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芬 _ 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小学
“教学”的意思是教学生学,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学才是一节课的核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变教为学。本文以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简要阐述如何变教为学。
设计学生熟悉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是带着原有的经验进入课堂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已知。在《因数与倍数》教学中,请学生们列举有关12的事物。学生们可能会回答:有12生肖,钟面上有12个数字,一箱牛奶有12盒等。
设计有意义的探究活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以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为载体。在《因数与倍数》的教学中,我抛出问题:“12盒牛奶放一个箱子中有多少种装法?”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思考方式,有的学生可能借助学具摆一摆,有的可能画示意图,有的可能边画图边写算式……接下来是小组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相互完善自己的思考,同时也碰撞出新的思考。此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展示交流,给各个小组3分钟的准备时间,展示方式由小组确定,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是由一位代表发言。每个小组发言完毕后,全班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学生不仅结合示意图讲清楚了装法,而且整理出一组积是12的算式:1×12=12、2×6=12、3×4=12。学生在研究装法的过程中已经发现1、12、2、6、3、4这些数决定了12盒牛奶装一箱的方法。我顺势启发:“古人认为3和4是导致12的原因,称为因数,那对于12与这些数的关系,你怎样理解?自己先思考并组织语言表达,然后和同学交流,最后是看书阅读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给学生尽情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碰撞中提升思维,在质疑中引发思考。
设计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思考可以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在《因数与倍数》教学中,我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请问24、60、72、108……它们的因数有哪些呢?”这个活动的学习方式以独立学习为主,每个学生经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后,再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多样,并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更合理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抛出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例如:我们在数学学习中,一般情况下进率都是10、100、1000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为什么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为什么生活中常出现12、24、72等数?为什么人们喜欢12、24、72等这些数?关于“因数和倍数”还有什么用?……请学生独立或组成小组进行课后研究。学生们可以从电脑上查阅资料、向父母或他人请教、与同学一起讨论等,最后呈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变教为学的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教为学服务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