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要求当代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即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初中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重要阶段,正确的引导是学生养成正确三观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在学生成长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现学生德育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纠正,形成健康的道德观是每一个老师刻不容缓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德育教育;管理挑战;策略探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价值观冲击着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管控,多种思想的碰撞,给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充当着引导者角色,迫切的需要迎合当代社会的思想繁荣,给学生德育教育社会化,管理工作科学化,在切实的管理工作中抓典型,注重有效性、讲究策略性,帮助和引导中学生走上正确的德育之路。
一、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应国家政策要求,在计划生育的有效管控下,不少学生处于独生子女家庭,六对一甚至是八对一的专职抚养,家人的无限溺爱造成了中学生从小的道德品质不健全,甚至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不少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疏于管教,养成了争强好胜、自私自利的恶劣品行,从小在温室中长大,一旦脱离了父母家人就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急于求助,缺乏自己动手的意识,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就自暴自弃,放弃自我,酿成恶果。在学校中依然没有养成良好品德的意识,我行我素、不团结同学,集体观念意识薄弱,逐渐走上品德败坏的道路。在网络时代浪潮下,网络上形成的思想和价值观以及道德理念多种多样,中学生缺乏正确选择的经验,往往被网络上一些极端的思想带偏,在道德养成中成为一道难以消除的阻力。
二、 老师在初中生德育教育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 初中学生的差异性和多变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心智不健全的时期,青春叛逆的他们和小学生比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多愁善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容易受到旁人的影响。老师善意的批评和同学无伤大雅的玩笑都有可能造成初中生极端的心理敏感,封闭自我产生排外心理。和高中生相比,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可能会因为一些极小的事情将自己陷入死胡同,钻牛角尖,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加之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养成不同的性情,老师很难在所有学生中准确的抓住每一名同学的不良情绪,加以开导。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要时刻关注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心理变化,发现有不妥善的地方及时纠正,遵循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轨迹和身心发展规律,及时的引导和开解学生在性格养成与道德养成上遇到的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教师自身的局限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课标要求老师不局限于傳道、授业和解惑,更多的要将精力放在学生的培育上面,将教书育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传统教学中,许多老师的观念较古板,认为培养学生的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听话,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样的观念违反了现代老师的教学原则。培养优秀的学生不一定要成绩好,但是品行一定要端正。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端正自己品行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妥当的方式方法,比如对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和体罚,用一些严厉的手段限制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的行为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反而会激发一些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出更为偏激的举动。正确的引导方法应该是激励机制,老师在班上对一些德育优良的同学进行公开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让学生知道做好事会得到表扬,从而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是在激励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学生具备优秀品德不是为了得到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而是只有德育优良的同学才有可能得到表扬,从而激发学生们争相从优的心态而避免矫枉过正的过失。
三、 初中生德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和谐积极的班集体是学生德育管理的必要条件
建设一个和谐友好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德育管理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在好的班集体中学生能够快速的学会和同学相处,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心,养成温和友好的思想品德。反之在一个乌烟瘴气的班集体中,每位同学都消极怠工,不努力奋进,班集体处于一个疲惫散漫的状态,同学们无法得到好的氛围渲染,最终只会养成偏激、孤僻的处事性格。创建好的班集体方法多样,可以先从班干部的选举开始,老师可以交由学生民主选举,每一位同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选上的同学要做好带头榜样作用,培养积极为班集体奉献,为同学奉献的精神,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班集体呈现出一种宽松、和谐、友好的现象,减少纠纷,促进学生友谊,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正确处理学生关系,减少学生纠纷
学生的矛盾纠纷是不可避免一定会遇到的,老师不能杜绝这样的现象发生,但是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矛盾的产生,在双方关系中,老师起到从中调解的作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在学生矛盾产生时,老师应当调查事件起因,奖惩分明,严令禁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老师不能过分的操控学生行为,但是一定要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何不妥,养成知理懂事的性格,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三)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引进新的教学观念
老师在学生的性格养成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初中生群体,除了父母就是和老师同学接触最多,如果老师没有拥有正确的思想道德,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走上优良的德育管理之路,那么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实行素质教学,将学生成绩与身心发展并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设,开阔眼界,形成良好的德育理念。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班级作风的好坏,学生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都与老师脱不开关系。
四、 结语
老师应该时刻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棉.初中思想品德课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 陈春梅.研究性学习对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要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2.
[3] 李金萍.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活动—探究—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 李陈科,福建省漳州市华丰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