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学华
摘 要:培养学生们的历史学科素养是更加新颖更加高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需要长期的学习过程,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历史课堂提供教学支持,需要老师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们的历史学科素养。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并探讨了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途径,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 历史学科素养 培养途径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一直被定为文科性质,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学历史必须死记硬背,实际上是不需要的,想学好历史,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高中三年里,任课老师有很重要的任务,首先老师需要做好教学规划,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知识素养,探索了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方法途径。[1]
近年来,由于教育改革持续加快,中学课程深一步改革的中心便成了对于学生们学科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想养成让学生们良好的学科素养,需要深度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且做好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2]
一、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当前素质教育模式中,传统教育满堂灌知识的做法被摒弃,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成为主要目标,同时,它也是解决中学课堂开展何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是包含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个人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性体现。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的有效方法。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但是对学生开展历史核心素養的培养后,可以促进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形成历史时空观念。由于历史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密切关联,因此,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历史是笔,记录下过往尘世;历史是纸,描绘出大好山河;历史更是镜,照出人性变化;历史亦是书,厚重而不失轻盈。新课程下,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也有所提高,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转而成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3]
1.优化教学方法,培养核心素养
只是单纯的积累学科知识并不能提高历史专业的学科素养,因为知识仅能作为学科素养提高的基础与前提,经过无数的实践检验,多开展学科活动,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学科素养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途径。那么,面对形式多样的教学设计环节,应该如何选择与设计呢?目前,较为合理的需要遵循以下三种原则:
第一,目标明确。所有的学科教学均是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目标,学生是主体,现代化教学要求我们放弃传统教学模式,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素质培养和新型课堂有机结合,创造新的活力。
第二,培養学生的学科素质为目标进行教材的改革,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筛选与整合。
第三,同样是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策略进行改变,制定合理的教学顺序,在正常完成教材内容讲解的同时,通过设置课堂问题探讨、情景体验、课外延伸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目的。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第一,导学设疑。起初先设定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对知识有个大致了解,在对史实深入探究,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讲授新知识前,需要教师指定一番形式为填空的学案,并让学生独自完成,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快速整合知识的能力,并将加快对新知识的学习。
第二,问题探究。此方法可加快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问题探究可以锻炼学生抓住重点的能力,学生要运用自身观察分析、信息提取和推理预测等能力,思考问题,在学到历史知识的同时思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探讨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大家各自表达自身想法,相互交流,寻找相关史料佐证,知识与史料结合的同时也提高了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第三,情景体验,此方法可提升学科素养,对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是将历史知识转化吸收为己用,对历史情境加以还原,对其氛围进行渲染,体会其真实情感,多角度看待历史,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表演历史剧,安排学生出演,让学生深刻领会所学知识。
第四,延伸拓展,此环节可以拓展核心素养,延伸扩展可以扩展历史知识并对史料进行有效填补,使学生的视角上升一个高度,让学生思维更加宽广,使学生对历史充满情怀。[4]
3.辨证看待历史,培养唯物史观
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要逐步进行,课堂上,对历史学科素养进行培养,第一步要将导学设疑做好,这是前提和基础,学生看到疑问便会开展思考,学生多思考可以促进历史学科的学习,还可提高逻辑能力,促进对历史知识的接收。设疑需要思考,但最终目的是解答问题。所以,第二步是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时,需要史料对其进行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也是所必须的素养。因此,第三步设定情景体验,对历史情景进行还原,进行完前两部学习后,学生储备了一定知识,但仍未有一定深刻的体会,进行情景体验,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历史内容,消灭潜藏的问题,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丰富学生学科素养。
4.构建历史体系,归纳历史特点
“看到哪里,学到哪里”容易忽视一些关键的要素。自主梳理知识要素,从教师开始,在备课时,按照关键要素进行梳理,抓住核心要素,使得教学思路更为清晰。发现历史特点,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历史特点,指某一历史事件的特殊之处,包括历史事物的具体性,也包括特殊性。当然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前的归纳,对历史事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渗透到历史本质,归纳重要属性,突出共性;发现事物各方面状况,突出个性;更要把握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并进行比较,有更加突出学习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素养不可能一步就培养完善,教师提升教学设计,注重每一部每一层面的应用,并且策略要完善。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掌握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对能力的深化提高,也就是素养的养成。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教学设计要完善,包括导学设疑、问题探究、情景体验和延伸拓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简要联系密切,发挥各部分作用,如此,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才能得到良好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文集.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展现[J].高考,2017,(36):192.
[2]陈松林.浅议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新课程(下),2017,(12):281.
[3]车国民.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考试,2017,(53):64.
[4]左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之我见[J].贵州教育,2017,(2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