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时代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2018-01-31 12:07刘灿艳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行为角色转变

刘灿艳

摘 要: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意味着教学中我们要更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必须发生改变,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的引导者,教学中重知识结构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结果更重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传授的角色定位,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角色;行为;转变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根据国际、国内的教育形势审时度势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未来知识容量的发展不可预计,但我们只要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可以增强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论是学习的深造还是生活。所以教育理论的发展是教师的指挥棒,我们要紧随国家的脚步,优化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在实践教学中更要联系实际,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以下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一、 教师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培养学生能力转变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注重传授知识,在课堂中以讲解为主,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同合作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不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不但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还要有高尚的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按照核心素养的目的,现在教学要通过传授知识,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每个学科有各自的能力探究点以及各自特有的育人功能,比如生物学科,的确有很多基础知识需要记忆,但在记忆基础上重点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并且作为实验学科,更要注重实验能力的考察,不单单是实验操作,还有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设计。同时生物学科承担着本学科特有的育人作用,面对地球环境的诸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紧张、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教育学生博大的情怀,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因为与我们相辅相成,息息相关;通过学习生物现代科技的发展,要让学生感受知识改变世界的伟大力量,要让学生感叹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努力只能被淘汰,人类对知识的探索没有终点。

二、 教师要由一统教育向注重个性化教育转变

核心素养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那么一统教育肯定是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备课用相同的教案,上课用同种速度,考试用相同的试卷,评价用相同的标准。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容易导致学生许多问题产生,比如厌学,丧失自信心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注重向个性化教育转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下面说一说我们学校层面在这方面的尝试,每周的选修课开展过程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教师指导的选修课程,比如艺术类、计算机、设计类等,还有一部分课程如体育类、逻辑推理课等由学生自行组织,具有相同爱好和特长的同学组成核心组,写计划、做策划、带领对这类课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学习开展活动,一直到最后的成果汇报。而学校只是给学生一个机会、一个活动场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请教师指导建议。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与教师相处,而且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课程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随意选择课程,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配合课程开展,让每节课不但有教育意义,而且要知识含量充足,用我们的一桶水填满每一个小水杯。

新考改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去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也是尊重个性化教育的体现。想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的目标,学生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涯规划去选择自己学科的基础上,教师仍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以便达到个性化教育的切实可行。

三、 教师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学校教育的立足点真正转变到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能力提升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目前最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就是走班制教学,以北京中学为例,北京中学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走班的。以数学课为例,第一种学生认为在课上学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那就可以选择不在课堂学习,而选择在自习室自修学习;第二种是学生想让教师稍加引导,提出学习思路,然后与同学一起探讨学习,教师在这里只是简单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是研修班;第三种教师要讲解大部分,给学生更多的提示和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这就是导修班;第四种是讲修班,类似于传统教学,教师讲的细致。北京中学的走班是按照自修、研修、导修、讲修这四个层次进行的。学习的效果需要等待检验,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中前行的。

还有很多城市在实行走班制教学,根据当地的情况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现行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辅助作用。所以,设计教学时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谨记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做好学习的主人。根据以学生為主体的原则,设计教学运用启发式、问题式等方式。另外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确定学生学的任务。首先从学习的内容上来讲,由知识性学习向侧重能力性学习改变;其次从学习的形式来讲,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再次,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适合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需求;在设计上更适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便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求知欲望,同时实现能力的培养;在时间上充分地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只有动手才能不断激活思维。

四、 教师要由重视结果向更重视过程转变endprint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包括重视结果轻视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造成有些学生把理解性、能力性问题死记硬背化,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且灵活性差,如果面对能力考查类的题型,做不到游刃有余的解决。因为理解是知识运用的基础。更重视过程就是让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体会科学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的思维发展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让学生既能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举例说明,生物学是在科学家们不断的试验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以进化论为例,在教材中占有一章的篇幅,重点讲述了现代进化论的内容,对达尔文的观点简单描述了一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达尔文的研究历程深入讲解,或以选修课形式展现,在五年的环球航行过程中,达尔文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白天观察动物、植物、化石等,晚上还要总结规律,最终著成了举世闻名的《物种起源》,紧接着还有《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等,虽然遭受神创论者的迫害和抨击,仍然以顽强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论据发表著作。这样的精神和历程值得我们教师深入挖掘,从过程和方法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品格培养。

五、 教师要由“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以往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处于权威地位,也许因为课程进度的要求,没有更多的时间探讨,也许教师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习惯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也许学生脑海中有火花闪过,却犹如昙花一现,不想去表达和质疑,变得逐渐懒惰,习惯师生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再者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更没有时间去思考,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只能制造考试的机器,谈何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体系的目标如果实现就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改变师生关系,才会出现理想的课堂,学生可以和教师对话,可以参与教学,与教师相互建构知识框架,这不仅是教学活动,更是张显学生的心态和个性。学生处于这种情境和氛围中,才会更主动思考、表达,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师生关系不改变,教学就不会真正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重新定位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是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参与者,是激励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六、 教师要从评价模式单一向综合评价转变

以往的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最重要的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体系不但注重结果同时注重學生在发展中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用综合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需要关注学生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责任感、成就感等等,不论学生在学习中哪方面有了自我提升,都应当得到积极的评价。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自信的、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希望的正能量充足的学生,只有每个个体是朝气蓬勃的,祖国未来才会出现更大的发展。所以评价机制的制定在核心素养体系中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核心素养体系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我们要确立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实践探新路,以创新求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才能不负教师的责任和历史的重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描绘出万紫千红的春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为角色转变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