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小高考”复习课中学生的“动”

2018-01-29 18:00周源泉
考试周刊 2017年56期
关键词:板演画图知识点

摘 要: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小结了使“小高考”复习课堂学生“动”的几种类型。这些“动”的形式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复习积极性的同时,更使学生有效掌握复习要点,全面深刻理解有关生物学规律。

关键词:“小高考”;复习;动;讲述;画图;板演;表演;有效

复习课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加深,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而我省的“小高考”测试无论是知识点的识记理解还是能力应用,其难度要求都不高,因而在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组织上会与高考一轮二轮复习课有很大的不同。在以识记基础知识为主的难度层面上展开的复习课,如何让学生摆脱对“炒冷饭”的索然无味感,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笔者从教师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动”上根据教学实际作了一些思考,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归纳出引导学生“动”的几种类型。

一、 学生讲述法

当师生复习到一个章节某一具体知识点时,如果发现该点内容较多或与前后章节的知识点有联系,一般我们教师会把一个大的问题拆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由学生来回顾和思考。这样掌握知识点细致但是分散,遇到此类问题我们教师可以抛出一个范围较大的问题,即类似于文科试题类型中的问答题,由学生较为完整系统地进行准备和表述。

例如,我在复习“DNA的复制”这一内容时,安排一个活动环节就是学生讲述DNA的复制过程。具体做法是: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回顾DNA复制的相关内容,十分钟后请同学独立讲述DNA复制过程。于是随后的课堂中出现的场景便是查找识记对应的知识点,如复制的场所、条件、结果等——语言语句尝试讲述复制过程——组内试讲——组员提醒和补充。十分钟后请学生讲述,在一位同学并不连贯的表述中,其他同学倾听并之后与教师一起评价和补充,整个课堂围绕着“讲述”这一中心而忙碌。类似的讲述题目还有“解释为什么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描述分泌蛋白的形成、加工和运输过程”“说明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等。

因此,讲述法包括了从学生的准备到最后的评价过程,以学过的知识点为平台,通过自身的努力,构建了学生头脑中的生物学事实。

二、 学生画图法

图画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表达的常用形式,在必修教材中几乎每一节内容都有图片呈现,将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和知识点复习两者相结合,是“小高考”复习课堂中“动”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复习细胞结构时,让学生动手绘制细胞结构模式图;复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时,让学生绘制相应的生理过程图;复习减数分裂时让学生绘制各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等。复习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绘制教材中已有的图像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将一些图像进行组合,重新设计。另外,将文字转换成图解,训练学生的文图转换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复习方法。如:将体液免疫的文字描述过程转换成过程图解,使该过程一目了然,清晰易记。

通过画图法可以动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图,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细致地去观察图像,画图是促进读图的有效手段。因而在复习课堂中这样的绘图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增添灵动的气息,又能轻松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三、 学生板演法

当复习进入到一定阶段,学生的笔头训练越来越多,在此过程中如果有能体现复习要点的典型题目或者是多数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出现,教师不妨请学生板演,在知识点得到重视的同时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例如在复习遗传概率计算类问题的时候,我会在课前将一道典型例题抄写在黑板上,上课时分别请一名中等生和一名优等生到黑板上计算,要求写出相关判断依据和详细计算步骤,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计算。在这两位同学写完之后,让他们先自评而后再由座位上的学生进行点评。通常情况下,这名中等生在黑板上做题中出现的错误是下面多数学生也会犯的错误,而优等生展示的正确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对于多数学生的借鉴要比教师直接讲授示范效果好。除了解题板演,复习课中还可安排默写板演、画图板演等。而在这过程中教师只需开始时提供典型問题,后面也只要点评总结,中间过程尽管放手让学生去“动”。

可见,尽管是在电教方式方法多样化的今天,学生上黑板板演仍然是最重要的一种直观、直接的思维外显方式,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适宜复习时的教学。

四、 学生表演法

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其阐述客观规律的方式与艺术类的展现形式——表演相去甚远,但从复习课中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上考虑,由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现知识点的做法不妨作一些尝试。

例如,在胞吞胞吐和膜的流动性关系这一知识点上,我就安排一些学生站成两排充当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另一些学生也站成两排后围成圈,代表囊泡膜结构中的磷脂双分子层,再在圈内站一名学生当作是要运输到细胞膜外的分泌蛋白,安排好后就让其他同学思考讨论,他们之间怎样协作互动才能将“分泌蛋白”运输出去?最先思考好的同学充当导演,来引导这些同学的表演。此刻,台上台下的同学都积极思考讨论,积极争当“导演”,最终在一名同学的指引下,顺利完成了任务。此外,我尝试安排过的表演内容还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学生充当不同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淋巴因子等)、血糖调节的模型,等等。

与一般文学类的表演形式不同,生物课堂中的学生表演不用强调表演主体的自我感受,而是将自身设定为某一生物事实中的特定组成,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将这一生物学现象展现出来,而这一呈现过程就是知识点复习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小结的“小高考”复习课堂“动”的几种类型。在“小高考”复习课堂中面对一些知识点、考点,我们教师可以适当拓展思路让学生们“动”起来。“动”不是目的,而是途径,是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巩固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理解和掌握有关规律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M].

作者简介:周源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板演画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怎样画图
数学课堂学生板演的作用及基本形式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板演问题的探析
画图理解“多多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