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31 16:40王敏
考试周刊 2017年73期
关键词:知识框架课堂效率学习兴趣

摘 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尤其是当网络出现、3G、4G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时候,一切都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我国的教育也在一步步的进步,办学条件越来越优化,学习设备也是越发先进,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比从前有了更多的突破。所以本文将根据多媒体在初中社会品德教学中的作用,简析它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多媒体;课堂效率;学习兴趣;知识框架

一、 引言

学生的学习需要日日更新,作为教师更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网络的时代,计算机开始加入了教学工作,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多媒体也为教师们开启了新的教学天地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多媒体拓宽了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眼界,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不同的知识领域。这样激发了他们好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

二、 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 设置情景以活跃气氛

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是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表达来传递信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使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容易使教师“倾囊相授”,学生也较为明白课堂内容的重点。但是同样的因为其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也有一直以来残存缺点。这种方式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传达信息,学生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接受知识的渠道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这样的上课方式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疲倦感,难以提高学习效率。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得到最大化的保证。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全方位地使用视频、图片、音像等,让学生从枯燥的课堂学习中暂时脱离出来,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多个方面学习知识、了解知识。激发其创新、创造的潜力。

例如,在学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章时,首先区分“公民与人民”、“权利与义务”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向学生举出具体的案例进行区别。比如我国在监狱中服刑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人,他可以是公民但不是人民。以此例进行分析。

(二) 视听结合以激发兴趣

多媒体突破了时间、空间以及语言表达的不足。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去“观看”恢宏壮阔的秦兵马俑,去领略埃及高耸巍峨的金字塔,去参观法国充满浪漫气息的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去追寻少年时的浪漫童话美人鱼,去徜徉在富士山下樱花盛开的花海,去走在北极冰雪世界中瞧瞧可爱的北极熊。

(三) 扩充信息以夯实基础

提起学生的上课热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之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说教学不是单纯的兴趣可以代替,更不同于游戏。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起学生的基本功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技能的培训。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再像从前一样通过教师之口、之手将一节课的重点、目标、习题的解法都教给学生。如果是这样,就成了“灌口袋”式的粗放型教学了。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也容易产生困倦的、走神的情况。我们能够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信息,就能够做到旧式教学方法所不能涉及的地方,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见多识广”。例如,当我们要在课堂上分析一些案例或分享一些习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信息或案例分析练习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并且减少了老师板书,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

在多次的课堂反应上已经证明,多媒体在教学上的运用,打破了旧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不论是在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课的效率方面,还是在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所以,多媒体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上得以广泛运用。

(一) 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千年不变”,千篇一律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倦怠感。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有图有真相”,或者是“视听结合”,他具有形象丰满立体、内容多姿多彩的特点。它通过多方位的刺激,不断地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其“无暇”去开小差。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创设与实际相符、符合课堂内容、抓住主线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身入其境的感觉,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和在精神上的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

(二)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有计划、有体系式的学习框架。而教师的教学计划也应当是体系化的框架结构。在传统的依靠板书来建构框架时,有个很大的弊端,知识点必须是在黑板上可以写下来的,而且在抄写板书的时候。不仅教师抄写得很辛苦,而且学生看的时候也很不方便,受到了字号、字迹的影响,也无法在写之前遍览全文,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多媒体屏幕上我们可以进行分屏显示或者是可多屏呈现,完全可以提高学生记知识的效率和兴趣度、专注度。还有利于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并且同时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显示出了知识脉络,使学生对书本知识脉络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在看书的过程中明确之间的联系,通过接触更多新的信息资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自尊、自信、自强”的第一章时,包含了许多具有具体含义的词汇,在自信一章就包括“自负、自卑、自信”三个基本的概念,当诸多的概念都在一定时间内频繁出现时。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课件制作的方便性,分块分结构的列举案例,就容易使学生更明晰知识框架。

(三) 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创新能力

学以德为先,道德品德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中永遠的主题之一。对于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对于学生的品德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道德情感的培育方面,我们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有意义的动画片、影像资料之类。还可以通过制作PPT介绍具体的案例或者是感人事迹,通过对于多媒体带来的事例、情景,激发学生内心良好的道德情感,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也”。

四、 小结

多媒体的优势之处是毋庸置疑的,但让其真正发挥最好的、最大的优势,则还需要教学者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巧妙运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永芳.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德育[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2,(3).

[2]张孟坤.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软件:教学,2015,(4).

作者简介:

王敏,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淮北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框架课堂效率学习兴趣
小虚词大学问重夯实促品味
论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