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鹏
摘 要:在高校党建发展历程中,以党建带团建是发展中最明确的选择,同时也是党的发展优势,能促使高校团组织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文章从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出现的问题、新形势下提升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几方面,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的实践。
关键词:高校;党建带团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3-0010-02
在高校中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既能对高校内部的共青团组织进行指导教育,又能促进党的建设发展。对高校党建发展的长期研究表明,党的发展与团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二者的进程是一致的。尤其是在目前社会的发展时期,高校的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使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新的改变,也使党建带团建的开展遇到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党建带团建工作,促进共青团在大学生当中的影响力,进而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工作的重点。
一、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
1. 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党建工作发展内在需要
共青团的发展对于党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党的后备力量,是先进青年的聚集地。在高校党建发展中,团建工作是党的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做好团建组织工作,是党发展青年力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新时期内党建工作的重点要求和目标。所以,为了能够促进共青团的建设,高校必须要通过党建来带动团建的发展,充分利用共青团在青年大学生内部的优势,引领先进大学生在高校内部推动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得到飞跃发展,使党的影响力更为广泛。
2. 党建带团建是推动高校团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
党组织和青年大学生的联系是通过共青团来维护,共青团是党最为重要的后备力量。二者之间的政治关系使团建发展需要依赖于党建发展来进行,这样能确保团建工作的开展,使青年力量拥护在党的身边。团组织还是党组织的重要助手,团组织的建设发展必须要紧跟党组织的建设发展进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只有更好地发展团建工作,才能不断促进大学生的發展,进而帮助党组织吸收新生力量,获得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对于团建工作的重视,能够提高团组织在高校内的号召力,进一步在大学生内部宣传党的政策和指导方针。因此,只有重视发展党建带团建,才能更好地开展团组织工作,为党组织培养新生力量起到重要帮助,进而促进共青团的最大化发展。
3. 党建带团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求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党对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新的发展要求充分展现我国目前的改革发展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改革的主体。而高校则是培养社会未来发展主体力量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党建带团建的顺利发展,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顺利构建,有效带动整体社会的和谐化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出现的问题
1. 缺乏对党建带团建的重视
在一些高校内部,党组织对于团组织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够重视,而且还缺乏相应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发展党建工作的时候,不能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忽视共青团员在党建工作中所能起到的效果。同时,在党组织内部,对于团组织在党建发展所提出的意见不够重视。而在对党员的培养过程中,也不重视团组织所具备的号召力,只注重自身对党员的考察结果,而忽略团组织的意见。
2. 党组织对团组织的指导工作不到位
在目前高校团组织的工作中,大学生的数量逐步增加并且他们的思想受信息化时代的影响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使得团组织的工作难度较大。同时,现在的团组织干部偏向年轻化,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无法深入理解,导致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另外,在一些高校内部,对于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只是停留在表面,团建发展缺乏相应的工作指导,而且对于团建发展也不够重视。有一些高校内部的党组织机构把团组织归纳到一般活动社团中,只重视自身的发展,忽略团建工作的重要性。还有一些高校内部的党组织因自身的工作任务较重、党建工作较为繁杂且对于党员培养工作较为重视,会对反映上来的团建问题无法及时解答,影响到团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进而影响到团建的发展。
3. 团组织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加强
在高校内部开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当中,党组织对于团组织的支撑是确保团建工作开展的保障,但也需要团组织重视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在一些高校内部所开展的工作中,团组织没有积极跟随党组织的发展,和党组织之间的距离较远,二者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更有一些团组织对党建带团建所产生的重大意义认知不够,忽视党组织领导的重要性,团建发展也没有和党建工作同步进行。因此,相关人员的素养和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三、新形势下提升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 建立有效机制,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基础
首先要确定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领导者,最好是由高校党委书记担任工作的负责人,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明确党建带团建的工作目标,落实实际的工作内容,确保党建带团建的顺利开展。为了能够大力发展党建带团建工作,高校在内部的各级院校内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党建发展中重视团建发展,为团建发展制订相应的计划,并及时掌握团建发展的进程,解决团建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是重视协调党建和团建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在对党的后备力量培养中,党建带团建所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党建和团建之间的联系必须要紧密配合,必须要保障二者之间的协调性,确保党建和团建共同发展。在高校内部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党建和团建也需要和其他组织相互协调,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党建带团建的发展带来新的面貌。最后是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考核。高校只有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才能确保在党建工作中重视团建工作,使团建与党建能够共同发展。endprint
2. 注重组织建设,增强工作活力
首先是完善组织建设,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团建发展的基础。在团组织内部机构的调整中,要使党组织方便领导管理团组织,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工作能力。同时,要根据发展目标合理调整团组织机构,在团建过程中完善内部组织,从而不断扩大团组织在大学生内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其次是对于管理人员的确定,只有拥有好的管理团队,才能在党建带团建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在团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拔上,要遵循党组织的要求,选拔政治意识较高且注重发展团建工作的大学生。要注意团干部的自身素养和能力问题,对团干部进行一定的政治培训,确保其能跟上党组织发展的需求,做好团建工作。同时,党组织还要经常对团干部进行工作调整,让他们掌握不同的工作,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配合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最后是团组织内部的优化问题。党组织内部对于党员的作风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团组织作为党的后备力量也应该重视团员的素质问题,着重培养团员的政治思维意识以及团员自身的素质。作为团建发展的支撑,党组织应重视团组织内部的优化问题,对团员进行相关的党课培训,培养团员对党的信仰意识。
3. 注重组织活动,发挥党建带团建工作效果
首先要注重团组织内部的精神素质培养。在团组织内部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团员的政治思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促使团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团组织内部定期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各种团体活动,帮助团员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在开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中,党组织应该积极利用各种方法在高校内部的活动中融入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相关的思想教育活动。同时,党组织要在这些活动中融入对党的指导方针的学习,提升团组织内部的精神素养,促使团员能积极参与到团建工作当中,为党建带团建做出一份贡献,为党的发展而努力。其次要重视党校和团校的建设工作,为党建带团建工作建立发展基地。只有建立相关的学习机构,才能使团组织内部得到系统化的学习。这既是培养团员素质思想的重要方法,也是更好地实现党建带团建的发展措施。在组织团组织内部人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相关的讲座报告来促使团组织内部人员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学习计划,积极学习党的纲领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制订团建发展计划,积极配合和发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最后要重视实践操作,通过举办社会实践活动来加深团员对党的理解和感情。而要提高团员的实践工作能力,帮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进程,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团建工作的支撑,党组织应该对团组织的实践活动进行策划和组织,大力宣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使团组织内部成员积极参与进来,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政治认知,塑造自身的精神面貌。同时,团组织内部成员要拥护党的理念和指导方针,明确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积极发展团建工作,履行自身的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展黨建带团建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内部的团组织是大学生聚集的场所,既能为高校开展教育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又能为党建发展工作提供后备力量。因此,高校相关负责人要加深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理解,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积极探究党建和团建共同发展的方式方法,确保党建带团建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明.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之思考[J].理论导刊,2009(12).
[2]王小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孙大成,许静.坚持以党建带团建 创新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01).
[4]陈舜蓬.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6).
[5]廖仕怀.高校院系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管理指导手册:下卷[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