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
摘要:探究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但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会学习、乐学习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探究的契机,并创设多样化的探究形式,构建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规章制度,引领学生在探究中走向深度学习,发展英语语言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2B-0061-03
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已深入人心,并在课堂上得到大力推广。探究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但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会学习、乐学习的学科核心素养。
然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常发现一些探究活动较为低效、无序,为探究而探究的现象层出不穷,有的探究成了师生的直接交流,有的探究只是学生的独白,没有以探究为载体,形成共享式、互通式、互助式学习活动。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通过以下三种策略,能够有力地发挥了探究活动的动能,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注入了正能量。
一、找准课堂探究的契机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能否找准课堂探究的时机和契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课堂探究的质量。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因材施教,因疑而探,否则可能出现“假探究”,而有些问题明显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则也不能“唯探究论”。教师要将探究点放在课堂的重难点处,放在学生的疑惑处,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抓住契机,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开展探究活动
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由于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学生思维的真实性表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勤于探究,乐于深思,以自己的方式多维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为深入学习提供动能。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六下Unit 3 A healthy diet的课文中,介绍了Mike和Yang Ling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当笔者提出问题:Does Mike have a healthy diet? Does Yang Ling have a healthy diet?出现了不一致的回答,有的同学认为Yang Ling has a healthy diet.也有的认为Yang Ling doesnt have a healthy diet.更有同学认为Mike的饮食习惯不能说完全不好。笔者便适时抓住契机,继续追问“Why?”此时处于思考状态的学生发现老师给他们提供了继续讨论和交流的舞台,思维顿时活了起来。有的学生针对“Yang Ling only eats a little rice.”做起了文章,也有同学对于“Mike has a lot of rice, some fish and some meat.”给予了肯定并作了说明……在经过了初步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利用营养金字塔来评价及衡量他人的饮食健康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之后,当笔者提出问题“Do you have a healthy diet?”学生们此时的回答便更是有理有据、可圈可点了。实践证明,学生的问题意识越强烈,就越能激发其自主学习和探究思考的欲望和热情。教师要培植、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遇物则诲,相机而教”,从而在探究中形成敏锐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
2.在学生错误之处开展探究活动
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答案,教师不能仅以对错评价,而是要在错误中寻找价值点,并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既知错误之根源,也知正确之原因。比如:在学习Colours时,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颜色之变化。老师们一般都会使用现场配色的活动进行颜色教学。笔者事先准备三杯不同颜色的水,意在让学生将红色和蓝色之水倒在一起,形成绿色,再将红色和黄色之水倒一起混成橙色。但有一学生不小心将蓝色和黄色倒在一起,笔者便急中生智:Oh, You did a good job. That is a new colour. Its your invention. Can you tell me what colour it is? 然后,立即改变原先的教学预设,将起初的green改成purple,并适时开展探究活动,让同学们小组探究:Blue and yellow, what colour?一开始同学们大胆猜测,预设:褐色?紫色?最终通过亲自动手,反复观察得到正确答案。而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已经被调动了起来,笔者便因势布置开放性作业:What colour is it? Black and white? Brown and blue? Green and red?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加深对颜色的感知,并寻找出更多的配色方案。而起初那一个小小的错误,已经成了激发学生无限探究的活泉。
3.在学生疑問之处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提问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抓住时机、找准契机,适时展开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六下Unit 5 A party课文时,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The children brings their things to Mikes house.
Mike: Hello! Wheres Liu Tao?
Children: We dont know.
Just then, a clown appears.
Children: Who are you?
Clown: Im Liu Tao.
此时就有学生针对课文插图进行了质疑,图片中的clown打扮过于简单,让人一眼就能看穿Its Liu Tao.而与Liu Tao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怎么会不知道呢?笔者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并结合本课时重点学习的句型,提出问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dress up?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展开探究的同时,也有效地呈现了课时重点句型,让句型的运用自然地贯穿在学生的语言交际中。在学生完成讨论后,及时呈现各类小丑的图片,不但加深clown这个生词的印象,还让课堂充满了轻松与欢乐。这种由学生基于真实的问题展开的探究,不仅让语言知识值根于心底,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合作精神。endprint
二、豐富课堂探究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体验、实验、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课堂探究形式应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1.协商探究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则是不精彩的课堂。教师要以协商探究为载体,让课堂预设和探究生成相得益彰。探究前,教师要求各小组成员首先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想法、主意和见解写出来,然后再与小组内其他成员“共享”,互通有无,形成小组集中意见。例如,在教学“At Christmas”“At a party”之类的文章时,一般都会设计“准备礼物”这一活动。但老师们往往为了赶教学进度,不舍得用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针对节日进行个性化的准备,只会让学生结合句型进行简单描述,更侧重于机械的句型操练。比如:My family are going to buy a Christmas tree. My mother is going to buy some new clothes.等等。笔者曾尝试过在教学类似课文前,专门利用一节课时,让学生们四人小组合作,把为节日准备的物品、价格、用途一一罗列,然后让他们探究出最佳购买途径,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通过前期的合作探究,再进入文本的学习,针对文本内容所展开的对话交流就会显得更清晰、更自信。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深入探究了几种可能性,体现了在用中学,为用而学的课程新理念。
2.焦点探究
探究往往围绕着某一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又有新的生成,这才是原生态的学习。焦点探究就是在小组讨论中以抽签或其他方式推荐某人的意见为焦点,其他成员根据支持或反驳此焦点来“选边站”,开展探究活动。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六下Unit 5 At a party的Culture time时,主要阐述参加西方派对时人们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带礼物,不要过早地到达,同时引导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此时,可聚焦单词“gift”,通过一些图文及短片的欣赏,让孩子们展开讨论:不同的派对应该准备不同的礼物。更可以针对高年级学生展开一节英语高阶思维的讨论课,让中西方文化的呈现不再仅仅通过几句句子的描述,而是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聚焦探究的过程其实更是挖掘文本的过程,让教材背后隐含着的知识由学生自觉自主地去触发、去感悟,进而去懂得、去掌握,让知识更生动、更丰富地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
3.辩论探究
Bloom(1956)将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以层级图形式分成知道(识记)、理解(领会)、应用(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类型,在Bloom的研究成果基础上,Anderson和Krathwohl(2001)将该模型层级修订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如果说记忆、理解和运用是低阶思维能力,那么分析、评价和创造就是高阶思维能力。教师要以辩论探究为杠杆,促使学生基于课文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鉴别、思辨中逐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五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课文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出一个不完整的riddle:It has a big body. It has big eyes. It has four legs.学生一时无法界定其归属,笔者便以此展开辩论探究,以正反辩论赛的形式将全班同学生分为两大组,并让组间“立自己的论”,驳“他人的据”。随着riddle内容的逐渐增多,指向逐渐明确,将课堂推向高潮。结果胜负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在辩论中深入进行思考、探究,培养了高阶思维能力,将语言知识逐步转化成了语言能力,大幅度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构建课堂探究的规范
课堂探究也需要师生共同建立规范,为课堂探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保障。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切实有效的活动规范,开展“活而有序”的学习,并使之固化为课堂探究的一般程序,促进探究活动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首先,探究前自主思考。探究有质量,需要思考有深度。小学生很多天性活泼,往往“跟着感觉说”,探究时常显得浅层化,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三思而后说”,让探究之言有深度、有厚度。其次,探究中要讲秩序。探究不是一窝蜂的自说自话,而是要做到言而有序、切中主题。小学生时常出现你一言我一语的无休止争论,自制力尚需管控,因此,小组成员需要有明确分工,做到“说—听—思”三位一体,有板有眼。再次,探究需有适切指导。探究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是教师的指导过程,教师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和学生一道,时而启发,时而点拨,化解矛盾,做学生探究的协调者和引路人。最后,探究需有一定时间界限,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探究要根据问题的深度、难度设置一定边界,做到探究有度、收放自如,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赵赟
Strategy for Implementing Exploratory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XUE Chun
(Xishan Senior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Wuxi 214177, China)
Abstract: Exploratory activities,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not only spark students enthusiasm about English learning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of being good at and enjoying learning. To carrying out exploratory teaching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demands that teachers pinpoint the opportunities, create diversified styles, construct salutary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guide them into deep learning, resultantly to develop their English language competenc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exploratory activity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