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宏,池敏青,吴 越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数字化环境背景下,对农业分学科个性化知识进行精准推送,利用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技术手段,开展数字化环境下农业分学科知识个性化定制服务,对构建新的农业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满足农业科研人员的学习、科研的高层次信息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具有以下特征:①以人为根本;②以制度为保障;③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知识服务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新观念,主要含义是指通过分析用户知识信息需求和问题环境,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重组、创新、集成,提供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的服务,是面向增值服务的服务。国外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最初是由企业界从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后来知识服务的理念逐渐被许多科研院所、信息服务机构重视,并对其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早在1997年,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就设立了专栏探讨知识管理与知识应用。我国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研究的机构最早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科领域,研究的内容和热点集中在知识服务的发展背景、知识服务的内涵、知识服务的特征和模式、知识服务实现的条件和策略、知识服务的相关技术等。继图书馆领域之后,目前国内如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行业也纷纷进行了知识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2-3]。
目前国内开展相关研究与服务的部门主要为农业系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图书馆。总体来看,农业分学科知识服务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开展了科技查新、代查代检、专题检索等服务;举办用户培训和宣传推广活动,服务方式有集中培训、上门培训、新进人员培训等。围绕重大管理决策,从科研机构竞争力、科研合作关系分析、科研团队建设、科技人才引进、学科领域发展等角度进行信息分析,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机构知识库建设与服务,实现科研信息和科研成果进行统一分类、加工、存储、检索、利用、推广等。
从整个农业系统图书馆的情况来看,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与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不足和缺陷仍未改进,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农业学科研究的特点,建立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服务模式,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建成“一站式服务”的农业学科馆员数字服务平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1.1 分学科知识服务内容深度不够,创造性不足 目前农业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内容建设广度已大为拓宽,资源内容比较丰富,可为用户提供各类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成果、专利、标准、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中外文数据信息。同时,在信息资源内容建设的深度上已有所挖掘,如开展了农业学术信息追踪、农业学术论著导读、专题定题服务以及学术期刊信息推荐服务等,但多为初步涉猎,浅尝辄止,多停留在新书推荐、书目检索、文献检索、全文传递等浅层服务,这样虽然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数据资源,但并未结合农业学科特点,进行信息需求分析,开展信息深层挖掘,提供高附加值信息数据服务,在跟踪学科研究前沿和热点、寻找研究合作伙伴、关注有竞争力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预测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学科信息服务。
2.1.2 分学科知识服务机制不够优化,服务队伍组织不够合理 目前农业系统图书馆依然延续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开展分学科知识服务的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服务队伍有很大部分人员未接受过专业的知识服务能力培训,业务能力不够,信息服务技术不到位,总体水平低于分学科知识服务要求的标准。
2.1.3 分学科知识服务资源建设结构不够科学 当前图书馆购买的数据资源种类主要有纸质图书、期刊、杂志、报纸以及各种电子数据库资源,总体呈现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三足鼎立之势。随着个性化信息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从数据资源数量看,用户对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倾向方便、便捷的网络资源与电子资源;从数据资源质量看,用户需要的是能为科研开展提供本领域研究发展现状分析、数据支撑,以及为专家和所在团队提供个人学术影响力分析,为专利开发、成果转化提供个性化信息数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尤其是经过数据挖掘的具有信息附加值的资源结构严重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结构之间的比例。
2.1.4 分学科知识服务方式与流程架构不够清晰 合理、高效的分学科知识服务方式与流程体现在解决用户问题的过程化、始终化,服务人员或者服务系统融入到用户的信息活动过程当中,与用户形成非常紧密的双向沟通关系,直接从用户的信息行为了解分析用户的需求现状和预测用户未来的可能需求,追踪用户使用信息服务的成效,根据反馈结果随时主动地调整学科信息服务的方式与策略。从上述三个图书馆的调查来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服务方式不合理、服务流程不清晰的问题,如常出现的越级服务现象,学科馆员在开展分学科知识服务时,常碰到团队首席直接提出信息服务需求,而不是通过学科带头人充分沟通后再转化为专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要求,这样的服务方式和流程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容易因误解而服务效率低,在解决问题时出现差错等,同时又由于是越级服务,渠道沟通不畅,又会造成服务的团队成员对学科服务失去耐心、信任,不再积极投入到反馈工作中去。
对于当前分学科知识服务在内容、机制、建设结构以及流程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思考:
2.2.1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信息服务 大数据时代,农业科研用户面对多、杂、乱的海量信息,作为非信息分析专业人员,不知从何入手,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学科馆员,及时服务,有效服务,帮助科研用户解决深层次的专业信息问题。
农业学科知识范畴庞大而复杂,作为专业的学科馆员,可针对农业学科特点,综合运用情报分析学的手段与方法,通过对各类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挖掘,让相关农业学科研究人员客观了解各自学科的科研水平,明确其发展定位、科研方向和产业布局;帮助科研人员把握学科状态,通过评价学科的建设成效,全面把握现有学科的发展现状,掌握各自领域学科在项目、平台、人才、成果等方面的国内占比水平,确定本学科在业内的影响力和优势度;通过文献和综合分析,研究本学科发展态势,提出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对各学科领域、应用学科领域和学科集群按照项目、论文、专利、品种、奖励成果分项评价,最后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2.2.2 改进分学科知识服务机制,加大分学科知识服务队伍建设 服务机制对分学科知识服务的有效性影响很大,建立“全程化、一体化”的分学科知识服务,是提高分学科知识服务效果的有效机制。应从用户的信息行为了解分析用户的需求现状和预测用户未来可能的需求,密切关注用户利用知识的效果。加大分学科知识服务队伍的建设,在灵活机动的分学科知识服务机制支持下,形成分学科知识服务团队。同时,根据具体服务项目组建临时团队,联合外部专家,以完善临时团队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圆满完成任务。
2.2.3 强化个性化信息资源建设,深化个性化信息资源内容挖掘 大数据时代,馆藏资源不再是图书馆评价的重要标准,各类信息网站也成了很多情报信息的载体,为了更好地体现信息的实时性价值,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资源采购,建设方式已经不符合知识服务的要求,通过对信息资源内容的深度挖掘或者使用相关的自动化采集工具来帮助进行情报的采集和初步整理,提高情报服务的实时性价值,进行多种数据资源之间分析挖掘、应用的水平技术,才是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内容的主要建设方向[4]。此外,通过用户数据挖掘和分析、元数据存储、大数据决策等手段实时记录用户的信息活动,可获得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学术评价和知识关联服务,优化各资源之间的内容配置。
2.2.4 改善分学科知识服务方式,优化个性化信息流程架构搭建 工作流程是针对具体某一项学科化服务工作的一个周期所包含的环节和管理过程。分学科知识服务活动的开展方式反映了学科服务管理的职责分工和业务工作方法,是决定学科服务活动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继而影响到个性化学科服务流程的具体结构与功能[5]。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环境,相同的分学科知识服务活动可能具有不同的图书馆学科馆员主体、管理方法,如同样学科趋势分析,工科的趋势分析与理科的趋势分析方法不同,即使同样工科里的不同学科也有区别。
“学科馆员+团队首席+研究团队”模式主要是以团队项目识别与服务团队为前提,以拥有的信息资源为基础,由学科服务负责人带领学科馆员对接农业科研团队首席(负责人),掌控学科服务进度和质量,保障学科服务的有效性。该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3.1.1 提高分学科知识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度 该模式采用图书馆领导与团队首席(负责人),学科馆员与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一一对接的方式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可根据服务学科所涉及的领域特征,区分专业的研究特点,紧密结合学科特色,加之学科服务团队的专业性、效率性等优势,加强特色学科学术资源服务,从整体上优化学科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环境,从而有效固化个性化知识服务平台并逐步使之专业化、深入化、常态化,达到切实提高个性化知识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度的目的。
3.1.2 提高分学科知识服务的高效化 学科服务工作流程是一组有关管理活动的组合体,揭示了在一项具体学科工作中所涉及的环节、图书馆的主体工作、执行方式。学科服务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包含学科服务的目标、活动、项目之间的关系、活动开展方式、评价总结等。该模式的服务架构有助于学科服务队伍与科研团队合理设定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总目标、总方向、总思路,从而建立高效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流程,以免走冤枉路,浪费资源。
3.1.3 提高分学科知识服务的可拓展性 该模式基于用户需求出发,是基于学科和机构职能构建的,既具有结构松散型,又具有运作灵活性,在该管理模式下,可以有效地避开行政管理、命令式的简单管理形式,学科馆员与服务团队构成的临时团队绕开上下级命令式的行政管理办法,团队内成员相互尊重、宽容,鼓励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此种模式可有效拓展、快速复制至其他科研学科,取得良好服务效果。
该模式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手机传播的效率优势,极大地避免信息价值的贬损,实现农业分学科知识服务的可视化,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在该模式下,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手机微信获取信息,农业科研人员可以实时接收个性化知识服务信息资源的推送,可以了解最新的学科动态。同时还可以改变以往科研人员接受信息比较被动的状况,在获取学科信息上增加自己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起到一个很好的“二传手”的角色。其主要优点有:
3.2.1 知识服务资源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手机微信与网络信息平台的传播模式可以让农业科研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清楚了解到海量资源中与学科研究、学习有关的内容。该模式可以实现自动整合相关资源,按需分类,以专题数据库的形式发布出来,即时更新,实时推送,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资源增值服务。
3.2.2 提升知识服务资源内容建设质量 “微信+信息平台”服务模式将杂乱无章的知识资源在平台集合后,对其进行整理归纳,搭建知识树,以一种非常清晰化的方式呈现给科研人员,这样保证了稳定、高质量的个性化知识信息来源。
3.2.3 分学科知识服务手段和方式的有效补充 “微信+信息平台”服务模式一方面以主题文献馆、期刊阅览室、学科文献馆、原版文献馆等形式,聚类整合、自动推送所需资源,让农业科研工作者清楚了解和总体把握自己研究有关的内容,并结合区域需要和知识结构构建权威的信息全知识库,全方位、动态化地展示本学科的数字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深度挖掘、整合海量资源,按需定制、按需分类,自动推送,以专题平台的形式发布。主题资源即时更新、实时推送,为学科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资源和信息参考,是个性化知识服务手段和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知识社区是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知识的挖掘、交流为目的,现实资源载体与虚拟数据模型相结合的,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的一种新型学术社区。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根本是用户信息环境的构建和优化设计,在“知识社区+专题信息”模式中,学科馆员引导农业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专题信息交流,让科研用户融入到知识社区当中,可使学科化知识服务达到更高的水准,满足科研人员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该模式主要功能有:
3.3.1 创新农业信息资源服务机制 “知识社区+专题信息”服务模式下,学科馆员从文献服务走向专题信息,最终实现信息环境构建的服务,引导和指导农业科研人员学术信息交流。这种农业信息资源服务机制下,学科馆员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再停留在简单的信息资料的二次加工与整合,可以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更深入细致的专家级的咨询服务,根据科研人员的特定需求,对复杂的信息内容及其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揭示,关联分析和知识化挖掘[6]。这种服务机制的创新可以提升学科化服务质量,使学科化服务达到更高的水准,满足农业科研人员对学科化服务的更高期待。
3.3.2 有助于对接并丰富农业知识服务内容 该模式的设立可真正解决“服务非所需,服务非所要”的问题,学科馆员利用以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以知识的创造和交流为目标的,现实的载体和虚拟的联系相结合的,具有空前灵活性和创造力的学术社区,将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的信息资源,通过专题信息讨论,咨询等方式,可丰富农业知识服务内容,精准提供农业科研人员所需信息资源。
3.3.3 学科化服务深入挖掘的有效手段 该模式下,学科馆员可以学科为主线,为科研决策者与科研人员提供人物或机构的按照时间分布的科研能力评估工具。横向全方位展示特定领域的专家和机构排名、纵向揭示机构或者个人的整体科研水平等。同时从学科优势、专家团队、成果发表、科技论文发表等角度综合分析评价,并为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及时监测、跟踪基金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实现用数据说话,挖掘信息背后的价值,提升学科服务层次,这是学科化服务深入挖掘的有效手段。
农业分学科知识服务对全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可以农业分学科知识服务为基础,构建福建省农业情报知识资源库,以“事实型数据+工具方法+专家智慧”的工程化情报方法,开展福建省农业重点学科领域发展态势监测与分析、农业相关学科科研规划管理与科研竞争力评价等方面的信息情报研究,以研究报告、快讯简报、内参、系列图书等类型的信息情报产品服务于决策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