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陵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体育教学部
体育教学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通过各项运动、动作与训练等传授基础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身心发展与增强体质,进一步培养学生具备坚韧不拔、勇敢顽强与机智果断的性格。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更是民族的骄傲,体育教学渗透人文精神,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品质与价值的教育,可以促进他们对个人、民族与国家的深入认识,启发赋予学生使命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它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渠道,更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具备良好的素质与健康的心态是塑造人格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意志、思维情感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体育人文精神在塑造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人文精神是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观察一个人内在的灵魂与力量,注重基础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应细心呵护与照顾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尊重与被肯定中不断完善、拓展、提升自己的学习潜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习效率。高校体育渗透人文精神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在锻炼中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拥有充沛的精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锻炼的乐趣,努力学习与掌握相应的动作技术,不断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学习作风,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当今,高校体育教师长期受传统观念的熏陶,认为体育教学就是强身健体、锻炼体质的课程,这种观念容易造成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由于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形式,教学中依然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忽视“以人为本”进行知识传授,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地讲解体育知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与情感等方面缺乏重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不但偏离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导致学生被动式地接受学习,束缚了他们人文精神的发展,而且容易让学生对体育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运动练习的动作不够标准,对体育活动的锻炼敷衍了事,这种枯燥乏味、封闭落后的教学模式,无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甚至无法突出人文精神的价值,从而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
教育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深入研究人文精神的价值,全面地了解、热爱与尊重学生,并遵循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如,教学田径运动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并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融入人文精神的教学,直观演示与动作示范,初步指导学生理解短跑完整技术的概念,并掌握短跑专门练习的动作要领与技术,让学生明白短跑的目的与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学渗透人文精神,可以让学生的精神状态得以提升,并从中体验与感受人文精神的内涵,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要对象,高校阶段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与思想品德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拥有不卑不亢、真、善、美的品质,而且能极快适应日后的社会发展。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关心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疏导学生消极的情绪,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人文精神的意义,扩展学生的眼界并对所学的知识扩展延伸。如,教学篮球运动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从中培养学生勇敢、机敏、果断等品质,最大限度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定期传授人文精神的核心。学生受到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陶冶,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自觉参与体育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体育人文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势,它的价值与内涵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