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闰平,张昊楠
(1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cherunping1995@163.com;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中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难以阻挡趋势。老年人口数量庞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现实。对于那些生活自理困难的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建立是满足其生存需要的重要保证。为解决日益严峻的老年问题,我国致力于建立并发展正规专业的长期照护体系。
目前我国主要存在三种长期照护模式:居家照护、社区照护以及专业机构照护[1]。其中居家照护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2]。在三种照护模式中,我国老年人选择居家照护的比重几乎是压倒性的。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字显示,以上海市为例,2014年上海市进行居家照护的高龄老年人口占全市高龄老年人口的85%[3]。
福利文化作为一种研究社会政策的新兴视角,它更为重视文化与福利选择的关系。在内涵方面,福利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了在社会福利实践活动中存在和体现出来的各种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等观念要素;就其外延来看,福利文化涉及福利模式观念、贫困观念、救济观念、养老观念、生命价值观念、疾病观念、教育观念和宗教福利观念等八个要素[4]。从福利文化的视角来看,传统的养老文化会影响老年人对于照护模式的选择,从而影响照护服务提供方的实践活动。
受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子女将奉养父母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义务,即使照护的需求超出自己的能力也不会将老人送入专门的照护机构。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一“家本位”的养老思想却与现代城市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现实产生了一定的冲突。首先,纯粹的居家照护专业性不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医疗监护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居家照护服务的提供者一般为非正式照护者,如老人的亲属、社区志愿者等。这一群体更容易获得老年人的心理支持,但是在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面却有所欠缺。非正式照护者在提供照护服务前并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缺乏专业护理的相关知识。他们对于一般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还可以提供一般的护理服务,但是仍然无法应对患有急性疾病老年人的突发情况。其次,现代年轻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子女与老人生活分离趋势明显,空巢老人现象较为普遍,强制子女全身心投入老年人生活的长期照护已不太现实。“421”家庭模式下独生子女夫妻要抚养4个老人,如果单纯依靠居家养老模式,不仅空巢老人现象突出,同时年轻夫妻压力也会剧增。因此,在现代社会家庭的功能不断弱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行使照护老人的责任,这就使得老年人在家中无法受到更为专业的照护服务。
综上所述,我国居家照护的庞大老年人口不仅给家庭成员带来了较大的养老负担,同时也无法让老人享受最为优质的医疗资源。为解决严峻的老年问题,我国应引导多元化的照护模式发展,让多方主体都参与到发展养老事业、提高养老质量的建设中来。
基于家庭负担过重、缺乏专业照护、疾病监控效果不佳等现实因素考虑,引导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由传统的单一居家照护模式转变为多元照护模式共同发展成为当务之急。除此之外,对于超越我国当代人与人关系中存在的道德价值困境,发展老年人多元照护模式亦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任静伟等[5]认为,当代中国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面临诸多道德价值困境,其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困境、家庭关系困境、社会关系困境。 而在传统文化式微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居家照护模式亦面临诸多道德困境,多元照护模式的发展无疑能为其带来新的解决思路。
首先,多元照护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化解人际关系困境,加强社区互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制逐渐解体,各类商品房小区数量急剧增加,“单位大院”不再成为主流,陌生人社区逐渐形成。在此类社区中,居民之间人际关系淡漠,在社区介入较少的情况下,单一居家照护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而社区-居家照护模式的出现则有利于让没有任何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的社区老年人“互相关联”[6],满足其社交需求。社区-居家照护模式在不改变老年人居住场所的前提下,以社区作为媒介,促使区域内老年人参与各类活动,有利于充实老年人精神世界,加强社区互动,推动人际关系困境的化解。
其次,多元照护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化解家庭关系困境,发扬尊老敬老传统。中国传统孝道要求:“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赡养照护父母是传统孝道的最低要求。但是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老人独居现象愈加突出,加之“421”家庭中由于独生子女精力有限,造成代际倾斜现象严重,传统居家照护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家庭关系易陷入困境。因此,老年人照护模式亟待改进,引入社区及机构照护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社区及机构照护弥补了传统家庭照护面临老人独居这一现实状况时产生的不足,在独生子女精力有限与老年人长期照护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其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子女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照护质量,缓解老年人孤独感,最终使得家庭关系困境得以化解,尊老敬老传统得以延续。
最后,多元照护模式有利于强化制度伦理,凸显社会关怀。老年人长期照护具有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应当由政府参与供给。而在当今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政府角色由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直接供给者转变为掌舵者,即政府应当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强化制度伦理亦为政府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强化制度伦理应当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制度伦理化,即制度应当蕴含伦理道德追求;另一方面是伦理制度化,即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为制度。因此,从制度伦理化方面看,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完善老年人照护制度,发展多元照护模式,体现了我国传统尊老敬老的伦理追求。而从伦理制度化方面看,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完善以及照护模式的多元化,其目的均是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将爱老护老的道德追求落实到制度中,构成制度化的规范力量[7]。 而社会和市场参与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扬尊老敬老等传统道德,凸显社会对于老年群体的眷注关怀。
在结合当代福利文化视角并充分考虑我国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城市养老长期照护模式的选择上,应当引导单一居家照护模式向多元照护模式共同发展的模式转变从而提出以下三条可行建议:
社会应该倡导发扬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形成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在唐宋时期,孝道对乡规民约、族谱家规、祠堂祭祀等民间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明代设立老人制,清代亦强调孝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些都使得老年人受到极大尊重,孝老孝亲风气盛行。而在当今社会,年轻一代更应该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帮助老年群体获得高质量的养老生活。媒体应当加强对孝文化的宣传。首先,新闻媒体应当对有关孝道的事例加大宣传,对孝德丧失等行为加以批判,引导大众舆论的方向,为孝文化的传播提供平台。其次,学校应当注重寓教于乐,将孝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去敬老院、社区看望老人,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注重对青少年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最后,家庭教育亦应当承担起孝道教育的重任。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承担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并培育良好家风。
而针对老年人则应该帮助其培养新时期的养老观念。现代社会福利文化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8],也就是说社会福利的提供方由单一的家庭变成了国家、政府乃至社会的民间力量,公民享有获得福利服务的权利,国家也有责任满足其需求。过去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足,仅能依靠家庭或者单位福利来解决个人的照护问题。但是如今我国的福利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照护模式趋于多元化。许多老年人虽已具备选择更加专业、高质量照护模式的经济基础,但心理上仍受制于过去的养老观念,不愿接受其他的照护选择。因此,加强新时期的福利文化宣传,帮助他们培养新时期的养老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2015年),正式将“医养结合”作为我国养老事业的重点发展目标。广义的医养结合可以理解为超越传统养老理念中只强调单一性的养老服务,而更加注重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兼得性,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9]。政府和社会应大力支持发展医养结合的福利事业,引导社区或机构吸收优质医疗资源,从而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专业的照护服务。
同时,社区照护及机构照护作为家庭照护的补充亦必不可少。因此,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三种照护模式融合是未来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尊重老年人个人意愿的前提下,要提高老年人的照护水平,应当创新居家养老模式,加强家庭与社区及专业养老机构的联动。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做法是“走进去,走出来”,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服务,区政府向“星光敬老协会”购买专业的老年服务[10]。南京市鼓楼区将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设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建立了一个由政府牵头,社区和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公司合作成立的虚拟服务平台,居民只需拨打电话,即可享受到生活照料、居家安防、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社区养老服务[11]。
我国老年人较少选择机构照护的原因较复杂,但其中,照护机构社交性功能缺乏以及照护机构服务质量较低是两个重要原因。社交性功能的缺乏可通过加强机构与家庭、社区的联动得以解决,而提升机构照护质量的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应当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划分。吴玉韶等[12]学者认为,按服务对象对养老机构的分类,养老机构可分为以下三类:自理型、助养型、养护型,分别对应健康状况较好、较差、差的老年人。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分类,从而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照护服务。
同时,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照护机构应当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实现精准照护的目标。而在提升照护机构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照护人员伦理担当的培养。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工作,包含医疗服务及日常照护等多个方面。因此,照护人员也应当掌握照护的各方面知识技能,包括基本服务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风险管理、老人生理心理问题观察和组织协调能力[13]。同时,照护人员应当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以倾听者身份聆听老人需求,以朋友的身份与老人进行沟通,使照护服务向亲情化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居家照护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照护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从发扬传统孝文化入手,培养新时期的养老观念;积极发展医养结合的福利事业,加强家庭、社区与照护机构的联动;提升照护机构服务质量,培养照护人员伦理担当等方面对现有长期照护体系进行改进,从而保障我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艳春,王建云.老年长期照护研究综述[J].社会保障研究,2013(3):56-65.
[2]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2009-11-03)[2017-12-22].http://www.yanglaocn.com/shtml/20091103/125723071533319.html.
[3] 戈丽娜.上海市“居家照护三大支持体系”新走向[EB/OL].(2014-07-14)[2017-12-22].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2/3914.html.
[4] 毕天云.福利文化引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7-22.
[5] 任静伟,赖永海.当代中国人道德价值的困境及重构[J].探索,2015(3):124-132.
[6] 何绍辉.陌生人社区的治理困境及其破解[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5):116-121.
[7] 何颖.论制度伦理的功能与局限[J].中国行政管理,2007(8):66-70.
[8] 杨梨.福利文化:分析中国养老困境的重要视角[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4):30-33.
[9] 搜狐新闻.盘点——国家关于医养结合的12个重要政策[EB/OL].(2016-11-01)[2017-12-22].http://www.sohu.com/a/117842095_499095.
[10] 陈辉,丁艳秋.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4-18.
[11] 秦培艳.社区养老模式多元化探析——以南京市为例[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1):293-306.
[12] 吴玉韶,王莉莉,孔伟,等.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5,3(8):13-24.
[13] 况成云,邓平基,杨琳,等.失能老人照护服务责任的伦理学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72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