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超
(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车祸以及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正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骨科每年接诊的患者也逐年增加[1]。骨科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所以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优质的护理服务均能够有效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以160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选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具体报道陈诉如下。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历号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80例。其中,常规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46.27±2.74)岁,主要患病类型为股骨骨折32例、胫腓骨折22例、腰胸椎骨折18例及其他部位骨折8例;实验组男44例,女35例,年龄13~77岁,平均年龄(47.15±2.62)岁,主要患病类型为股骨骨折33例、胫腓骨折21例、腰胸椎骨折17例及其他部位骨折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骨科传统护理管理措施,患者入院后对其实施常规检查,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加强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更换的配合治疗,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具有方案为以下几点:第一,组间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有全科护士担任,每个星期组织一次小组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第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科室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对于可能导致护理风险的因素,及时讨论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完善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对其不按流程进行者需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第三,加强对护理人员实施综合素质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培训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护理过程中需要有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对以往护理经验的综合,从而有效规避护理差错的发生;第四,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根据患者主诉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在交流过程中语气要温柔,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同时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对自身病情过度担心而产生悲观态度,影响治疗效果;第五,加强对患者实施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环境介绍,使其了解治疗环境,避免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同时需要保持地面干燥,不可有积水,避免患者在活动时出现跌倒现象,对于患者日常用品需要放置在患者易接触的地方,避免患者出现坠床现象,对于小儿患者或老年危重症患者需要重点监护,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第六,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意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同时也维护患者权益,完善护理文件的书写管理,护理文件具有重中的法律效应,所以在书写护理文件时需要做到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第七,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在患者护理期间叮嘱患者注意维生素和纤维的摄入量,尽量降低重盐、大油以及煎炸类食物的摄入,多进食一些易消化食物,避免患者出现便秘,同时加强对恢复效果较好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避免患者长期卧床而出现压疮事件。
对入选患者护理期间投诉事件、风险事件发生进行详细统计,并计算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患者实施不记名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满分设置为100分,共设置20个问题,每个问题分数0~5分,总分在90分及以上者为非常满意,分数80~89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在调查过程中问卷需要当场收回并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期间没有出现投诉事件,其发生率为0,常规组患者护理期间共出现3例投诉事件,发生率为3.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74,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期间共出现1例跌倒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25%,常规组患者护理期间共出现3例跌倒事件、2例压疮以及1例坠床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26,P<0.05);而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96±2.35),常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46±2.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61,P<0.05)。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度为62例,比较满意为17例,不满意为1例,总满意率为98.75%,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度为42例,比较满意为30例,不满意为7例,总满意率为9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35,P<0.05)。
根据以上研究对以往骨科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风险因素在于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能力不足,部分新入职护士护理经验不足,其专业知识相对较为匮乏,在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在于患者及家属沟通上存在不足,由于交流不足而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最终导致护患纠纷事件发生。还有就是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此医院需要加强对新入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3];②患者自身因素,部分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不足,对自身痊愈的期望值过高,同时对医疗技术抱有巨大的期望,而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等事件,从而认为此类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护理技巧不足导致的,从而容易引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由于骨科患者大部分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所以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出现不配合治疗以及易怒等表现;其次患者对医疗费用不认可,认为其中存在乱收费现象,对于此类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向患者详细讲解各项收费明细。对于骨科引进的新技术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详见讲解其优势,增强患者信任感,提高治疗效果[4];③管理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患者在借助拐杖行走时由于地面或监护工作不足造成患者出现跌伤现象,没有建立完善的监察制度和惩罚制度,对此医院需要组建护理质量监察小组,对于不按流程操作的护理人员实施适当惩罚,对于护理工作比较优秀的患者进行奖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热情。
由于大部分骨科患者康复期较长,在患者康复期间极易出现一些风险事件,因此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关系到患者康复效果,甚至会降低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根据对以往护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5],在护理期间极易出现跌伤、压疮、烫伤等不良事件,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160例骨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同时根据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投诉事件和风险事件分分数率为0和1.25%,而常规组患者投诉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3.75%和7.50%;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96±2.35),常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46±2.18);并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骨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投诉事件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帮助,并且对改善患者护理期间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此护理管理措施值得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继文.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202-203.
[2]卢志琴,李 勤,徐 君,等.上颈段颈椎损伤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风险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87-190.
[3]马 琴,王 丹,周 华.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11):149-150.
[4]陈王丽,张 丰,陈 丹.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3):13-15.
[5]邓 丽,纪慧茹,刘春梅,等.骨科老年患者意外跌倒风险因素评估与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12):114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