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辉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运用于小学数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其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小组之间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互相帮助的一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合作学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团队精神的同时,也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 新时期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 过于形式化,效果不明显
从目前所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的确有明确的分组,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遇到问题是或者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少发挥小组内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依赖于小组内学生个人独立解决问题。这主要是教师没有深入地给学生灌输合作学习的思想。对于小学来说,其自制力能力还较差,在小组内交流时,一些学生利用这个机会偷懒,讨论一些无关学习的问题,所以很难起到小组合作的效果。
(二) 小组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现在班级内对小组的分组,本着均衡的原则,让优等生带动差生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成效,但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参与度较高,发言机会较多,但是一些差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把握发言机会。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差生没有自信心,在优等生面前不敢表现自己,或者害怕自己回答错误,在小组内丢人,或受到教师的批评等。因此,小组合作讨论的责任一般都推给了优等生,形成恶性循环,让小组合作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 教师不能有效建立合作的场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之间的合作需要教师的引导。只有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合作场景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合作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目前所谓的小组合作,就是教师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而像某一具体的应用题或者是计算题,学生之间讨论的意义不大,具体的习题大多数还是依靠学生自主解决,然后小组内讨论答案是否正确,这样没有具体场景的合作,很难把学生带入合作情绪,很难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四) 小学生过于个性化
再就是对于小学生本身来说,现在大多数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没有合作意识,他们更倾向于对某一物品的霸占,在遇到问题时,即使自己不能解决也不愿意向他人求助,个性化过强。造成小学生合作意识缺陷的原因,除了教师没有注意场景的引导之外,还有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没有重视对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因为教育本身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参与,还更多的需要家长以及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
二、 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一) 科学建立分组
学习小组的建立其考虑因素不仅仅有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异,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还要看考虑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兴趣爱好等,然后再进行分组,而且分的小组成员量不宜过大,一般以四到六人最为合适。小组每个成员都需要有自己特定的责任,在讨论的过程中有讨论发起人、组织人、记录人和发言人等,让小组内成员能够在合作中相互监督,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然后定期让学生之间更换角色,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组内成员的参与度有所保证。
(二)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小学生的自主合作的能力较低,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创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进行科学的分组之后,小组内的成员有了明确的分工,接下来就是进入实战阶段。如果要想真正的发挥小组内学生的合作能力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为其创立合作场景。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对圆的认识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事先给每个小组准备画圆的工具,例如一个图钉,一根线和一支笔。然后让每个小组自主画圆,比赛哪个小组画的又快又好。根据这些工具,小组成员发散思维,经过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合作,就能画出一个较为规范的圆。而且在画圆的过程,学生也能够对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有直观的认识,还能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强化合作意识。
(三) 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
现在小组进行合作时,其主要是以讨论为主。但是小组内合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语言交流以外还有书面交流、肢体交流等方式。所以这些交流方式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探索和开发,用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合作意识。因为交流合作其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及课程特点灵活地进行调整和改变,选用最适合的形式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化和谐发展。
(四) 教师有效发挥宏观调节的作用
小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免会利用交流的机会偷懒或者讨论一些无关的话题,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可控制的矛盾。所以,这时教师要及时地加以调控,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内相互监督的方法,或者利用一些明确的奖惩机制,定期举办一次较大的小组合作比赛。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给予物质奖励和相应的精神奖励,以此来强化小组合作意识。
(五)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来说,除了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各种方式不断地加强以外,日常生活中家长及社会人士也要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因为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出于对自己孩子的过度宠爱,让孩子不断地产生自私心理,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在学校也不会与同学合作。所以,家长不应该过于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加生活体验和合作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带孩子经常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或者与邻居朋友共同举办交流合作的相关活动,让孩子在生活中加强合作意识,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小组合作学習方式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以及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分组,明确小组合作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场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多的小组合作方式,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春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胡春艳.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