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吴军
一千五百年前,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记载有“蒸猪头”的烹调方法:“取生猪头,去其骨。煮一沸,刀细切,水中治之。以清酒、盐、肉(豉)蒸。熟以干姜、椒著上食之。”意思就是说,将生猪头去掉骨头,先在水中煮一下,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加入清酒、盐等,放在火上蒸。蒸熟之后,放上干姜、辣椒,就可以吃了。
有一道“酒香猪头”,需选最好、最嫩的猪头肉,做的时候不添水,只用料酒,加些酱油、冰糖、葱段,用慢火细煨,最后将汤汁收得稠浓一些。猪头上的肉不多,吃尽后,把这稠汤拌饭吃。汤里有肉的精华,能使米饭粒粒都盈润而香滑。
最普通的家常菜——“萝卜猪头肉”,有肉又有汤,无论冬天或夏天吃来皆是合宜的。萝卜与猪头肉的搭配极好,香浓有之,清甜亦有之,若是再放些豆腐,煮成牛奶样的乳白色浓汤,用来下面或是熬粥,更加馥郁美味。
猪头虽然好吃,但在近代却并不大受人待见。民国时期,北京酒馆的下酒菜有煮花生、腌鸡子儿、拌海蜇、豆腐干等等,就是没有猪头肉。谁若是想吃,得到门外找小贩买去。但街上却从来都没有“猪头肉”的叫卖声。原来,民间忌讳“猪头肉”几个字。比如小贩卖的是熏鱼、猪头肉和面筋,他喊的却只有:“熏鱼——面筋”,把猪头肉省略在嗓子眼里。不这样买卖就做不成。
在上海,如果说某人是“猪头三”,是指其不明事理、不知好歹。北京人如果说某人“比猪八戒他妈还要笨”,意指此人已无药可救。猪头背负着“低智商”的恶名,也实在是冤枉。“猪头三”是“猪头三牲”的简略说法,原指祭奠祖先的猪头一只,鸡一羽,鱼一尾。供桌之下,任由你是家趁人值的富贾,或是饱读诗书的学者,都得跪拜行礼。如今,却将这身份尊贵的猪头用来贬损他人,细想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