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昕
摘 要:本文以生命教育理论为视角,阐述了初中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的巨大生命教育资源,分享了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使生命理念有机渗透到实际英语教学中的几点策略,倡导更多的英语教师重视生命教育,在英语学科中凸显生命激扬的力量。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 中学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展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可见,英语课程本身就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的培养。
在生命教育理念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些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几点策略。[1]
一、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生命教育资源,提炼主题词进行话题发散引导,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个可以引导学生对生命产生思索,帮助学生提升生命价值的主题,对于这些良好的生命教育资源,我们英语教师必须去深度挖掘,在教学中有机渗透,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凸显出生命激扬的力量。如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Unit1“Whats the matter?”一单元中,在Section A的教学中,我以主题词organs (器官)为主题词,先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呈现出学生知道到人体器官的词汇,再运用肢体动作启发学生学习这些器官所引发的各种疾病的英文表达方式,如:have a toothache(牙痛) , have a problem with heart(有心脏病),have a sore throat(嗓子疼),have a nosebleed(流鼻血) 等等,继而引导学生重点思考并学习,当有人有这样的疾病时,你会给出如何的建议?学习目标语言后,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去操练从生病到给出救治建议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操练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去学会如何应对这类的问题。最后在课堂小结时,我再次升华主题,教育学生要关注生命健康,要以正确的方式去解决生病和突发受伤的问题。而在Section B的阅读教学中,我以“spirit(精神)”为主题进行发散,拓展有关探索,果敢,坚强等好的精神品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再导入阅读文本,看看文中的主人公Aron Ralston 在生死两难的状况下,体现出了什么样的精神。再在各种阅读任务的设置下引发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思考在面对生死的状况下该怎样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我认为,新目标英语教材中的这些生命教育的资源,这些人文素材,非常有价值去探索和研究,它们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后的影响绝不亚于英语知识学习对学生一生的影响。
二、开展丰富的英语学科素养活动,让英语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从文本理解走向生活感悟,让学生从畏惧英语走向运用自如
教育源于生活又创造生活,陶行知说:“没有了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了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英语学科是一门外语,初中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时间接触英语,其余时间接触到英语的机会很少,虽有媒体网络资源可接触到英语,但由于时间和兴趣等多种因素,作用不大,但语言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把英语学习延伸到生活中,让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展英文歌大赛,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感受音乐无国界的魅力;开展英文课本剧表演大赛,感受西方童话的内涵;开展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名著的赏析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异国文化的冲击;开展英语主题的演讲活动,展现学生的语言能力;开展圣诞节英语主题活动,感受要给予他人的圣诞节真谛;开展中英互译游戏活动,感受英语口译者的工作实景等等。
在这些实践活动的促动下,学生不但能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更能通过英语学习为自己的生命,生活增添更绚丽的色彩。
三、有效利用英语作业本和英语卷,做学生生命发展的导师
中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方面,每一学科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除了课堂上,就是每天的英语作业本和每次英语考试后的试卷,我认为,这两样东西绝对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良好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途径。
每次在批閱完学生的知识作业后,我都会有意识地根据学生最近的状况或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写一句评语,或是鼓励的话语,或是简单的情绪脸,或是一句问候,或是一句玩笑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在作业本上给我回话,或是节日的问候,或是方法请教等。在每次的英语试卷上,我也会在分数后面添加一些鼓励的话语,如,加油,你会更优秀;细心些就好了;希望你下次再进步一点点,好吗?[2]
在这种无声的交流中,学生无意识地接受了我的“心灵鸡汤”,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对学生渗透了生命教育,一举双得。
英语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科本身就要求我们在关注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的生命的发展和力量的彰显。英语教材中蕴含的如此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也在等待我们的英语教师去挖掘和探索。而我们的中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帮助去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最终实现激扬自己的生命。综上所述,让我们用生命拥抱教育,在探索生命理念下的英语教学策略上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周华.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