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藏农牧区中学对话课文的教学策略

2018-01-30 22:02邓易才
考试周刊 2017年4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

邓易才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实验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汉语》(以下简称“汉语”)教材中,对话课文在7至9年级汉语文课本中所占据的比重比较大,但是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缺乏有效的对话课文教学策略。本人结合多年来在西藏农牧区的教学经验,现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西藏农牧区;中学语文;对话课文

一、 对话课文在汉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2014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课程性质明确提出汉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基本学会运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进行交流沟通。而对话课文则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并能有效达成课标所规定的主要任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剂。而“汉语教学模块”建立在“课标”的基础上,足以体现到它的重要性。7至9年级六册“汉语”教材“课内教读”课文一共105课,而对话课文就占有19课,达到近19%,尤其是七年级上下册,每单元一课。这类课文内容丰富,在教材的特点上既抓住汉语自身的特点,又照顾到汉语和藏语的区别;既反映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文化,又体现藏族的生活实际和民族传统;既照顾到了大面积使用的需要,又考虑偏远地区的学生差异。

因此,对于“汉语”教材中的对话课文不管是从数量还是内容的设置,它都非常适合藏族地区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无形中也彰显了学生学习对话课文的价值,对达到第二语言教学的要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汉语课程的主要任务的实现有很大的意义。

二、 西藏农牧区中学对话课文教学和学习状况。

通过对西藏农牧区中学对话课文的教学的了解,以及多年对农牧区汉语教学的实际分析,教师在进行对话课文教学时一般都只用“1~2”课时,而且,注重生字词语教学,注重课文的朗读和处理课后练习,根本不会注重对话课文内容的教学。学生在学习对话课文时,字词学的一般,尤其是一些关键词运用不到位,对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于读也比较积极,但是没有读出语境中的味道,没有理解汉语的真实内涵。总体来讲,教师“教”不够重视,学生“学”不到位。

究其主要原因是多数教师认为学生运用汉语的会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而且普遍认为中考不考这类课文,于是在教学中忽视了汉语对话课文的教学。

由此可见,教师的汉语教学仍然是“为考试而教书”,从而导致对“课标”理解和认识严重不足。对于对话课文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帮助没有充分认识。所以,汉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也很难实现。这些具体反应在西藏农牧区中学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依然非常欠缺,汉语文中考成绩也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分数上。

因此,从西藏农牧区中学实际学情出发,从“课标”的要求出发,结合对话课文的特点,在加强教师对对话课文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西藏农牧区中学对话课文的具体教学策略,以改变单一的对话体课文教学模式,提高对话课文的教学效率。

三、 西藏农牧区中学对话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 先学后教,学生互教。

1. “先学”,是指学生课前的预习。

教学前,我针对对话课文中人物数量进行分组,每组中尽量做到好中差学生的合理搭配,即优生要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一方面完成生字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带领小组读好课文,尤其是对话课文中采用分角色朗读来达到促进汉语交流的目的。

2. “后教”,指的就是教师的指导。

作为教师,首先需要在对话课文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朗读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让学生在读中学会表达,能够让学生持续学习汉语,产生进一步学习汉语的动力和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准备视听课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精细纠正中,边听边读,边读边改,尽量模仿其中的语调,伴以手势、动作、表情等再现生活中的交际场景,先从整体上了解对话内容,再把“枯燥的书本知识导入到生动的现实生活”,从而大大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所以要“读好”课文,对于西藏农牧区中学的学生,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其次是教师指导学生“用好”字词。对话课文的一些字词,比如课后的“词语例解”,这些词语大多都是在特定语境中运用的,但也往往是西藏农牧区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理解和运用。

3. “学生互教”,就是学生教学生,优生帮助后进生。

学生在“先学”中,鼓励优生帮助后进生认识字词,正确书写字词。在分角色朗读中,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性别、性格特点等分好角色,这样可以达到优生更优,后进生学优生的赶争场面。另外,这种小组的竞争性和参与性对于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帮助,不仅活跃了课堂,又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参与中实实在在的运用汉语。

另外是优生可以适当帮助后进生理解运用重点词语和语句。在西藏农牧区中学,有很多内地教师不会藏语,教学中对于个别词语和语句,很难用汉语解释清楚。这时优生就可以成为后进生的“小老师”,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语言的优势,帮助后进生理解运用重点词语和语句。

(二) 创新对话课文写作练习。

汉语文“新课标”写作的要求是第一到第三学段(小学1至6年级)从“写话”入手,第四学段(7至9年级)练习“习作”。由于西藏农牧区中学刚开设写作教学这门课程,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可以尝试从其他渠道找寻一些关于写作的技巧和要领,并巧妙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传授给他们,从而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而对话课文则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通过鼓励学生“仿写”和“改写”对话体文章,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写作学习奠定好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仿写,确定主题仿写对话课文。

根据学习内容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两个或者多个对话形象,并描绘出一系列一问一答的“主体性”的对话内容,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于这种仿写比较简单的“习作”,学生很有兴趣,也容易完成,还能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

2. 改写,将对话课文改写成记叙文。

由于西藏农牧区学生知识面窄、对外界认识少、生活常识欠缺等因素,学生在“习作”中第一感觉就是没内容可写。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将对话课文改写成记叙文。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我陪妈妈逛商场》,西藏很多农牧区学生刚进入初中学校,没有逛过商场,不知道什么是“商场”,如果要布置此类作文,学生不会写。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提炼出时间、地点、人物和整个事件,并指导学生将课文改写成记叙文,以记叙文的形式把“我”陪“妈妈”逛商场的这件事叙述出来。从而解决了学生“写的内容”。

总而言之,对于“汉语”教材中植入对话课文是极为有益的。它不仅增添了课文的生动性、人物的鲜活力,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农牧区学生学习汉语的乐趣,并且为学生的汉语文写作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西藏农牧区中学的汉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紧抓对话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解读文本,合理运用文本,最终为对话课文的教学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民族中小學汉语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6.

[2] 仁青罗布.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
微课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迈进中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真境地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