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赛融合”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2018-01-27 10:29范高翔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赛比赛融合

范高翔

体育竞赛是人类先天的竞争意识,其竞技能力也可以通过比赛环节予以评价。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受到教学模式的困扰,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及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是影响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将体育竞赛模式融入高职体育课程中,能够将学生竞赛精神与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因此,“课赛融合”模式具备更强的教学效果,能够从体、技、战、心、智等多方面体育运动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及运动习惯。形成"课赛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高职体育教学闭环,支持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发展。

1. 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比赛环节的常规模式

1.1 当堂课程小组竞赛

体育教育是基于人体机能活动与运动习惯养成的培养路线,必要的体育活动也是由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引导,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得以完成的全过程。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多年来在比赛环节的设置上深得体会,开展了较多比赛实践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本节体育课程中设置小组竞赛模式,也是体育教师经常采取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依据运动水平设计比赛环节,当堂课程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运动水平的发展情况。并以此为判断,设计针对性更强的体育教学内容。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课赛融合”模式的基本形式,但是其活动量与输出内容较低,并未完全达到较高的体育运动课程融合度。

1.2 课外活动体育比赛

课外体育活动是针对体育教学的课外延伸,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团体或个人校内体育竞赛,能够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健康情况等一系列体育教学参考指标。而且高职校内体育竞赛中,学生在比赛环节中深刻了解并吸收了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相关内容,形成了良好的补充教学要素,为平衡体育教学的课内与课外要素提供了平台保障。但是这样的教学内容可控性较低,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成长并未快速掌握。尤其在部分比赛活动中的所知所感并未形成及时的反馈信息,造成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的缺失性问题。因此,课外活动体育比赛的形式,虽然补充了“课赛融合”模式的相关学习资源,但是无法达到高度融合的最佳效果,与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尚有一定差距。

1.3 体育赛事观摩学习

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在结合了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之后,将大型比赛的视频、图文信息、以及活动内容大量输出,其中的大量比赛技术内容与体育知识体系充分呈现,是高职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最佳资源。但是这样的体育赛事观摩相对缺乏一定的真实感,而部分体育教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并未针对其赛事内容进行详细解说,因此降低了体育赛事观摩后的实际学习效果。因此,体育赛事观摩的学习模式并非适用度低,而是体育教师的讲解内容切合度不强,每一发挥出“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进而产生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

2. 影响“课赛融合”模式支持体育教学效果的主客观因素

2.1 学生参与比赛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比赛内容,必须保证学生自身的参与感和主观能动性,一旦失去了学生自身的参与热情,其教学效果必然存在严重影响。以篮球教学为例,目前高职院校中男学生参与篮球比赛的热情始终较高,而女学生则多为场边啦啦队。从教学主体的参与程度分析,男女学生对于同一项运动的参与热情存在较高的差异性。诸如瑜伽课、健美操、普拉提、太极柔力球等运动量较小的体育课程中,男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样较低。那么这样的参与主动性,限制了学生平衡发展多种体育爱好的效果。虽然个性化教学强调由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针对性,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在其选修体育课程中皆为自主选择。部分学生在并不了解本项体育运动的性质时,盲目的选择了该课程。但是由于课程本身与学生的个人运动习惯形成了较大反差,以至于存在对体育课程的反感情绪。因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动向与需求的比赛教学内容,是影响“课赛融合”模式的主体因素。

2.2 课程设置的软硬件配置条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准备了大量体育健身器材,诸如篮球、乒乓球桌、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同时配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教学场地,诸如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这些体育器材和体育教学场地是支持“课赛融合”模式有效推进的必要条件,也硬件配套设施的基本要素。但是在软件发展方面较为滞后,其中软件配套设施特指比赛环节的辅助教学工具,诸如记分器、计时器、比赛裁判等。仅以比赛裁判为例,单以体育教师为主裁判,学生进行比赛时的相关评价并不全面。从比赛标准配置分析,设置边裁也尤为必要。从教学角度分析,严密观察学生的体育动作技术也十分重要。因此,即便具备了较强的硬件配套设施,如果缺乏软件支持,也很难完成“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其比赛本身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课程设置的软硬件配置条件,可以视为影响“课赛融合”模式支持体育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

3. 高职院校发展“课赛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3.1 “以学为主,竞赛为辅”的课程比例设置

竞赛环节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虽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但是必须注重主要课程设置与比赛教学设计的实际比例,才能在发挥比赛内容教学优势的同时,保证教学进度与教学重点内容的合理输出。如果比赛环节的配置比例过高,体育课程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并未突出,其教学质量也难以提升。反之,体育教学内容比例过高,比赛环节的活动时间较少,其应用比赛内容辅助教学内容革新的任务也无法有效达成。因此,“课赛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必须合理规划相应的比赛活动时间与教学时间,才能形成比赛也课程本身的有效融合,并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课时分布的合理性。

3.2 “寓教于乐,文化输出”的教学模式组成

体育文化精神,是引导学生形成体育观念与运动习惯的重点教学内容。将比赛活动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也需要注重体育文化的输出效果。不能仅以比赛的竞争性作为激发学生参与度的唯一条件,必须找到文化输出的契合点,才能运用好比赛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体系的系统理解。而体育比赛本身也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如果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则无法有效发挥比赛环节的教育优势。因此,必须开发比赛环节的新颖度与创新性,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降低学生过分注重比赛成绩的现象。将比赛成绩的关注点转化为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个人兴趣倾向,才能发挥出比赛活动的教学优势。进而促进高职体育课程与比赛活动的进一步融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4. “课赛融合”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4.1 以课赛融合优势为基础,发挥学生参与热情

高职体育教学中,采取“课赛融合”模式,是通过比赛环节设置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体育知识。如果在课程设置上无法突出比赛内容的新颖度与创新性,则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效果。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深入开发比赛活动的参与模式,保证学生的采用热情,进而形成以课赛融合优势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优化设计,并获取学生较为良好的反馈信息。当比赛设置的相关活动内容,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感,其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较强的实践教学效力,以便支持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提升。

4.2 以竞技体育为教学资源,补充课前预习资料

竞技体育的相关视频资料是补充教学资源的重点内容,但是体育教师不能完全交由学生自己理解,而放弃了教学引导的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建议将竞技体育项目的视频资料作为课前预习的学习资源。当学生观看相关学习资料之后,在课堂中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让学生在观察比赛视频之后总结相关问题,在课堂上向体育教师提出,然后由体育教师详细阐释,才能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流程中,相当于利用竞技体育的比赛视频形成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进而规避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比例并不充裕的弊端,从教学空间与教学时间上发挥出“课赛融合”模式的体育教学优势,突出比赛视频教学内容的最大利用率。

4.3 以多种比赛项目为载体,拓展比赛教学元素

运用“课赛融合”模式时,必须充分考量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与高职体育课程的适应度问题。以契合度较高的比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才能在保证学生参与热情的条件下,完成体育比赛与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因此,“课赛融合”模式也是有选择性的拓展教学内容,而并非盲目开发比赛项目。其中的教学内容契合度与教学要素融合度,都是必要的融合条件。为此,体育教师在应用“课赛融合”模式时,需要充分考量高职院校自身的软件配置与硬件条件,将教学重点内容与比赛活动相结合,形成拓展比赛教学元素的教学优势合力,最终发挥出“课赛融合”模式的最佳运行效果。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结合本节课程的主要教学重点,选择能够辅助教学内容的比赛项目,在课程中选择适当时间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比赛,从而完成“课赛融合”模式的有效运用。另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开展体育比赛活动,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模式,保证学生可以在比赛活动中得到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进而支持“课赛融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适应度与契合度。

4.4 以比赛成绩为评价标准,设计分层教学模式

比赛环节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度,是“课赛融合”模式的关键点。而这样的融合度必须配备契合度较高的评价机制,才能明确教学内容在摄入比赛活动后是否完成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输出。在这样的过程中,高职体育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反馈信息为评价基础,当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环节中,并获取大量的体育知识,则代表“课赛融合”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学生的参与热情有限,参与比赛的学习动机偏弱,则表示“课赛融合”模式并未达成支持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此外,需要综合学生的反馈信息设计分层教学模式,以学生在比赛环节中的体能、技术为评价单元,明确学生是否存在体育技能弱项,在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保证“课赛融合”模式在学生需求与教育需求上的协调统一,支持高职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革新。

5.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获取了体育知识,并在比赛中形成了运动习惯,这也是开发“课赛融合”模式的初衷。但是高职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重视课程比例设置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而优化设计比赛教学内容,才能形成课堂教学与比赛环节的有效对接。本文所提出的主要实践路径包括四个层面:首先,以课赛融合优势为基础,发挥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比赛活动的参与度。其次,以竞技体育为教学资源,补充课前预习资料,形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详细讲解体育知识的体系结构。再次,以多种比赛项目为载体,拓展比赛教学元素,丰富学生的学习范式,提高比赛内容在常规课堂的融合度。最后,以比赛成绩为评价标准,设计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调整“课赛融合”模式的教学规划。进而通过以上四个方向的教学优化设计,支持比赛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开发“课赛融合”模式奠定实践基础,支持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猜你喜欢
课赛比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选美比赛
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