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2018-01-29 07:49杨雪芳钟运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住院护理人员老年人

杨雪芳,钟运露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睡眠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不但具有恢复疲劳的作用,而且影响神经活动的正常进行,良好的睡眠对维持生命活动、保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1]。失眠又被称为睡眠障碍,而睡眠时间不能达到正常人睡眠时间属于最为常见的表现[2]。通常情况下,在老年患者中,失眠的发病率很高,且失眠问题与年龄段产生明显的联系,对于超过65岁的老年人而言,有50%的老年人会出现失眠的症状[3],且在失眠的同时,会出现焦虑与烦躁的问题,对于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造成严重威胁[4]。对于住院的患者来说,失眠会导致伤口的愈合受到影响,且住院时间逐渐延长,导致感染的几率增加,甚至会提高病死率。对于失眠而言,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增加慢性疾病,且住院率有所提高,导致住院的费用逐渐增加,且在失眠的情况下,会提高家属看护需求,不仅会导致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还会为社会与家庭等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6]。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针对患者睡眠需求进行合理的分析,科学开展指导工作,保证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7]。

本文主要针对住院的老年患者失眠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护理干预建议,希望为临床实践中找到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解决老年住院患者的失眠问题,促进其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1 失眠分析

对于失眠而言,主要是人们很难进入睡眠,或是进入睡眠之后很难对其进行维持,在睡眠醒来之后,会感到精力不足[8]。失眠最为主要的机制就是,患者正常进入失眠期间,潜伏期的时间增加,导致睡眠的时间减少,且在入睡期间,经常会出现生理方面的觉醒现象。疾病较轻的患者会出现睡眠容易觉醒且难以入睡的现象,在第二天早晨感觉精力不足,严重的患者整夜无法入眠。

对于失眠问题而言,会导致患者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精神疲惫症状、头痛耳鸣症状与记忆力减退症状等,导致学习或是工作效率降低[8]。同时,失眠打乱了人体的生理节律,导致机体活动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失眠可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9]。

2 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

在人们年龄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会降低,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会减少睡眠需求,反之睡眠节律会出现一定的改变,睡眠的能力会有所降低。主要表现为:(1)患者夜间难以睡眠,在睡眠之后很容易被惊醒,且睡眠中有很多次醒觉的现象,眼球运动速度很慢,且缺乏深入的睡眠,在夜间很少有有效睡眠。(2)患者的睡眠会分布在白天与晚上,其中晚上的睡眠时间很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增加[6]。

对于老年人而言,会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导致睡眠受到一定的改变,且在睡眠期间,对于打扰较为敏感。所以,在住院的过程中,老年患者会比青年患者容易受到环境刺激,在睡眠中觉醒,导致老年患者睡眠受到一定影响,不能保证睡眠周期的完整性[6]。

除了以上几点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因素之外,还包括以下几点因素。

2.1 精神因素

老年患者生病住院,由熟悉的家庭搬到陌生的病房,难免感到不适应,同时因接受各种检查、治疗、护理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引发睡眠剥夺[10]。此外,由于长期患病,致使老年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如果家属不能长期的陪伴患者,会导致老年患者在思想方面形成一定的压力,在思虑的过程中,出现抑郁与焦虑的现象,很容易激动或是愤怒,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一定影响[7],此类结论与Southwell等[11]专家的实际报道内容存在一定联系。对于失眠患者而言,还可能在生活中出现身体疲劳的现象,且精神呈现焦躁不安的状态,到睡眠时间,患者就会联想健康问题、死亡问题或是工作问题,出现紧张情绪与忧虑情绪[12],导致出现严重的失眠症状。

2.2 环境因素

对于老年人而言,与青年人相较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且环境改变敏感性较高,经过专家的调查可以得知[13],住院老年患者在环境变化之下会出现严重的失眠问题,有78%的患者会受到病房环境的影响,出现失眠症状。在环境因素中,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是噪音和光照干扰。如同房间病人出现打鼾、周围环境不够安静、灯光强烈刺眼等。此外,高温或严寒、卧具不适(如过硬或者被褥过厚或过薄)、卫生条件等的改变均可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规律。

2.3 躯体疾病因素

老年患者住院时至少患有一种疾病,而一些疾病的症状会直接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经过王晶[13]专家的研究可以得知,有85%的老年患者会因为自身疾病症状,影响正常睡眠质量。由于疾病因素引起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夜间咳嗽、呼吸困难、疼痛不适、皮肤瘙痒、强迫体位,同时特殊治疗护理措施的应用、机械通气、各种导管的使用,因病重或瘫痪而长期卧床等均可干扰睡眠。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睡眠的主要躯体疾病如下。

2.3.1 脑部器质类型的疾病

在老年人年龄增长的构成中,脑动脉的硬化问题就会严重,或者是伴有一些高血压疾病或是脑出血疾病。此类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脑部血流量减少,在脑代谢失调的情况下,出现失眠等问题。

2.3.2 全身类型的疾病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很多都是患有心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还会患有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例如:肺心病。同时,老年人还会患有风湿关节炎疾病与肾功能疾病等。此类疾病的症状会导致患者睡眠受到一定影响,出现失眠的现象[3]。

2.4 药物方面的因素

老年住院患者因疾病原因,常常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在这些药物中,存在很多可导致失眠的药物,最为常见的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一定刺激性的药物,例如:咖啡因类型药物、抗抑郁类型的药物、麻黄素类型的药物等。对于抗抑郁类型的药物而言,主要为选择性血中复合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对于心血管类型的药物而言,主要为利尿剂等药物。对于高血压药物而言,主要为甲基多巴药物等。除此之外还包含植物类型与酒精类型的药物[14]。

张秋华等[10]随机抽取100例住院老年失眠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发现:环境因素、精神因素与疾病因素是造成老年人失眠的主要原因。

3 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护理干预

针对我国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张秋华等[10]对100例住院老年失眠患者实施护理程序1个月后发现,总有效率平均73%。因此,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延长睡眠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3.1 全面评估,做好心理护理

对老年患者进行睡眠状况的全面的评估,能够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开展睡眠史的分析活动,实现心理学方面的评估工作、睡眠日记和睡眠问卷、多导睡眠图等的评估[5],找出其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是进行对因处理的关键所在。

经过研究可以得知[15],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主要方式为:(1)在患者入院的时候,要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工作,使得患者全面了解医院环境情况、设备情况与医疗情况,且要针对家属进行合理的协调,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营造温馨的医疗环境,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在保持心情舒畅的情况下,预防患者睡眠问题[16]。(2)需为患者进行治疗知识的介绍,护理人员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介绍疾病的原因与临床表现,减少患者的恐惧情绪,且要向患者讲解睡眠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使得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睡眠习惯。(3)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需针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主要因为情绪会对睡眠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缓解患者的情绪,指导患者更好的调节情绪[17]。(4)维护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耐心的倾听患者表达自身情绪,了解患者内心的苦恼,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劝说与调节,给予患者一定关爱。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还要解决患者生活期间的困难,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并消除恐惧情绪,使得患者具备一定的目标,提高治疗自信心。且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要求子女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对有自卑感的患者,家属要特别予以关心,给予开导[7]。放宽家庭探视,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3.2 针对患者病房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

很多老年患者在夜间的睡眠表现浅眠的特点,在发出声音之后,很容易被惊醒,然后很难进入睡眠。加拿大国家已经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使用夜间没有干扰的方式进行实验,发现患者每天睡眠时间可以增加30min~2h左右,且睡眠质量有所提升[3]。为了确保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护理工作人眼需针对患者的环境进行清洁,保证安全性与舒适度,合理调节室内的光线与温度。

(1)保持室内的温湿度适宜。(2)保证病室的清洁,睡前室内通风换气,使空气清新、无异味,保持床褥的干净舒适。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用品,同时还应配备硬板床和活动床,必要时可提供老年患者的特殊需要[1]。(3)了解同病房患者睡眠情况,若互相干扰及时给予调整。危重患者及打鼾患者住单间。(4)睡前关灯或灯光柔和暗淡,光源不可直射患者。

3.3 做好睡前护理

任何躯体疾病都会影响病人的睡眠,因此护士应辅助医生积极、慎重地治疗躯体疾病和开展对症治疗。且在实际工作中,需保证患者在良好情绪之下进入睡眠,在睡觉之前,护理人员需开展晚间的护理工作,指导患者整理床单并检查引流管与其他情况。对于需要止痛的患者而言,在睡觉之前需为其发放止痛药物,保证帮助患者更好的缓解症状[7]。根据具体患者引起失眠的不适症状,例如:止痛、降低体温、纠正呼吸等,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处理[18]。

3.4 饮食、作息干预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生活规律化,限制白天的睡眠时间在1h左右,以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要求患者在睡觉之前的1h左右进行排便,然后引导患者使用热水泡脚,对脚心的涌泉穴进行按摩,在提高舒适感的情况下,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与压力,改善睡眠。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放松技术方面的指导,例如:要求患者保持睡眠的最佳体位,并保证呼吸的自然性[7]。同时,向患者说明影响睡眠和促进睡眠的食物种类。入睡前避免饮食过饱、不要在饥饿状态下就寝,要求患者在睡觉之前不可以喝咖啡或是茶水,在睡觉之前去厕所,避免影响睡眠质量。睡前可饮1杯热牛奶,具有镇定安神作用[17]。

3.5 正确用药,加强观察宣教

当前,最为常见的催眠药物主要为:(1)传统的催眠药物,例如水合氯醛,当前很少有患者使用。(2)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当前在临床治疗期间广泛使用。其主要作用为: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及骨骼肌松弛。(3)非苯二氮卓类(新型催眠药如左匹克隆、扎莱普隆等):有缩短睡眠潜伏期,维持睡眠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较好的作用。(4)其他药物,例如:抗精神病类型与抗抑郁类型的药物等[19]。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自身的药物代谢能力有所降低,应当选择作用时间很短的药物进行合理的护理,在短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可预防药物依赖性问题。对于药物的使用剂量而言,一般情况下,将剂量设计在成年人的50%左右,并使用一种药物,在14~28天之内使用药物,以便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19]。

虽然催眠药物可以帮助患者进入睡眠,但是在实际使用期间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因此,需筛选其他方式帮助患者睡眠。在此期间,护理工作人员需全面了解患者的失眠疾病情况,了解具体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确保更好的指导使用催眠药物,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对于一些心理依赖催眠药物的患者而言,可以要求利用维生素代替药物,护理工作人员还需为患者讲解催眠药物的副作用,以此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16]。

3.6 其他改善睡眠的方法

还可以运用中医中药、音乐放松等方法来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1)合理使用中医治疗方式。在中医的过程中,可通过针灸方法与按摩方法完成工作。对于针灸而言,可以刺进患者的穴位,更好的针对经络进行调整,有助于改善睡眠情况。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凤池穴位、百会穴位与神门穴位进行针灸,每周针灸3次左右[4]。在此期间,还可以使用耳穴埋籽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在神门穴、心与皮质之下进行处理,每次可以使用2粒穴埋王各留在2个穴位上,然后利用胶带进行固定,经常对其进行按压[20]。

(2)合理使用音乐方式进行放松治疗。对于音乐治疗方式而言,主要利用音乐的频率变化情况,对患者的大脑皮层产生一定作用,形成边缘系统效应,调节患者体内激素的分泌,并改善情绪。且在使用舒缓类型音乐不仅可以放松患者的身心,还能达到良好的镇静目的,且使用音乐放松治疗方式,能够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氛围,进而转移注意力、缓解和调整不良情绪,改善睡眠[21]。

失眠对老年住院患者疾病的治疗康复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是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认识,积极探索引起失眠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利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确保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恢复患者的体力与精神,促进疾病康复,同时这也是护理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职责。

猜你喜欢
住院护理人员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妈妈住院了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