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爱萍
作者简介: 张庆,贵州省安顺市,贵州省安顺市实验学校。
作者简介: 滕传英,河南省郑州市,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摘 要: 数字化学习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其方法与内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现代化学习方式,在追求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今天,理应成为未来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这种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流程。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数字化学习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一线信息技术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自主学习方式作为数字化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与以往的学习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一种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以达到改变个体知识状态变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影响和改变学生被动等待老师交代任务,改变知识获取的习惯、方式及效能,让他们能主动分析、检索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本次观察内容是执教的《“镇江一日游”旅游策划——创作演示文稿》: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察准备环节。
1. 依据观察目标,制定观察实施计划,确定整个计划的主题,划分观察过程以及明确观察所采用的方法。根据《“镇江一日游”旅游策划——创作演示文稿》执教内容,对观察的目标进行细分,内容可以分为:组员数量、结合方式、合作学习知识点的确立和合作的频率及时长。
2. 对课堂实施计划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能够在观察窗口出现时,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阶段:观察计划实施,主要是依据节点观察并记录相关要点。本次课堂观察研究中,对整节课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旅游行程安排”小组合作环节,看看小组是否讨论交流,能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否根据地点和时间合理安排行程,是否认真操作并思考,是否针对行程进度合作交流得出合适的安排,是否乐于合作与交流,是否在交流环节肯定他人和客观评价他组作品,是否发现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利用在相关的观察方法及相关统计工具对课堂情况进行收集与分析,为以后改进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阶段:观察结果利用。对课堂采集的相关数据要采用分析、归纳等方式进行反思,以便于了解整个课堂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能够对教学的行为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
观察思考
我对课堂观察、记录的情况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1. 小组规模:以6人一小组,分成7组,小组人数适中,有利于互动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合作探究氛围。
2. 分组方式:根据网络教室位置特点,以一小组6台机器6个人的方式,按“项目经理、助理、导游、艺术总监、后勤总监、财务总监”6个角色体验分配任务,由项目经理根据小组内成员个人特长统筹安排。如遇到多的学生建议“项目经理”安排成助理。
同时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点赞”评选活动,促进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的氛围。
3. 合作探究的次数和时间分配:本节课整体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时间约为30分钟,占整节课的70%。学生参与面广,求知欲强,学习积极主动,愿意合作交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究的调控与引导:在行程安排中表扬个人5次,小组奖励3次,成员互评点赞42次。教师引导学生互相点评,并给出建议,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思考出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成效,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到最终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
5. 在4个平行班教学中,所有小组成员都很投入,积极参与策划“镇江一日游”。28組中有26组完成的策划合理,行程安排得当。
6. 思考:信息技术课堂中自主学习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主题选择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加上角色体验学生投入度也就更高了;二是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能够对于小组合作的目标起到非常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时,教师应对学生的作品给予正面的评价,这样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对小组成员荣誉感起到积极的影响。
对一个作品的评价不应仅仅是看最后的结果完成得如何,还应当关注小组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和协作情况,还要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教是为了不教”,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者永恒的话题。我将继续找好关键点研究信息技术课下如何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