮州乃至福建背靠山地丘陵,平原中开,面临南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沿海地带的潮州福建虽对外交通方便但淫雨水患、台风等自然灾害也繁多,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无奈的闽南人(福建及潮州人等)只能借助神明的帮助“祈求保佑平安”来摆脱困境。因此闽南人在日常生活上就与神庙息息相关,不论是生老病死,都必须到神庙举行祭拜仪式,包括重要节日都要拜神并有庙会活动等。他们在离乡赴泰前,有的到神庙祷告并求取香炉或香灰,以便随身带到泰国,然后建庙奉祀,并按照在家乡传统寺庙建筑风格及祭祀方法祭拜其所建的神。如“三山国王”“伯公”等神庙。在宗教活动中,华人多数是抱着“祈求保佑平安”的心理而来,华人除了平时按照家乡的风俗及信仰到寺庙烧香外,逢到重要节日,更是非到寺庙烧香及参加庙会不可。每一年中,泰国各寺庙都有固定的庆祝活动如年尾的酬神,多数有聘潮剧演梨或放映电影;传统农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拜神;盂兰盛会、九皇斋盛会;寺庙建立周年庆、主神、配神的诞辰、祀辰等。
由于受到习俗的影响,特别是以前华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所乘搭的是帆船(福建人乘坐绿头船、潮州人及客家人乘坐红头船),完全依靠季候风的吹送。在那科学枝术有限、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船在大海中漂荡,如遇飓风,险象环生,随时都有葬身鱼腹的危险,所以只好寄希望于神明庇护——出洋之前必须先祭拜“海神”“妈祖”“大老爷”等,祈求保佑一路平安。在经过千辛万苦、冒着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到达泰国后,这些人更会笃信诸神明的灵应,便在泰国建起神庙以答谢(或还愿)他们所祭拜的神灵保佑他们这一路的顺利,并以神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人生活在社会里,既需要物质生活,也需要精神生活,早期移民华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尝尽人生苦涩,由于远托异国、沉浮人海,很自然也就会产生怀乡之情,故将神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并进行奉祀祖先、崇拜神佛等的古老活动。
华人宗族观念浓厚,祭拜祖先是必行之道,同一宗族侨居海外的华人人数逐渐多起来,特别是19世纪华人大量移民到泰国,为了方便集体祭祀,便顺理成章建起祠堂,祠堂乃至神庙便成为操各方言华人的汇集点,且是家乡与泰中亲人的联络中心,如曼谷的“沈厝祠”等。由于祠堂、庙宇形成了社会圈子,便逐渐发展成公会组织。例如:福建会馆是由“顺兴宫清水祖师庙”演变而来的;海南会馆是由挽叻“昭应庙”演变而来的;潮州会馆是由嵩越路“老本头公庙”演变而来的;广肇会馆是由石龙军路“广肇别墅”演变而来的;客属总会是由博柿路“光帝庙”演变而来的。泰国早期会馆之所以会选择在宗教寺庙内进行运作,实际上比较符合当地华人社会的特征,即寺庙是华人文化活动的中心。因为各属会馆会采取种种措施保护本属群的寺庙、维系本社群的精神信仰,以及通过对本乡神灵的祭拜来强化地域观念,实现同乡“敦乡情、崇信行”的深层心理追求,这种利用宗教的功能来表现其所具有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方法,有效地凝聚了同乡属人。[5]这些宗族祠堂、寺庙既是当地华人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他们联络感情的社交地点和济贫救灾的慈善机构。
华人在移居泰国的过程中,有的在漂洋过海中丧命,有的虽然到达泰国,但是终日劳作,到头来穷困潦倒,客死异国他乡。因此他们有人在离乡赴洋前到神庙祷告并求取香炉会香灰,随身带到泰国后建庙奉祀,求神许愿保佑平安(因离乡背井,怕谋生无门,怕水土不服等),而且华人在泰国经商,并非人人一帆风顺(有不少在谋生过程中失败,以至客死他乡),必须与同行竞争,因此,有的华人遇到困境,自然想到求神,甚至许愿,如果渡过困境,将兴建或修葺庙宇等。
这些神多数通过灵媒而显威,目击者多数会相信而敬拜。崇拜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会有人捐钱出资建庙祀拜,如“大圣庙”“济公庙”等。
此外,泰国华人建立神庙除了以上原因还有娱乐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济贫救灾慈善活动等如在六世皇时期,神庙成为附近居民进来娱乐消遣的场所,用于品茗谈天、听说书、拉弦唱曲甚至设立儒乐组等。
民间信仰或原始宗教的所有活动都是从民众现实生活需要出发,[6]早期到泰国的华人主要靠两种经济形态过日子:(1)当雇佣劳力或开荒拓植;(2)做生意当商人。但由于到泰国的华人大多数原先并非富裕人家,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靠第一种职业生活,而早期的泰国还处于未发展阶段,很多华人在开荒拓植过程中,由于毒蛇猛兽经常出没,同时也受到险恶自然环境和各种疾病的威胁,人身安全基本没有保障,而且他们赤手空拳来到一个陌生土地,空虚的心灵求保佑于神灵,精神有了寄托,心理便有了安全感。因此,在泰国华人聚居的地区,很快就出现寺庙,并正规而系统地沿袭家乡的寺庙传统文化进行祭拜。目前,泰国为数最多的庙宇是泰国潮属华人所敬仰的本头公庙,在泰国不论是大城市或小地方,都能见到这尊神(本头公)的庙宇,本头公庙的灵验不仅使得潮属华人信仰膜拜,就连来自其他各属的华人也跟着供奉膜拜甚至连泰人也普遍奉祀本头公庙里的神。
全泰国共约有佛寺3.2万座。泰人佛寺与华人寺庙的祭拜方式不同,而华人祭祀文化随着华人寺庙的建立,与神庙祭祀有关的语言文化自然而然地传播到泰国,并逐渐被泰国文化所吸收。在泰国华人的心中,神是至高无上、永恒的符号,能保佑他们平安、顺利,给人精神慰藉,因此华人拜神,除了特别节日外,逢初一及十五都拜,有做生意的逢初二、十六也拜,称为“做牙”,由于泰国华人的拜神习惯,基本上与中国家乡是一致的。因此,有关祭拜庙宇的习俗也逐渐传到泰国。
泰国华庙的建立,起初仅是以作精神的寄托、建庙以还愿、建庙以传承家乡的风俗及信仰、建宗族祠堂祭祀并举行宗教仪式为目的,但后来由于神庙是华人社区中公众财产而进行选举“头人(理事长)”团体管理神庙,并在“头人(理事长)”团体的倡导下,神庙所起的作用不仅越来越广泛,还将自身所承载的中华文化无形当中传播到泰国社会。
1.华庙祭品等传入泰国。泰国信奉的是小乘佛教,小乘佛寺更多的是供人们听经、持戒或请僧侣做法念咒、祛病去灾、延续寿命等,祭品一般主要是香、蜡烛、莲花(或串花),或者是不用祭品,自己随喜将钱放到功德箱即可,而华庙的祭品是祭祀中不可缺少的。泰国华人除了逢初一和十五祭拜外,各种宗教或传统礼仪均是也按照中国的各种主要节日进行的,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礼仪除了在各自的家庭里以外,大多是在寺庙里举行的。因此祭拜华庙的祭品(包括节日的祭品)“粽子”“月饼”“红桃粿”“甜粿”“鼠壳粿”包括许愿、还愿的祭品“三牲”“五牲”等也随着华庙(包括中国传统节日)早在泰国在第五世皇时期(1868-1910年),准确无误传播到泰国,除了祭品传到泰国外,由于古代泰语中没有以上祭品的词语包括与庙宇、节日等相关的词语,如“抽签”“清明”“过纸”等此类词语,所以只能借自汉语成为泰语外来词。此外,还有些华人寺庙文化(如寺庙的签诗)被佛寺所接纳,如曼谷著名卧佛寺就有中泰文的签诗等。
2.“九皇斋节”的传入。泰国南部普吉岛每年均举行一次“九皇斋节”(根据中国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九皇斋节”最初是由中国福建华人移民传播到泰国的,传说在100多年前普吉岛虐疾蔓延,使得很多到普吉岛从事采锡矿的中国、马来西亚华人劳工病亡,为了驱除病魔,年长的华人劳工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从中国请来剧团,以唱戏的方式驱除病魔。最后,由于以唱戏驱除病魔的这个方法很见效,所以“九皇斋节”这个节日庆祝仪式便从此开始在泰国普吉岛沿袭下来。当地泰人相信,只要参加庆祝“九皇斋节”仪式的人,就都能从中获得好运,能解除所有困扰,因此,泰国普吉府的男女老少均参加庆祝“九皇斋节”仪式。每到“九皇斋节”时,普吉府约20座华庙每天清晨五点便会举办一系列酬神活动。而在这九天九夜里,“九皇斋节”的信徒都须改吃素食,换上洁净的白衣白裤,停止娱乐活动,到寺庙进香,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顺利。众所周知,泰国的僧侣禁酒不禁肉(但不能吃猫、狗、马、蛇、象、虎、豹、狮的肉而且不能自己宰杀、烹调),因此泰人也不吃斋,而自“九皇斋节”传入泰国后,泰南的“九皇斋节”举办至今已扩及至全泰国,其信徒也从最初的华人发展到泰人也跟着一起吃斋、拜神。目前,“九皇斋节”已不仅成为泰国华人的重大节日,而且还已成为泰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吃斋”活动,甚至还吸引了许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信徒也都纷纷加入,同时也由于“九皇斋节”期间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仪式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游客。[7]
3.潮剧的传入。潮剧在泰国的传播是跟华人宗教信仰有关,潮剧最初到泰国传播主要是以在华人聚集地进行传统潮剧酬神表演的形式出现的,是满足华人祭祀酬神的需要:不管华人到哪里都会保持在神庙祭拜自己的祖先和神灵的风俗,每当有重要祭拜的活动时,华人都会雇佣戏剧团队来表演以示庆祝。因此,在祭祀的神庙表演潮剧的风俗也传播到泰国。据史料记载,最早是公元1875年传到泰国的,最初到泰国的潮剧团是老正和、老双喜和老万年等班。潮剧之所以能在泰国立足,不仅是因泰国华人远渡重洋的寄寓,思想感情上对家乡仍旧眷恋,所以将家乡的祭祀神庙风俗习惯保持下来,如:将潮剧作为年初的“祝福戏”、神佛的“寿诞戏”、年尾的“谢神戏”等,而且华人与泰国人的宗教信仰相近等因素也对潮剧在泰国的传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目前,泰国仍尚潮剧,但改用泰语演唱,剧目仍保留传统剧目,如“包公会李后”“包公训侄”“夜审郭槐”等。潮剧表演细腻、戏装鲜艳、唱腔圆润和纯正的泰语发音,吸引着广大观众。其实现在潮剧演员大都是泰国人,说明潮剧已植根于泰国,被吸纳为泰国戏剧的一种,而且潮剧在泰国的传播还对泰国的戏剧和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在潮剧的表演方式艺术形式影响下不断发展的泰国“洛坤隆”“儿家”戏、泰国木偶戏“粉”包括一些在潮剧中使用的乐器(二胡、两面鼓、铜钟、木琴、京胡、胡琴等)被泰国戏剧乃至一些宫廷戏剧所使用,甚至潮剧中的一些经典剧本也成为了泰国文学界的研究对象。
泰国华人将华庙文化传播到泰国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传播到泰国,特别是“忠孝”“仁义”等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1.忠孝方面。华人建立寺庙祠堂主要是为了祭拜祖先,除了较为富有的家庭将先人安葬于各山庄外,其他大部分穷苦华人“安身”的地方就是华庙了。如建于1871年位于唐人区石龙军路的龙莲禅寺内就置放了一排排骨灰盒。在泰国华人社会中颇为盛行“做功德”,特别是潮人家庭,若先人归天,必于寺庙请泰僧或华僧诵经外,到首七前夕“做功德”以超度亡魂往归极乐。“功德”的形式,可以日夜连宵,或是从下午起至夜,或只晚上一夜;“功德”可繁可简,视各人家庭背景而定,然而大多是一日连宵全套进行。“做功德”时,则专请华僧念经超度亡魂,其中还包括了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循例列队“穿金山”“过桥”等内容,以示后辈对逝世的父母或长辈的缅怀,这种风俗不仅成为华人社区一种特有的文化习俗,还被泰人接受,甚至连泰国皇亲贵族也接纳了华人的“做功德”习俗,成为泰国皇族御典(“做功德”习俗于公元1888年在曼谷王朝拉玛五世时期被写进《王事仪礼十二月》成为泰国宫廷仪礼之一)。此外,泰国宫廷礼仪如祭祀先王牌位的礼仪也是受到华人对祖先祭祀的影响,在拉玛四世时期便仿效华人设立先王牌位祭祀祖先,当时拉玛四世对华人设立牌位祭祀祖先的习俗十分赞赏,认为这是对祖先表示孝道的一种美德,于是便萌发祭奠先王灵牌的想法,而这一仪礼至今仍在泰国皇族中相沿成习。
2.仁义方面。华庙由于是公众合资所建及管理,所以进行施济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初期最明显的施济是以求神指示方式的施医赠药、盂兰盛会的施孤济贫等。从事这方面活动最典型的神庙是“大峰祖师庙”,最初是收殓无主尸骸,后来成立“报德善堂”扩大施济工作,并不以单纯的“收尸善堂”作为工作,而是成为一个有灾必救、有难即恤的慈善机构,而且其辖下设有“华侨医院”更是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不分宗教、不分阶层一视同仁为各界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因此,大峰祖师庙特别是报德善堂以及华侨医院在泰国社会各界不仅具有普遍的影响力还在泰国人心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及地位,而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也在泰国的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
3.华文教育方面。华人在泰国定居之后,考虑到子女接受华文教育的问题。起初由富裕者聘请老师到家中教子女读书或以神庙充当学堂以说书方法讲解历史故事以及以“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尺牍”“珠算”等教导华人孩子识字、灌输文化。[2]后来各属华庙的“头人”发起以公款设立学校,以使众乡亲的子女有机会接受教育。由华庙资助而设立的学校,例如:“老本头公庙”资设“培英学校”;“广肇祠堂”资设“广肇学校”;“关帝庙”资设“进德学校”;“报德善堂”设立“华侨崇圣大学”“泰国华文师范学院”等。华庙积极兴办华文教育体现了中国人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也传播着中国重视教化的传统思想。[8]
中泰两国人民有着相似的宗教文化,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全国约95%以上的民众信奉佛教。在中国,佛教是最受欢迎和被广泛认可的宗教,信奉者不仅有普通民众,更有社会精英。虽然泰国民众信奉的上部座佛教与中国民众信奉大乘佛教的皈依方式及习俗有着差异,但是这两种佛教的最根本的教义与仪式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华庙文化随着中国移民的浪潮传播到泰国后,逐渐被泰国人民所接受并效仿,进而融合到泰国的文化当中,并保留着与在中国一样的习惯、方式在泰国具有个性化的发展。
华庙的出现,形成了华人社区,华人社区的形成,使得中华文化有了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和传播空间,而且早期华人移民泰国能在泰国自由移动,从事私人业务,这些都为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华人神庙包括宗教在泰国华人社会以及泰国人社会的特殊地位决定着宗教性社团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8]泰国华庙在其活动过程中传播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华文化,既有表层化的中华文化形式又有深层次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对“海神”“老爷”等神的信仰;敬重逝者的文化传统;“忠孝”等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这传播的对象不仅是泰国华人社团,还逐渐扩展到整个泰国包括泰国皇室。如由华僧续行大师于1871年在曼谷倡建的“龙莲寺”,在重要节日时,泰皇陛下就会派御代表主持各项典礼,而且“龙莲寺”的每位主持都受到历任泰王封赏僧爵。泰国佛寺不仅是僧侣、佛教徒烧香拜佛、做佛事的地方,还是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的胜地,在众多华庙中,有许多神庙如北大年府的“灵慈圣宫”(林姑娘庙)“三宝佛公庙”(三宝公庙)等,也是每年吸引大量的国内外善信游客前去瞻仰祭拜。因此,泰国华庙自身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在无形当中传播给外国游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海外社会的中华文化热也在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这使得在海外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使得泰国华人宗教寺庙及慈善社团所担负的传播中华文化的角色也会更加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泰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将会进一步提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