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鸣,胡佳佳,邱 岚
(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发展的可能性和延展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应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关怀者,这些角色对于高校中的师范生理念和素养的培育有指导作用,师范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后备师资,应该将理念教学和素养培养作为培养的核心。微格教学创设的“微环境”因其教学素材易得、便捷性和多元考核评价等优势教学效果良好,借用微环境这一有效途径进行师范生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师范生向有效教师的转变。
有效教学理论是有效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的教学过程。其核心是立足于教学的效益,强调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力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语言等的有效性,能良好的为教学服务。该理论提出有效教学的过程应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所得,不以教师或学生为单一的主体,即不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是否讲授完毕为标准,而是立足于学生是否有所得,是否有发展;教师是否有所得、是否有反思意识等这些可量化的目标而概论[1]。因此,有效教学提出创设特殊的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在这一特殊情境中创设有效问题易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解决不了新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实现有效教学的诉求。该理论指导意义非常强,给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带来如下启示,首先,学会教会学生情境的创设思维。其次,使得学生改变教学理念,力求教学课堂的有效。最后,提升自身个人素养,加强自身知识的储备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实现有效教学。
微格教学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最先提出,也称为“微型教学”,他提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应在比较小的微格环境中进行,并能集中熟练运用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技能的实践。该教学方式是有效提高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已经深入到高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课堂。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可利用便捷式的智能手机、小型录制课堂等方式进行,因其便捷性强,成本低廉,教学效果好等优势被广泛使用。该教学理念可提供充分的技能实践机会,从教学前、教学中及教学后有针对和系统地指导学生的教学技能,使其教学技能在多次实践后得以加强,能有效为师范生的四维度品质、学识、技能及意识服务。
1983年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其打破传统一元论的教育观念走向多元智力教育,他指出人的智能主要由语言、数学、空间、肢体、音乐、人际交往和自省自知智能七种要素组成,且在人的培养中七种智能同等重要且具有差异性,核心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关注学生的潜能性,启示教学中要创设多元的活动场景,运用多元教学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和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师范生的培育中可以将多元智能理念渗透于教学,使得学生养成理性思维意识,服务于学习、见习、实习乃至职业生活。
一个有效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具备优秀的品质是师范生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更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前提,具备优秀品质的教师往往会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教育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应具备优秀的人格魅力、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好的老师应该是学生可信赖的人,是拥有专业力量的值得尊敬的人。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及意志等。教学是教师全部修养的综合体现,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教师的种种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提出的教师应言传身教及教师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诗句,在人才培养中应侧重对师范生品性的教育引导,具体内容有良好的行为品德(文明行为)、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会关爱)等,努力创设品德利于形成的有效教育情境,寓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良好促进师范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品质素养,切实把德育渗透到未来的教学中。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宽广到无法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教育能手和教学艺术家”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有效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及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文化素养的体现。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这些知识的积累可良好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能为创新教育奠定基础[2]。除此之外,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些知识的获得可以采用自主创设的情境中学习,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广泛涉猎和积累。具体应该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其中不断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是基础,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表现极大地兴趣,不断钻研本专业的课程知识,深刻把握和驾驭学科知识,才能使学生热爱专业;其次要掌握与学科相关的如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这些是必要的基础知识,可良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能够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育引导,所以在有效教学的背景下,努力培养师范生的知识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有效教学背景下应注重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在创设的有效教学环境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具体包括讲解技能(基本)、导入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等10项技能,能够在课堂中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技能非常重要,也是未来教师必备的能力素养[3]。以教学设计技能为例,如何设计出一堂好课,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是师范生应考虑的问题,在他们的培养教育中可以渗透教学设计的原则,如“开而弗,达则思”是《学记》对启发式教学的最好阐释,启示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遵从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强调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从而养成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另外,渗透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教学顺序原则,如从基础到高深,从浅显到深入,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等,立足于学生这一主体,从知识的维度上遵循“已有”到“新建立”的过程,利于实现知识的有效获取。除此之外,师范生还应掌握一些课堂控制技能及教学评价技能等,丰富和培养自身的能力素养。
叶澜教授曾提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4],这直接点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意识素养培养的过程,养成反思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客观评价及理性思考,并不断总结、学习和自我完善、自我建构,可实现知识的改进及优化,良好地促进专业能力发展,更能极大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另外,终身学习是专业能力保持可持续的重要保障,要利用一切时间、空间及途径进行学习,树立“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不断学会拓展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并不断创新,这些意识的培养利于带动学生,成为一名反思型和学习型的教师。在实践中从反思型的实践者变为行动研究者。
以上四维度素养是相辅相成和相互联系的,也是一名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较高境界。为了最大限度地彰显师范生的师范性,让学生通过微格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强化训练,在有效教学的情境下,应侧重师范生四维度素养的培养。
为了针对性地培养师范生的品德、文化、能力及意识四素养,可“利用“微实践点对点指导”重点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体验。
智能手机因其便捷性强,成本低廉,教学效果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微格教学之中。学生间可以自我组建团队进行小组微格教学实践学习,利用智能手机或摄像机对不同学生的授课内容进行小型摄像或录音后获取视频资料,同时结合视频学生可以自我学习,反复尝试、合作互动及同伴教学互评,可初体验微格教学过程,从而加强自我微格实践体验,培养向同伴学习和自我反思的素养。
全国微格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举办的宗旨是利用比赛的思维模式培养全面发展可实现有效教学的未来教师,而非独一技能的表演型比赛。为了有效避免出现比赛表演型培养模式,在日常的教学技能实践中可以依托教学技能比赛,利用比赛思维和有效教师的四维度素养全面系统培养学生,从而实现师范生向有效教学教师的转变。同时,相较于没有参加微格教学技能的学生而言,这一部分参加比赛的学生能够多次接受系统的微格教学指导,其个人教学技能及教学意识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依托教学技能大赛,学生四维度素养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微格实践前期的理论指导
为良好进行微实践,前期教学论的理论指导至关重要。教学论的知识可以良好指导师范生的教学行为,比如建构主义、认知主义等教育理论;语言技能、导入技能、变化技能等技能理论;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教育方法论;关爱、关心学生的教育情感理论等,依托教学技能大赛,参与比赛的学生将借助多种途径进行多次的理论学习,利于这一部分师范生对教学理论的及时掌握和积累。实践证明,比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效果优于非比赛学生在实践之后的学习。
2.微格教学中点对点的实践指导
依托教学技能比赛,比赛学生可以在组建的团队中进行多次备课、说课、上课及答疑的实践,能在自我练习的过程中多次思考、同伴间互评、自我总结得到极大地提升。另外,指导教师也将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点对点的多次诊断性点评和实践指导并进行示范教学,使得学生能够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和练习,学生的教学技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并能在熟练掌握技能的同时指导班级其他同学,对这一部分师范生四维度素养的培养效果尤为明显,实践指导的效果更为突出。不过这些只是针对少数的学生,为了能更针对性地培养师范生,应加大教育实践及微格实践课时,增多学生接受点对点教育的机会,切实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学理论的积累及运用能力。
3.微格教学实践后点到面的评价指导
微格教学评价是教学实践最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能有效促进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微格教学中的反馈和评价是一种即时的评价[5],也是师范生技能发展比较重要的关键能力[6],教学评价的过程其实是师范生教学素养的培养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融合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力可增强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可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所以师范生四维度素养的培养可以依载教学实践后的及时性评价,每次的教学评价主要力求设置不同的维度,从而实现不同教学技能的他人评价+自我反思,最后得到技能的提升。这种依托微格教学实践后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利于实现从点到面的教学指导,利于学生四维度素养的培养。
微格教学实践是培养有效教师的良好途径,可以提供充分的阵地进行师范生四维度素养的培养,也利于创设有效教学环境,使得师范生在多次的微格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师的转变,做好有效教师的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 吴宏,徐斌艳.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22(2):71-73.
[2] 宋宏福.论教师个人知识及其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97-99.
[3] 孟繁海.微格教学在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的作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19(3):45.
[4] 龚磊,陈慈明.论新课标下的有效英语阅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106-107.
[5] 苏继红.浅论微格教学中反馈与评价对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影响[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246-248.
[6] 覃兵,彭华.试论师范生教学评价能力实践培养途径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5(2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