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灌输理论视阈下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8-01-27 15:40官翠娥丁梦瑶
决策与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官翠娥+丁梦瑶

[摘 要] 列宁的灌输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也是当下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马克思列宁主义;灌输理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A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1-0062-07

列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俄国无产阶级占领自己思想阵地的主要法宝,也是当前我国对大学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强调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奠定学生科学的思想基础的主要抓手。怎样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主要探析列宁的灌输理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列宁灌输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灌输理论,只是在其著作中包含有灌输的思想成分。社会民主主义活动家考茨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灌输思想进行了发展研究,初步构建了灌输理论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列宁从俄国实际情况出发,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考茨基的灌输思想和灌输理论,在其著作《怎么办》中形成了他的系统的灌输理论。

列宁灌输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为什么要灌输。列宁指出:“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这是灌输理论形成的根本原因。列宁通过比较分析各国的历史,最后得出结论:灌输理论是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有效的方法。灌输理论使工人阶级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培育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提升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2.由谁灌输。列宁强调:“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2] 这是灌输的主体,也是灌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输主要实施者是由具有较高素质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和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进行的。对于这一思想列宁有明确的说明:“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2]

3.灌输什么。列宁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除此之外,还有“应该把马克思理论通俗化,然后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并帮助工人领会它。”[2]革命党人的“任务是把认识无产阶级地位及其任务的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3]这是灌输理论的核心即灌输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民主主义意识等内容。

4.对谁灌输。列宁指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灌输给工人。”[2]这是灌输的客体即灌输的主要对象,是革命性最强的工人阶级,也是灌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怎么灌输。列宁强调:社会民主党“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出自己的小分队分赴各个方面。”[4]“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分,又以宣传员的身分,既以鼓动员的身分,又以组织者的身分‘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4]这是灌输理论的主要方法,即实践教育法和宣传教育法,就是深入到工人阶级中去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论宣传教育。

二、列宁灌输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

笔者认为,列宁灌输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具有内在统一性。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渊源一致。灌输理论是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原则,根据俄国当时革命时期国内社会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而创建的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主要依據中国改革开放后和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为了应对国内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创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管是列宁的灌输理论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的理论渊源——形成的理论基础都是一致的,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它们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灌输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一致,这就决定了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2.理论内涵一致。众所周知,灌输理论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手段。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灌输理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准则,始终对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起着核心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的理论成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指导原则。

3.理论宗旨一致。灌输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时俄国国内机会主义者的思想肆意流窜,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观点遭到排挤和轻视,严重影响了当时俄国革命和建设形势的发展。列宁认识到只有掌握社会主义思想阵地,取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的话语权和制高点,才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占领自己国家和社会的思想阵地,完成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任务,灌输理论就这样正式诞生了。endprin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灌输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人民的思想素质,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

三、列宁灌输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要使其实现大众化。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可从四大现实路径出发:教育宣传、社会示范、基地普及、制度保障。这四种路径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知行合一的进程出发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5]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传播对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怎样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难题。要依据和借助列宁灌输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这一特性,指导和强化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和培育。

1.重视灌输理论。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的灌输就是死记硬背,不讲究方法,“填鸭式”的强塞硬灌,常常将它与顽固派、老古董、被社会所淘汰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灌输理论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使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对其使用得不多,或者我们无意识地使用了但我们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要想在教育活动中科学地使用灌输理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科学使用灌输理论,首先要对灌输理论有一个科学的认定。列宁灌输理论主要是由具有较高素质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和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对素质较高的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民主主义意识等内容的教育。实际上灌输理论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所以我们重提列宁的灌输理论,首要的是为灌输理论正名。并且我们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各种场合对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深入了解灌输理论,欣然接受灌输理论。

其次要在实际宣传教育活动中自觉使用灌输理论。对灌输理论重视最后的落脚点就是科学地使用它,特别是在我们日常的学习教育活动中要经常地、科学地使用灌输理论。列宁灌输理论在当时主要是用来对无产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也可以用于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对其培育理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也应遵循列宁灌输理论的原则和方法。

2.探索科学的灌输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大学生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以灌输理论为指导,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灌输方法,是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是实践教育法。列宁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社会民主党“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出自己的小分队分赴各个方面”[4]“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分,又以宣传员的身分,既以鼓动员的身分,又以组织者的身分‘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6]。他强调,革命先进分子应利用各种身份到各个阶级中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阶级的切身利益密切联系起来对其进行宣传教育,这将会让人们由自发变成自觉地接受,并且是大面积地接受。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看出,灌输工作要结合各阶级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来开展才会有成效。正如学者赵清文指出: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上必须重视情理协调,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内化;同时还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的检验和锻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4]。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联系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来进行。如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的理论教育之后,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核心,联系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开展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差距,形成新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扩宽学生知识面;也可以以学生行政班为单元,集中组织参观、考察、调研、实习、服务等工矿企业、福利院或者是留守儿童,让学生对社会实际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透彻,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还可以以个人或若干小组为单元,利用假期让学生深入红色革命老区和基地,或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其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总之,高校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进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增强其渗透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二是宣传教育法。在深入群众进行的教育中,列宁非常注重利用媒体、报纸的宣传鼓动作用来增强教育的功效。他曾经说过:“能够成为进行全民的揭露的讲坛的只有全俄的报纸。”[2]“报纸既是一名宣传员,又是集体的组织者。”[7]因此,通过实施“全俄政治报计划”,使“报纸……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公开喉舌。”[8]列宁用很多笔墨阐述并在很多场合说过,利用报纸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列宁对报纸这一媒介是多么的重视。

如今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正悄无声息地浸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高校可以有效使用这些传播媒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首先,利用学校网络建设多层次课程。如微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不同的形式融入高校的选修课程,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利用学校媒体,增强榜样的力量。主要通过学校网站、QQ、微信、广播等形式对高校名师和优秀学生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不再遥远,这样就会自觉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加强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体环境。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网络法律不规范、不健全,信息可信度低,导致大学生的诚信度下降,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时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降低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监督管理,保证网络健康运转,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得到正面的引导和宣传保障。endprint

3.加强灌输的组织队伍建设。列宁不仅重视灌输的方法和内容,还非常重视灌输者的理论素养,即灌输的组织队伍建设。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有部分社会民主党党人理论素养不高,列宁要求他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然后到工人中去进行灌输教育。

借助当年苏俄革命者的成功经验,在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我们要构建联动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推动价值观建设从知识向心理转化[9]。其主要资源之一就是加强理论灌输的组织队伍建设。一是领导机构建设。全校领导和教职工都应积极参与,落实责任,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机构。领导机构由学校书记校长、各院系的书记主任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组成,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正常进行。二是组织机构建设。组织机构应由理论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课老师、辅导员以及院团委的老师组成。较高理论素质的老师,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实际的教育,大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效性。健全的组织领导机制能够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得到落实,保证其实践活动能有序和长远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業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列 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 宁.列宁论工会 [M].北京:工人出版社,1995.

[4]列 宁.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张飞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思考与对策[J].学术论坛2009,(4).

[6]赵清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能力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7]列 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列 宁.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郑德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机制和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

[责任编辑:邹立鸣]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