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一、教材分析
《独特的民族风》是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之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
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
二、重点难点
1.感受《辽阔的草原》中的情绪,理解蒙古民歌的风格特征;
2.能用自己擅长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歌曲;
3.探究民族音乐产生、发展的条件及原因。
三、教学目标
1.聆听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和《嘎达梅林》,在模唱、演唱及
分析的过程中掌握两种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2.自主合作,能够用自己擅长的艺术表现形式再现作品;
3.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要点提示
(1)聆听、演唱蒙古族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和短调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體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民歌其音乐风格及体裁形式。
(2)有关音乐知识,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的相关内容要掌握。
1.1教法与学法的提示
1.2对蒙古族的民歌,重在引领学生去感受、体验、认识、理解其音乐格。要保证必要的音乐实践活动。例如:聆听、模唱、演奏等。
1.3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音乐术语对歌曲进行描绘也是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辨认、判断蒙古族民歌的民族风格,也有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五、课程整合思路
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重组:本节《独特的民族风》中共有三个欣赏作品,蒙古族《辽阔的草原》、藏族《宗巴朗松》和维吾尔族《牡丹汗》。而蒙古族民歌只涉及到了长调民歌,对于短调民歌只是在拓展与探究中成为一个对比欣赏的作品。蒙古族长调和短调民歌有典型的区别,可以作为一个课堂知识点来挖掘。蒙古族除了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演唱形式呼麦,也可以作为课堂拓展内容。蒙古族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和呼麦三者合并就能够达到课堂知识容量,于是将蒙古族民歌单独设置成一节课。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
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蒙古之源》。学生聆听音乐观看视频。
结合课堂教学创设良好情境,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们领略内蒙古独特的自然风光。
2.激趣导入
教师演唱《酒歌》加上舞蹈表演,给学生们献哈达及奶茶,创设出蒙古族人民欢迎远方来客的场景。学生聆听、观看、品尝奶茶,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集中学生注意力,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既聆听了蒙古族民歌又欣赏了蒙古族舞蹈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向往之情,为之后的教学打下情感基础。
3.走进蒙古族民歌
(1)聆听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
1.1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教师用语言描绘一幅美丽的大草原上牧民放牧时情不自禁的演唱起蒙古族长调歌曲的场景。(总结长调歌曲的特点)。
长调民歌特点;节奏自由、舒缓、绵长;旋律开阔悠长、绵延起伏、富有装饰,给人以气息宽广、颇具草原特色。引导学生用音乐术语对作品进行描绘,提升审美能力。
1.2乐句模唱
第一步用钢琴带领学生演唱第一乐句,第二步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第三步跟随乐曲进行跟唱,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进行乐句划分。
1.3调式调性分析
演唱乐谱,带领学生们进行简单的分析。蒙古族民歌调性属于五声调式A羽调式。开始音,结束音及主干音的构成上进行讲解。
2.短调民歌《嘎达梅林》
(1)旋律演唱教师弹奏钢琴学生一同演唱乐谱,而后加入歌词演唱。教师伴奏一开始为有旋律伴奏,学生熟悉后用无旋律伴奏。
(2)二胡伴奏演唱
二胡演奏中的滑音盒倚音较之钢琴更能突出蒙古族音乐特点。
(3)对比总结蒙古族长调与短调
总结蒙古族两种民歌的不同之处,分小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出来。
七、知识拓展
1.蒙古族主要舞种的介绍,教师示范典型动作,学生学跳。了解蒙古族舞蹈种类,学跳典型动作。能够演唱《嘎达梅林》为舞蹈伴奏,感受短调音乐节奏规整的特点。
2.乐器——马头琴简介长调民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教师展示马头琴并演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兴趣并试奏。学生初步试奏马头琴,使其感受马头琴独特的音色特点,体验马头琴的演奏方法,有利于学生们对草原文化理解。
八、提升(“失而复得”的呼麦)
1.播放呼麦表演的视频,介绍蒙古族特有的演唱形式呼麦,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得情感。
2.感受呼麦声部魅力,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一组模仿低音声部,另外一组模仿高音声部。
九、课堂总结
引领学生们根据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课堂表现做好评价。在理解民族音乐产生与发展原因的基础上,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十、教学反思
成功的课堂需要师、生全情的投入,音乐课堂必须要突出音乐的主要地位,利用音乐唱、跳、奏、演的主要手段来感受音乐魅力,实现音乐课程的目标。
这一节课的主线围绕着蒙古族民歌展开,涉及了歌——舞——乐三个方面,又利用了模唱、演唱、舞蹈学跳、乐器试奏、调式分析、音乐术语交流等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成果十分理想,提示我们教师要想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