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臣
【摘要】 课程改革的深入为教学提供了相对宝贵的经验,不同视角下,数学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从经验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的梳理知识点,并依靠过往考试经验,在数学命题上做集中调研和延展思考。随着改革的迈进,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了教学实践的风尚标,高考是学生学习的最终考核平台,依靠该先进理念,能够辅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考数学命题 多视角 研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014-01
前言
高中数学进入“备考”阶段后,相关的考试课题就会展开,如:以高考命题为基点做教学调研,如果命题方向可以掌握,能够让数学教学实践的方向感更强、习题训练更具方向感。新课程理念下,高考数学命题的多视角研究是需要积极推进的,因为它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有积极影响意义。
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内涵了解
对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考试的根本,尤其是对于数学科目,它讲究解题思路、技巧性,如果学生具备知识技能便可获得准确答案,否则学生会无法解答。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中,对于基础知识做了如下定义,“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并且依靠思路去执行解题全过程。”与基础知识相比,基础技能的定义则更具针对性,“基础技能能为学生解题提供便利平台,三视图、算法初步、定积分、不等式、坐标系参数等等细化知识点,都需要基础技能来解题。”
从内涵角度看,新课程理念对“双基”的重视程度很高,因为只有从这个视角下才能清楚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较高水平的解题能力,从而从命题角度,对难题、超难题进行取舍。
二、高考数学命题的学科特点的突出展现
高中数学的命题特点较为固定,如: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计算题等等,从命题角度看,所列习题是需要拥有全方位考核能力的,要突出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之外,还要拥有高度的抽象性、思维的灵活性。
以2017年北京理科中,已知函数f(x)=excosx-x,求(1)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f(x)在区间0,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是一个高考的类型题,从理念定义上,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函数的定义,之后运营函数图形及公式之间的换算规律,再根据自己对习题的理解,把分类与整合的思想运用到正确的概念当中。由此可见,新概念对于高考数学的命题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在概念的影响下,数学的理论会把逻辑思维和演绎推理都引入到所编撰的习题当中,给学生更多灵活思考、延展思维的空间。
最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还有创新思维的趋势,很多题材都是围绕相近概念辨析、案例错因揭示、结论真伪判断等方面,反而对于数学计算、量化精准度的考核倒是相对变得宽松了。数学是数量关系的构建和数学公式的推演组成的科学学科,高考命題注重的是学生对正确解题思维的养成习惯、正确应用量化关系解题能力的考查。由此可见,高考数学命题的科学性是很高的,它不单单注重类型试题、简单逻辑习题的数字运算,而是在结合思维运算的前提下,对学生数学运算、思考能力的考核。
三、多样解题思路、解法的提出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数学命题不难发现,随着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元素进入高考后,考试的命题也更多的加入了“人文元素”,如:新闻事实、案件、思考题等,答题的结果有很强的辩证性,解题的结果能够突出解题时解法的选择。在高考数学教学时,可以在备考阶段集中培养学生对不同种习题,多思路解法的能力培养,从学生观察力、思维的发散角度,给学生设置多个解题的途径。
2014年全国乙卷理科第9题,命题视角聚焦在数形结合的思想的提炼和应用上,从命题的形式上看,该题型属于延展类题目,它是通过学生对数字逻辑的判断、推理和盐酸,以解析的方式对图形进行设置和安排,并画出图形和示意图。在命题设置上,题目给了学生想象解题的思路空间,摒弃了原有固定类型和方式的命题方式,选择了开放式的命题结构。
近些年,有很多教育专家们纷纷指出,“优秀试题的考核方式是考核学生的思维,而并不是考核学生计算的能力,学生并不是做题的机器,他们是掌握数字关系、辩证逻辑思维的人,所以他们应当拥有开放式解题的空间和机会。”从这个角度看,高中数学在高考命题上会更多的设置“开放式的习题”,以多种解题方式,多元解法途径来考核判断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
总结
高考是应试教育考核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学生证明自己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在高中数学学习和备战的阶段,应该更多的从知识、技能、思想、能力等多方面角度,了解、分析高考命题的方式和趋势。未来几年,“多视角”会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在考研和教研的两方面备战工作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承担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要通过平时教学实践理念和行为的改变,帮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丁益祥.新课程理念下高考数学命题的多视角研究与思考[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8(10):33-40.
[2]陈贞兰,张海生,王清云,孙蕾,徐丹,张弦,杨冰倩,王海燕.引导数学教学向加强基础的方向发展——谈高考数学命题的思想、原则和趋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0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