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信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TV)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2]。本文旨在比较髋关节置换术后短期和延长抗凝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报告如下。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其中,观察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47~82岁,平均(63.12±7.83)岁,病程1~2年,平均(1.23±0.23)年;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46~81岁,平均(62.23±7.15)岁,病程2~3年,平均(1.53±0.65)年;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两组术前均行常规检查,术中预防伤害静脉内膜,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适度补液;术后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予相同护理,如抬高患肢、定时翻身等。对照组于术后6~8 h给予低分子肝素(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H10980166,0.4 mL:5000 IU)皮下注射4 mL,每日1次,用药时间为10~14d;观察组于术后6~8 h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皮下注射4 mL,每日1次,用药时间为10~14 d,随后停止低分子肝素治疗,采取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J20130078,100 mg*30 s),每日一片,均连续用药一个月。
两组于术后7 d、30 d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空腹采集血样2 mL/管,检查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F1+2水平。记录两组患者DTV发生情况。
所有数据由SPSS 21.0统计软件包处理,(±s)表示计量单位,计数单位由[n(%)]表示,组间对比由x2表达,P<0.05是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意义。
术后7 d、30 d,观察组TAT、F1+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术后第7 d对照组出现3例(6.98%)DTV;观察组术后未出现DTV,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TAT、F1+2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TAT、F1+2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TAT(ng/L) F1+2(nmol/L)术后7 d 术后30 d 术后7 d 术后30 d观察组 8978±2001 7231±1124 1.87±0.47 1.70±0.36对照组 9216±2368 8321±1663 2.02±0.57 1.94±0.49
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大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2%,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第7 d、18 d、30 d的TAT、F1+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第7 d出现3例DTV,观察组术后未发现DTV,说明短期和延长抗凝在预防DTV的安全性和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延长抗凝时长可减轻术后高凝状态。分析原因是:低分子肝素是一种生物利用度Xa因子的抑制剂,可选择性地阻断Xa因子的活性位点,且不需要辅因子就可发挥活性,通过外源性及内源性途径活化X因子为Xa因子,对凝血级联反应作用良好。其次,该药物对凝血酶没有抑制作用,不会对血小板造成影响。此外,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短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时间短,对术后高凝状态没有减轻作用,而延长抗凝作用时间可对术后高凝状态起到一定减轻作用,且不会增加DTV的发生概率,安全性好。受时间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短期和延长抗凝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相比短期抗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延长抗凝时间可对术后高凝状态起到一定程度的减轻作用,且不会增加DTV发生概率,具实际应用价值。
[1] 吴国强,邹 灵.短期和延长抗凝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比较[J].医学综述,2015,21(24):4575-4577.
[2] 周 健,刘忠达,林伟龙,等.髋关节置换术后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2):110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