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星,张玉能
(1.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内容技术与服务研究中心,北京,100190;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市,430079)
文字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符号,是人类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工具和产品。透过每一个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的形声义的演变及其阐释,我们就可以了解这种文字所承载和传播的文化的具体内涵、独特特征、变化发展。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中华文化关键词,来进行一些文字和词语的诠释,从一个侧面来理解和阐释中华文化。下面来看“贤”字。
“贤”字的形音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多财”,即“钱财多”,引申为“才能多、德行多”。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贤达”、“贤德”、“贤惠”、“贤良”、“贤明”、“贤能”、“贤人”,“贤士”、“贤哲”等词汇。
关于“贤”字的本义,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如是说:《说文》:贤,多才也。从贝,臤声。段玉裁曰:“贤本多财之称。引申之,凡多皆曰贤。人称贤能,因习其引申义而废其本义矣。”舜徽按:贤能之贤,古但作臤。本书:“臤,坚也。古文以为贤字。”能下云:“能兽坚中,故称贤能。”据此,可知臤能二字,皆有取坚实之意。从贝之贤,则后增体也。贤字必从贝者,盖后人傅会于宝贤之说,从而加偏旁耳。自戴侗谓货贝多于人为贤,段氏注本且改许书说解为“多财”,皆泥于此字从贝,必求有合于资财之义。不悟古人造字,亦有取譬况之义以会意者,何可拘于一乎?窃疑说解原文,本作“多也,才也”,分为二义,自传写敓一字,则连为一义矣。[1]1546-1547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说:“〈辨〉贤字商代金文作臤,象用手指抠瞎人的一只眼睛,奴隶社会以能够摧残奴隶为才能;周代金文作贤,从贝臤声,其时以财货多为才能。篆书同周代金文;楷书作贤,简化为贤。”[2]254-255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说:“贤,形声字。貝(贝)表意,贝在古代曾用作货币,表示和钱财有关;臤(qían)表声,臤有能干意,表示能干者多财。贤简化为贤。本义指多财,引申为才德过人。”[3]593李格非主编的《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举了9个义项,主要有:多财,才能、德行均好,美善,多,胜过、超过,劳累,崇尚、以为贤,旧时对人的尊称,姓。[4]1653宗福邦、陈世铙、肖海波主编的《故训汇纂》中列举了85个义项,主要有:多才也,才也,货贝多于人也,多也,千人为英、倍英为贤,能也,谓中而才者也,大也,善也,善之大也,谓德行,有德行者,德行贤良,德盛之名,有德之称,有德之人,行道者谓之贤,言行相应则谓之贤,士之美称也,人之清者为贤,亚圣之名,明,谓心明智达,持心也,谓贤臣也,豪者也,以财分人谓之贤,益也,愈也,犹厚也,犹尊重也,谓好尚之也,胜也,谓胜者也,劳也,坚也,等等。[5]2190
根据这些字书,我们可以大致确定“贤”字的本义似应是“多财”,即“钱财多”,引申为“才能多、德行多”。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贤达”“贤德”“贤惠”“贤良”“贤明”“贤能”“贤人”“贤士”“贤哲”等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主要收录了如下词汇:贤达、贤德、贤良、贤人、贤士、贤淑、贤哲,等等。[6]1189
从哲学上来看,“贤”、“贤哲”是指大哲学家,即有知识或者有德行的哲学家。但是,由于中西哲学的总体特征的差异,西方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所以大哲学家应该主要是知识渊博的哲学家,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等;而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学问,所以大哲学家应该主要是道德模范的哲学家。
中西关于哲学的界定有差异,所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输入了西方关于哲学的概念,曾经有人提出“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并且产生过激烈的争论。其实,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用西方的哲学概念来衡量中国哲学,是一种错误的“崇洋媚外”的学术观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任何民族或国家都会有关于世界的看法的学问,只是由于地理条件、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生活方式的差异,必然产生了不同民族或国家的哲学有所差异,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点、概念范畴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从总体上来看,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科学型、知识型的哲学或者认识哲学,而中国传统哲学则是一种伦理型、道德型的哲学或者人生哲学。这种基本差异是在各自的轴心时代,即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的古希腊和先秦时代就已经决定了。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 Φιλοσφφ α,拉丁语和英语翻译为Philosophia。Philosophia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philein是动词,意思是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意思是智慧。因此古希腊的Philosophia(哲学)的涵义就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结构词组表示:人类为了提高认识能力,为了更有智慧所进行的认识活动就是“哲学”。1874年,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字“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所翻译的名词“哲学”介绍到中国,日渐流行起来。19-20世纪之交,“哲学”一词随着西学东渐和新学兴起,开始在我国书籍报刊中使用,从而逐步取代了“玄学”“形而上学”等旧名词,成为通用术语。中国先秦时代并没有“哲学”一词,但是有“哲王”“形而上者”“玄学”之类称谓。台湾学者韦政通说:“哲王同于圣王或明王,是圣人在事功上又有杰出表现者。哲王之称,始见于尚书、诗经,后世偶亦用之,涵义与诗、书无殊。”这里的“哲”字应该指“明智”“杰出”之谓。“中国的哲王,则是将内圣外王集于一身者。”[7]514-515“玄学”,本来指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一种依据于“三玄”(《老子》《庄子》《易经》)的玄虚、清议、抽象不实的学说。韦政通认为:“玄学代表先秦道家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在哲学史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新道家’,犹如宋、明理学被称为‘新儒家’。新道家和新儒家一样,对当时社会、人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思想角度看,玄学成为佛教进入中国的桥梁,遂起三教趋于合一的局面,这一局面实是导致先秦儒家外王精神萎缩的一个主要原因。”[7]249后来一些学者用“玄学”来指称一般抽象的学说,所以也可用来指称哲学。“形而上学”,来源于《周易·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7]377据此,后来的学者把研究抽象本体的“道”的学说叫做“形而上学”,所以,在“哲学”之名启用之前就变成了“哲学”的代名词。这与后来与“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一词的意义是不同的。从先秦时代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的“玄学”“形而上学”之类的类似“哲学”的学说,主要是一种关于人生、伦理(政治和道德)的规律,即“天道”“地道”“人道”的研究。所以,在东方和中国,“哲学”也就是使人具有人生智慧的学问;哲学一词通常意指一个人对生活的观点和看法(如“人生哲学”)以及基本原则(例如价值观、观念、理想);而作为一般学术的哲学,则是反思、研究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的,并建构这些基本原则的理论系统的学问。因此,一般认为,中西哲学的研究对象、思维方法、建构方式、一般原理、概念范畴在大体上是相对立的:西方传统哲学是以人类的认识和知识为主要对象,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为主,主张知性分析和逻辑方法,来建立一个完整和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中国传统哲学则以人类的伦理和人生为主要对象,以“一分为三”和“合二为一”的思维方法为主,主张直觉体悟的方式,来建立一种发人深思、不落言筌、得意忘言、不断阐发、与时俱进的经学辩证系统。因而,一般认为,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科学型的知识哲学,而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伦理型的人生哲学。
从这样的哲学观出发,所谓“贤哲”,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一般主要就是指“知识渊博的哲学家”,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狄德罗、黑格尔、马克思,等等;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贤哲”一般主要是指“道德模范的哲学家”,比如老子、孔子、孟子、张载、程颐、程颢、王阳明、王夫之,等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西方传统哲学中“贤哲”的典范。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 λη ,Aristotélēs,公元前 384- 公元前322),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的大哲学家,他的著作几乎包含了当时古希腊已经有的全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大致有:博物学、生物学、动物学、心理学、物理学、形而上学、诗学(包括戏剧学)、修辞学、音乐学、逻辑学(工具论)、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而且他把这些学科分门别类,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比如,他的形而上学(Metaphysik)就是指“物理学之后”的理性思考和研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代师生及其他们的学园,奠定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亚里士多德以他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著作建构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包含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①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是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存在、一成不变的“理念”)的“四因论”,即主张构成任何事物的都是四种因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创造因)、目的因,例如,一尊青铜人像,它的质料因是青铜,它的形式因是人的形状,它的创造因(动力因)就是雕塑家,它的目的因就是雕塑家雕刻这个青铜像的意图;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是反对柏拉图的“回忆说”(人的认识是对被肉体遮蔽的“理念”的回忆)的“灵魂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人的灵魂的功能过程,包括感觉、知觉、统觉、想象、记忆、理性等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功能过程;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论主要是反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对话式的”“辩证法”(在一问一答中揭示论敌的矛盾)的一种逻辑学,它的主要方面在于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式的演绎逻辑。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美学观念统治了西方哲学和美学两千多年,到19世纪初才被实证主义的“拒斥形而上学”所撬动。
其他西方贤哲也都是知识渊博的人,都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哲学体系。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曾经主编《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1751-1772),宣传18世纪启蒙主义精神和唯物主义思想。他的《对自然的解释》《生理学基础》《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原理》《宿命论者让·雅克和他的主人》《驳斥爱尔维修〈论人〉的著作》《拉摩的侄儿》等著作,表述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论戏剧艺术》《谈演员》《绘画论》《天才》等著作,表述了他的“美在关系”的美学思想。狄德罗在本体论上设想世界是一个只存在着时间、空间、物质的大系统;物质本身具有活力,不需要外在神秘力量就能够自行运动;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就是由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造成的,因而这个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永远不断的运动过程,产生出千变万化的新鲜事物;一切事物都相互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统一在内在逻辑上相互蕴涵。狄德罗肯定自然事物可以相互转化,不过,他主要把一切变化归结为“纯粹数量增长”,因而主要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组合的事物的循环过程。狄德罗强调认识论的感觉论,认为理智必然导源于感性知觉,从认识起源的角度反驳先验唯心论和理性思辨的形而上学;主张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人类认识。狄德罗不仅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而且还具有当时唯物主义者普遍缺乏的辩证法思想,例如他的“美在关系说”就充分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法观点,他的唯物主义被认为是通向辩证唯物主义的过渡性形态,在18世纪是难能可贵的哲学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不仅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个创立了完整哲学体系的贤哲。他综合了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创立了德国古典哲学。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康德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哲学思想体系,分别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的“三大批判”著作来阐述:《纯粹理性批判》是他的认识论(知识学),用来回答“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本体界”(物自体),人有“感性”“知性”“理性”三种心意能力,人的认识就是感性和知性的先验能力对杂乱无章的现象世界的范导和整理: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它们只能认识现象界,如果它们越界去认识本体(物自体)就必然陷入“二律背反”的自相矛盾之中。因此,在现象界和物自体之间横隔着难以超越的鸿沟。《实践理性批判》是他的伦理学,回答“我们应该做什么”,在伦理学中,人的感性和知性无法认识物自体(本体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超自然的东西,只能靠人的理性能力去信仰,相信它们的存在。《判断力批判》是他的美学和目的论,回答“我们能够做什么”的问题,在这里有两种引起情感的先天综合判断力:形式上主观合目的性的审美判断力与内容上的客观合目的性的目的论判断力,可以沟通被巨大的鸿沟所隔断的现象界和物自体(本体界)。这样他的“三大批判”就构成了他的“批判哲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得出了他的结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样他的“批判哲学”就把人的主体性问题凸显出来,完成了他所谓的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哲学研究由以自然为中心转向了以人为中心。
另一位西方哲学的贤哲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更是构筑了西方哲学史上最为完整的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实体:绝对精神(理念)。理念(绝对精神)的一系列“正、反、合”的自我矛盾运动过程就形成了整个世界的图景。绝对精神(理念),首先经过逻辑阶段的抽象矛盾运动,经过“有、无、变”“质、量、度”“本质、现象、现实”“主观概念、客观概念、理念”这一系列“正、反、合”的矛盾运动,在逻辑上完满了,然后就要外化为自然界,进入自然阶段;在自然阶段中,理念又经历了“无机界、有机界、人”的一系列“正、反、合”的矛盾运动;当理念外化为人以后,理念的矛盾运动就进入了主观精神阶段;经过“灵魂、意识、精神”的正反合矛盾运动,理念又外化为客观精神;客观精神又经过“法、道德、社会伦理”的“正、反、合”矛盾运动,最后理念就回到了自身(绝对精神);在理念回到自身的过程中,理念分别显现为感性、表象和概念,也就形成了艺术(美)、宗教(善)、哲学(真)的三个小阶段。绝对精神(理念)经过这么一个大大小小“正、反、合”自我矛盾运动的完整过程,就走完了一个封闭的圆圈的历程,这也就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完整的圆圈式的体系,它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和历史哲学、艺术哲学、宗教哲学、绝对哲学等等。黑格尔就这样完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圆圈式的哲学体系,他自己也就成为了西方世界最大的“贤哲”。从此以后,西方世界凡是要发展哲学体系的哲学家都基本上绕不过以上这几位“贤哲”。
与西方传统哲学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贤哲”,并不在知识渊博上胜出,而主要是在伦理(政治和道德)上超出常人,而且,中国的传统“贤哲”的哲学思想基本上不像西方传统贤哲那样讲究完整的体系性,更多地是启发后来人去体验和实践他们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准则。中国最早的贤哲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①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中国最大的贤哲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②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都没有像亚里士多德、狄德罗、康德、黑格尔那样的大部头著作。老子就有一本《道德经》五千言传世,而孔子则只有记载他和弟子们的言行录《论语》《孔子家语》之类的著作传世,再就是散见于《礼记》《孟子》之类书籍中的零星言行记录。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至今仍然是一个学者们探讨的课题,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一直众说纷纭,老子自己也说它不可能说清楚。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7]652因此,“道”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孔子的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仁”,大体也是如此,孔子本人并没有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在不同的场合作了一些不完全一样的解释。台湾学者韦政通把这些不同的说法归结为三类:伦理的,政治的,宇宙论的。第一类伦理的涵义:1.心之德。《论语·八佾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里仁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雍也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述而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卫灵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学而篇》:“巧言令色,鲜矣仁。”2.爱。《论语·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以上是《论语》中的解释,其他儒家经典和后代儒家还有:3.博爱,4.爱得分,5.敬,6.孝,7.不背本,8.义之本,9.以德报怨,10.温润而泽,11.恩,12.恕,13.不淫于色,14.不杀,15.人心,16.人性,17.性心合,18.立人之道,19.忍,20.吸引之力,21.仁有差等。第二类政治的涵义:1.让国。《左传·僖公八年》:“宋公疾,太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目夷),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2.利国。《国语·晋语》:“为国者,利国之谓仁。”第三类宇宙论的涵义:1.与万物一体。《程颐语录》:“仁者,浑然与物同体。”(遗书卷二上)2.生。《管子·禁藏篇》:“春仁夏忠。”《礼记·乐记篇》:“春作夏长,仁也。”董仲舒《王道通三篇》:“夫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白虎通义》卷八:“仁者好生。”周敦颐《通书》:“生,仁也。”程颢《语录》:“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斯可谓仁也。”另外,仁涵众德。《论语·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韩诗外传》:“仁道有四:仁者有圣,仁者有智,仁者有德,仁者有谦。”程颢《识仁篇》:“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朱熹《仁说》:“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不包。”[7]130-135我们读了这些关于“仁”的解释,似乎仍然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关于“仁”的定义。因此,历朝历代的学者们对于老子的“道”和孔子的“仁”的诠释几乎是汗牛充栋,形成了相关的“经学”,关于它们的学说就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变成了历朝历代学者们的“我注六经”或者“六经注我”,越发歧义纷呈,莫衷一是。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贤哲,似乎并不以知识渊博而著称,而是以自己的德高望重和伦理教化而成为后世的楷模。
宋明理学应该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比较系统的发展成果。但是,宋明理学的贤哲: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似乎都没有像西方传统贤哲那样的系统的大部头著作,而且,他们主要不在于知识渊博的学习,而在于穷究天理,修身养性,以完成内圣外王的事业,所以,理学是思辨化的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融合佛老的儒学,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贤哲的特点。北宋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1017-1073),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号濂溪先生,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在北宋之初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周敦颐熔铸改造《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给宋代的理学奠定了“无极”“太极”“主静立人极”等宇宙本体论和“天人合一”的范畴和模式,被程颐、程颢兄弟“扩大”和朱熹“集大成”,形成了完善化、系统化的新儒学。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他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言简意宏,后代传颂不衰。张载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张载以关中为基地创立“关学”这个儒家重要学派,与宋代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的主流。张载认为,人生在世,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与其兄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们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后人编成的二程的著作有:《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粹言》《经说》等,程颐另著有《周易传》。后来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二程的学说,成为“程朱”学派。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儒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世尊称他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贤哲,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继承发扬二程理学,宋代理学被后人合称为“程朱学派”。《宋史·朱熹传》:“其为学,大抵穷礼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他主张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道即理之谓也。”“太极生阴阳,理生气也。”“气虽是理之所生,然既生出,则此理寓于气了。”他认为,“理一分殊”:“物物各具此理”是“理一”,“物物各异其用”就是“分殊”,就像佛教所谓“月印万川”一样。朱熹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格物”应该“即物穷理”,才可能“致知”,所以他所谓的“知”,并不是一般的事物之知识,而是穷尽事物的道理、规律。所以,他强调“先知后行”“行重知轻”“知行相须”。朱熹开设书院宣传理学思想,他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被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和标准答案,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理学遂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朱熹著述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伊洛渊源录》《仪礼经传通解》,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南宋哲学家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相左。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代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被称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之学,成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及第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新建侯,谥文成,故又
称王文成公。在儒家传统思想中,王守仁作为心学集大成者,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心学”被称为王学或者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流派。他主张“没有心外之物”、“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他的学说因而被称为“心学”。他要求“致良知”,倡导“知行合一”。他的学说可以概括为“王门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王阳明学术思想广为传播,远及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影响深远。著作辑成38卷《王文成公全书》,哲学著作主要有:《传习录》《大学问》等。[8]163-166、173、180-182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后汇编为《船山遗书》。王夫之是明清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有:其一,“诚者实有”的气本论。他说:“太虚,一实者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用者,皆其体也。故曰:‘诚之者,人之道也。’”(《思问录·内篇》)他以实有解《中庸》的“诚”,是一种道德形而上的理解和“天人合一”精神的落实,以此批评了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其二,“敦诚不息”的方法论。一方面,王夫之强调“动静互发”:“静以居动,则动者不离乎静,动以动其静,则静者亦动而灵。”(《张子正蒙注·大易篇》),“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敦诚不息,则化不可测。”(《张子正蒙注·诚明篇》);另一方面,王夫之又主张“一二分合”。他说:“《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或曰:抟聚而合之一也,或曰,分析而各一之也。”(《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他强调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辩证关系。其三,“知行相资以为用”的认识论。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攻,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不知其各有功效而相资,于是姚江王氏知行合一之说,得借口以惑世。”(《礼记章句》)他反对割裂知行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强调实践中的知行相资以为用。[9]234-239
从上述这样极其简括的介绍就可以知道,这些历代中国传统哲学的贤哲们,主要探讨的不是万事万物的知识,而主要是“人生在世”的学问,无论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都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和道德的伦理密切相关,所以,他们所探讨的主要不是自然事物的知识,而是人类社会的人生知识,所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主要充盈着人文精神、伦理精神、社会精神,即使是宇宙论、自然论的研究探讨,也是与人、人道、人性、人心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探讨研究的。而且,这些中国历代贤哲们著书立说,即使是像朱熹、王守仁、王夫之这样的集大成者,著作等身,卷帙浩瀚,也主要是传承前人、注解六经、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的论述,基本上都在经学范围之内,许多著作就是注解、阐释《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四书五经”的著述,而且论著形式也主要是注、疏、笺、传、语录、行状、札记之类,很少有体例完整、系统完备的大部头理论著作。这些传统贤哲的学说思想、论著形式都反映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特色,与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大相径庭,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形成人类思想的共同宝库。
从伦理学来看,“贤”主要指人的德行和才能,所以,中国古代就褒扬“贤德”“贤惠”“贤良”“贤明”“贤能”等才能品质;因此,中国古代将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称为:贤达、贤能、贤士等等,并且倡导向这些人看齐,所以有“见贤思齐”的成语。
“贤德”“贤惠”“贤良”“贤明”“贤能”,这些由“贤”派生出来的语词标明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培养人们的德行和才能的传统。贤德,即善良的德行。《周易·渐》:“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10]63这个渐卦说的是:高山上有树木,依山势而长,象征渐进。君子体察这种现象,蓄积贤德(善良的德行),改变落后的风俗。由此可见,中国上古时代就非常重视“贤德”,主张以“贤德”来改善风俗。贤惠:贤明仁慈,有美德;尤其指妇女善良温顺而通情达理。汉代王充《论衡·治期》:“案富饶者命厚所致,非贤惠所获也。”[11]175王充在这里所论述的是国家的治乱与人的贫富一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与国君和本人的美德没有直接的关系。贤良:才能、德行好,也是德才兼备的意思。所以,汉代就设立了所谓“贤良方正”科制来举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需要寻找一些德才兼备而又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才,以匡正自己的不足,于是下诏云:“天下之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12]于是这就形成了所谓“举荐贤良方正”的制度来举荐这种人才授以官职。汉武帝时再次诏举“贤良”或“贤良文学”,名称虽然不同,性质则相同,后来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这也反映了历代统治者求贤若渴的心情,也说明了贤良方正之才的重要性。贤能是指德才兼备。《韩非子·人主》:“贤能之士进,则私门之请止矣。”[13]362韩非子这里所论是说:人主应该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才可能禁止徇私舞弊之风。《荀子·仲尼》:“处重擅权,则好专事而妬贤能,抑有功而挤有罪。”荀子这里是批评那些处于高位而独断专行的人,他们必定嫉妒德才兼备的人才。《荀子·王制》:“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14]71、94荀子在这里讲的是为官当政应该能够不论资历而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而罢免那些无能力、不作为的官员。《史记·太史公自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12]761司马迁这里所说的是:不能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应该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贤明,贤明是指有才德有见识。《战国策·燕策二》:“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於《春秋》。”[15]628这里说的是:有才德有见识的君王的功绩是永远不可废止的,所以在《春秋》史书中都有记载。汉刘向《列女传·柳下惠妻》:“颂曰:下惠之妻,贤明有文,柳下既死,门人必存,将诔下惠,妻为之辞,陈列其行,莫能易之。”[16]87这里盛赞柳下惠的妻子既有才德,又有见识,还有文采,所写的纪念柳下惠的诔文,写得很好,记录柳下惠的事迹行状,没有人能够改动她的文字。上述这些与“贤”字相关的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不息,影响后世深广,说明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的德才兼备的品质。
贤达、贤能、贤士等等,指的是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中国古代成语“见贤思齐”就表明了中华民族提倡学习“贤人”的社会风尚。《周易·系辞上》:“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10]76这里说的是:有情附则可长久,有功效则可广大。可长久才是德才兼备者的德性,可广大才是德才兼备者的事业。《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17]7这里所说的意思是:有德才兼备的人,他以天地变化为法则,以日月运行的规律来象征人体的变化,分辨星辰的位置,根据阴阳和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顺从符合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这样,也就可以极大地延长寿命。《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记载了孔子关于贤人的说法:“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18]1011孔子所说的大意是:我所说的贤人,就是德才兼备的人,他的爱好和厌恶的情感与人民完全相同,他想要选择和舍弃的事物与人民完全一致,他行事完全执行中庸之道,注意不伤害到仁的根本,他所说的话能够作为天下人的行为准则,按照他说的话去做就不会遭受失败,身为平民时有发家致富的志向,成为王侯将相时也不积攒私财。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作贤人了。孔子虽然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可是他开馆授徒,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相传“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孟子·万章下》:“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19]2745孟子这里说的意思是:用招唤大夫的方法招唤管理园林的官吏,管理园林的官吏死也是不敢去的;以招唤读书人的方法招唤百姓,百姓怎么敢前去呢?更何况用招唤不贤能的人的方法招唤贤人呢?想要见贤能的人而不遵守一定的道路,就好比要人家进来却紧闭着大门一样。所谓义(行为方式),是路;所谓礼(行为规范),是门。惟有君子能走这条路,能出入这扇门。《诗经》上说:“周朝所推行的道路如有基础,其笔直就像箭杆,君子所走的这条道路,是小人所必须效法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12]767司马迁在这里说的是:他写《张释之冯唐列传》的目的就是:维护法律不失大节,言称古代贤人,增长君主之明。中国古代关于“贤人”还有许多说法。比如,《盐铁论·崇礼》:“圣王以贤为宝,不以珠玉为宝。”圣明的君王把贤才当作宝贝,而不是把珠玉当作宝贝。《说苑·尊贤》:“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欲所至也。”朝廷中没有贤人,好比天鹅没有翅膀,即使有远大的志向,还是不能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孔子家语·弟子行》:“贤人无妄。”贤人不轻举妄动。《孔丛子·连丛子下》:“圣人,大贤之清者;贤人,中人之清者。”圣人,就是大贤人中最卓越的人;贤人,就是普通人中最卓越的人。意谓圣贤并非不可企及。[20]218、219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贤人,而且倡导大家向贤人看齐。《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9]2471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见到无才无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孔子的这一教导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一个座右铭。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中说:“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包括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还有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等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孔子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