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摘 要: 为什么要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研究呢?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但承载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重任,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读——释——思——练
我们摸索出了从教师、教材、课程、活动和教法五个方面同时着手的方法来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
一、多管齐下,提升教师素养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流动不止的小溪流。”因此,在进行课题研究实践的同时,课题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和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素养。
1.常读古文经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坚持诵读古文经典,是提升教师文言素养的一条必要途径。一方面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言经典,在轻松的品读中陶冶性情;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遇到的文言篇章,如关乎经典的可适当搜寻,尽可能做到知其人,知其文,让课堂教学变得丰满。
2.适当涉猎文字学知识
“文字初,本为画。”汉字浸润了五千年中国人的智慧,几乎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通过适当涉猎文字学知识,了解汉字字源的演变过程,明白汉字字形与字义——特别是字的本意之间的联系,可以在小古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理解词义,感知汉字魅力,激发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提升民族自豪感。因此,课题组向成员教师们推荐阅读许慎的《说文解字》及唐汉的《图说字源》,要求课题组成员们认真阅读,并将之作为工具书常常翻阅,以增强小古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编写校本教材《小古文经典读本》初稿
课题组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础,结合现行语文教材,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和宗旨,开发出编排科学,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校本教材《小古文经典读本》,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读本的编写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本套校本教材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跨两个年段,四个年级。同时,学生们是从零基础接触小古文开始。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就呈现中年级以篇幅短小、内容浅显、韵律鲜明、趣味性强的小短篇为主,高年级篇幅渐长,内容、主题逐步深化。整套校本教材难度循序渐进、内容螺旋上升,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小古文阅读水平。
2.趣味性原则
浅显易懂、充满趣味是小古文有别于长篇文言文的显著特点。因此,在编写校本教材时,趣味性就是课题组筛选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根据年段的不同,选择难易适中而又充满趣味、故事性强的小古文篇章或片段补充进相应年级的校本教材中,使每一篇小古文都有让学生乐于读下去、乐于反复读的欲望。
3.同步拓展原则
课题组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不同文章)“同人异文”(同一作者不同文章)“同意异文”(表达相同或相似内容、意义的不同文章)进行拓展的方法对课内小古文及校本教材精读篇章进行补充。
4.统一性原则
为保证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连贯性,在编写校本教材时,课题组对不同年段、不同年级教材的体例进行了统一,从单元的构建体系、每一课的体例结构、精读和略读文章的选择到知识训练点的制定、课后练习题的编纂保证思路的一致和递进。
5.经典性原则
小古文来源广泛、数量众多,在保证选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同时,课题组遴选篇目更注重经典性。课题组从《论语》《老子》《莊子》《山海经》等经典著作中择其善者而选之,通过经典小古文的熏陶和感染达到提升个人内涵,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探索出有效的小古文教学模式
在小古文教学中,我们秉承着“激趣为先,诵读为主,思练为辅”的原则,深入课堂,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小古文教学的模式:“读——释——思——练”。
1.读
读是一门语言艺术,是小古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重要一环,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小古文教学中单调、重复的朗读、记诵不但没能让学生产生那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和视听愉悦感,反而逐渐消磨掉了学生们学习古文的兴趣。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课题组归结出了几种有效的读。①四步诵读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熟读成诵。四步诵读法最常用,也最易于掌握,便于老师们在小古文教学课堂中实施。②玩读。据资料记载:古人诵诗吟文必抚琴,弦动而辞发,甚至有“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人吟咏诗文之快乐表达的情状可见一斑。现在学生初学小古文,如果也能快乐地玩读,直到读得津津有味,品味到文言语言的无穷韵味,也就达到教学的目的了。玩读的方法很多,例如a.标明节奏,吟咏演读;b.联系上文,推断猜读;c.关注难点,趣味引读,以及文白对读、情景演读、影音配读、接龙玩读等等不一而足。
2.释
顾名思义,就是理解文意。课题组认为,小古文的教学不必对原文进行逐字讲解,也不要求学生每个字的意思都理解。所谓的释,是指粗通文意即可。但是,粗通文意的同时,对于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又要下足功夫。比如在文章中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生字,不但要掌握音形,更可以借助字源的演变理解其字义。释的方法很多:借助注释、依据字源、结合图画、联系生活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3.思
即是思考与辨析。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感知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性格;抓住环境等方面的描述,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紧扣重点人物或词句,讨论故事带来的思考等等。
4.练
小古文的学习不应当只是局限于课堂的诵读,了解其意。除此之外,利用仿写、续写、改写等拓展练习来巩固,以期达到拓展学生们读、说、写的能力,也是小古文的学习的一种另外的重要形式。另外,还可以某些故事情较强的小古文为范本,要求学生以小品等形式表现出来。多样的实践形式,都是保持学生学习小古文兴趣的有力方法。
综上所述,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教师配合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小古文校本教材,通过科学合理的小古文教学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通过“读——释——思——练”感受古文精美深邃的语言文字,发展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感悟古今语言形式的异同,趣味阅读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感知小古文语言优美,韵律工整,音调和谐的特点,于诵读中增强语感,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全面提高“审美能力”,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得到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