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悟道 道法自然
——佛学的科普解读

2018-01-28 19:27郭友于
台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人普度众生佛学

郭友于

(台州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一、佛

佛经描写的佛,是觉悟了的人,德美相好,无所不知,威力无比。佛讲:“一切众生悉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1]如何理解佛经中所描述的佛?如来智慧德相是什么?这都需要从佛学的自然观说起。佛学认为,认识的主体功能是因,认识的客体形态是缘,因缘聚合生人认识的事物;因缘离散,人认识的事物,回归到主体和客体原来的自然状态。这是佛学的自然观,简称缘起性空。性空是能变能现的自然本性;缘起是人认识的世界,是自然的相对性。自然能变能现,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相互依联、不可分的群体,天地、万物、人都是它所变,人认识的世界是它所现,它有无比的威力,它是无限的。人认识的世界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它是有限的。佛是认识能如自然而来的人,如来是佛的通号,他是理想化的觉悟了的人,德美相好,无所不知,威力无比。如来智慧德相即是佛性,亦即是能变能现的自然本性。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悉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迷是凡人,悟即成佛。”[1]佛教本义是佛的教育,佛教人要去掉妄想执着,就能证得自身即佛。

二、佛 法

佛的教育重视实践,注重实效。佛教人念佛,是教人的认识要求真,意念要与实际相一致。念佛是修心,“南无阿弥陀佛”是归依敬仰自然的意思,专心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去掉妄想的简单有效方法;口念是入门,还要心念,一心念佛,是念念要想到佛的教导,思想认识要与实际保持一致,认识永无止境,念佛要持之以恒。佛还教人要慈悲,是教人的行为要从善,要有悲悯之心,予人快乐,自己也会离苦得乐。慈悲是修行,它是去掉执着的善、巧法门。修行有六度: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具体规定那些事不可以做,那些事应该做,要人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增长智慧,提高觉悟。持戒和布施是感恩,是修善积德;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是忏悔,是增长智慧。人从一出生就受绝对化的教育,绝对化的思想根深蒂固,修行是六度不断往复前行的过程。慈悲是佛学的根本宗旨。

人的根基不同,佛教育的方法也不一样,根基深功利心轻的人,佛同他讲义理;根基浅功利心重的人,佛同他讲功利。人的根基不同,需求也不一样。佛依据不同人的需求,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化,善巧、方便,故能适应不同根基人的需要。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是佛教化众生的二大原则。

佛法是教人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对待人生的善、巧方法,也即是教人学佛学做人的方法。

三、佛 经

佛学的因果业报论,是教人去恶从善的重要理论,它把人的行为称为造业,认为人造业都会在现世或后世得到报应,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报,人生的境遇,都是前世造的业,在今世得到的果报。因果业报论是佛学自然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它把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因缘果报关系,归结为人前世造的业,在今世得到的果报。因果业报论能回答科学无法解答的问题,它能减轻人的烦恼,安抚人的心灵。因果业报论从自然本性出发,教人去恶从善,普度众生,它能开拓人的心胸,开发人的心智。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因果业报论已被实践证实,但用于个人却难考证。佛学的“世”字,不仅代表一生一世,还代表时间。佛学把时间分为前、今、后三段,前世包括今生和祖上,后世包括今生和下代,从遗传学的观点看,因果业报论是有一定道理的。

佛经依据佛学的自然观和因果业报论,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世界和人生,教人去恶从善,普度众生。佛是觉悟了的人,心包虚空,量遍沙周,他的精神境界和能力,比人认识的现实世界要丰富精彩得多。佛经把世界分为有情世界(有生命的世界)和器世界(无生命的世界);把有情世界又分为欲界(贪欲世界)、色界(形相世界)和无色界(无形相世界);把众生(隐喻人的精神境界)分为地狱(嗔)、饿鬼(贪)、畜生(痴)、人、阿修罗(慢)、天人(贤人)等六道;把人分为凡、圣两类;把由凡入圣的修行过程,分为十信(发信心层次)、十住(按住信心层次)、十行(菩萨行层次)、十回向(回向层次)、十地(入圣后的层次)和等觉(正等觉)、妙觉(正等正觉德行圆满)等五十二个阶位。佛经把与此相应的世界,称为华藏世界(华即花,藏即隐藏着尚未开的花。佛经用花代表世界,华藏世界即是人认识的世界和人尚未认识的世界)。佛经借人对神鬼的敬畏,以文学的形式,描述华藏世界里的一个个因果报应、修行成佛、和普度众生的故事。

实证科学求真,但真的不一定是善的美的,善的美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佛经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文学性和宗教性,它是真善美圆融的教材。佛经文字精练,寓意深广,其中义理要反复思考方能证悟。

四、佛学与科学

人认识的世界,是自然的相对性。科学把认识的主体功能称为心,把认识的客体形态称为物,人认识的事物都是由心与物构成的。科学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相互联系的,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这是科学的世界观。佛学的自然观与科学的世界观是相通的。科学侧重研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佛学侧重研讨自然与认识之间的关系。佛的教育与科学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教人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对待人生,但侧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科学教育侧重教人求真,它从认识入手,教人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地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让人用正确的思想去指导实践,它能使人进步,它能创造物质财富、使社会发展。佛的教育侧重教人行善,它从实践入手,教人要去恶从善,普度众生,要人在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感悟自然,增长智慧,提高觉悟,它能滋养人的心灵、开发人的心智,它能使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佛的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五、人与自然

自然能变能现,它既能认识,又无法完全认识,既能用语言文字表述,但用语言文字又无法完全确切表述。道德经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天下万物生于有,是指万物都是由有形的物和无形的心构成的,既有有形的物又有无形的心;自然本性空,既无有形的物又无无形的心,它用语言文字是无法完全确切表述的,有生于无,是指天地、万物、人都是自然的产物。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自然是认识的本源。思维绝对化的人,只相信被科学证实了的事物存在,否认尚未认识的事物存在。他们把认识与自然绝然分开了,忘记了自然是认识的本源。他们片面崇尚实证科学,甚至把人类的文明与自然绝然分开,以为人能胜天,人可以不尊重自然,导致人类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发明创造,是遵循自然规律做出来的,同样也是自然的产物。人不应该忘记自然,人不应该不尊重自然。

自然对人的作用,是无言之教。自然教人行为要从善,因为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的,人与人、人与物都要相互关爱。自然教人认识要求真,要尊重实际,要相信实证科学得出的结论;同时又教人不要执着实际,不要执着现有的科学结论,不要轻易否定尚不认识事物的存在,人对尚不认识的事物,无法得出有或无的判断,认识是永无止境的。人还要有理想,自然和社会都是不断向好的方向变化发展的,人要相信人类的明天会更美好。

佛的教育,是自然对人作用的拟人化。佛教人行为要从善,认识要求真。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权利,对人民群众实行奴化教育,偏面宣扬行善积德,压制甚至打击改革、创新、求真,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社会就会落后。尊重自然,即是尊重佛的教导,求真、行善、信美,信、愿、行圆融,人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也会和谐相处。

人从自然来,回归自然去。慈悲,念佛;不执着,不妄想;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参考文献:

[1]迦色.图解华严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葆全.老子道德经译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教人普度众生佛学
一座翻不过去的山
石头上岸
分析《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林子:“我的事业是教人说话”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苦厄的修行
总得有人去办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人”与“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