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下出版社管理的信息化转型

2018-01-26 10:22杨国强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出版社互联网信息化

杨国强

摘 要:目前,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势头蓬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而受到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市场经济,对于出版社来说,一旦出版市场的经济行情受到信息化的影响,出版社则也要进行信息化转型。在此,我们立足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背景,分析出版社管理的信息化转型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出版社;管理;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普及,出版业市场和营销方面也迎来了转型,与此相适应,出版社管理也进行了信息化转型以便于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在本文当中,主要从出版社业务的管理特征、出版社业务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互联网基础下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出版社信息化管理流程的实践几个方面对出版社信息化转型进行介绍分析。

1 出版社业务的管理特征

1)对智力水平的重视超过资产管理。出版社的主要业务包括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等,这些业务主要是脑力劳动的范围,需要人开动自己的智力,也就是说人是在工作中占据主要的地位,而“财、物等资产则是由人来加以利用,因此,资产在运营开发中处于从属地位”[1],但是资产管理与市场相关,而市场正是推进出版社信息化转型的重要动力,所以出版社应该加强对资产管理的重视。

2)以社会价值为主,最大程度兼顾经济价值。出版物传达的价值观对人民具有引导作用,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出版社都要将所出版作品的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做到最大程度兼顾经济价值,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出版社的工作是将一个创意或者作者的原稿变成出版物在市场上出售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出版社首先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使出版物具有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使出版物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3)出版活动规模较小。在我国,出版社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这就决定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不会很多,因此分到各个环节的人力是有限的。而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出版社的管理人员则会更少,这无疑也会对出版社的发展造成一些影响。

2 出版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中思维定势严重。出版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其员工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出版业工作方式,而在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很多员工仍然无法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在其上游和下游已经普及信息化的情况下,如果出版社还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势必会造成不方便。

2)信息化人才缺失。要想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的是信息化人才,而对出版社业务非常熟练的管理层与老员工可能年龄相对较大,对信息化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不高,而年轻员工在出版社中的地位可能不高,无法有利推进信息化的管理。另外,由于出版业的工资水平原因,很多真正有才能的人并不愿意进入出版社工作,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为出版社管理的信息化带来了阻碍。

3 互联网信息化基础下出版社管理模式创新

1)全面深入信息化管理意识。信息化是要深入到出版社的方方面面的,所以无论是出版社的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对信息化有一个整体了解,而且为了更加专业,可以在员工入职时对员工进行出版方面相关的信息化培训,而且这一培训不但可以针对新员工,还可以针对老员工定期举行,这样有利于员工与时俱进,转换思维方式,促进出版社信息化转型。

2)完善设施水平。现在,很多出版社最初级的数字化水平仍然不高,但是却又迎来了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这就对出版社软硬件设施具有较高的要求。“大数据信息化的管理是通过对数据的开发、建设进而进行存储、采集和分析的过程”[2]。基于此,出版社应该配备与此相适应的一套软硬件设施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3)改革传统组织结构。在传统工作环境下,出版社的组织结构是按照传统工作模式设立的,而信息化成为主流趋势之后,则变得很难明确责任,因此有必要重新安排出版社的组织结构,设立专门的信息部门。另外,由于出版社层级较多,管理起来非常麻烦而且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尽量压缩出版社的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使高效快捷成为出版工作的亮点。

4)引进相关人才。在上文中已经说过关于出版社信息技术人才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出版社可以通过专业对口或者是提高待遇等方式来吸引专门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提高信息化管理的专业水平,为传统出版社管理方式注入活力。另外,“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是管理层的竞争”[3],所以为了使信息化能够切实贯彻到工作当中,还应特别注意在管理层当中引入信息化人才。

4 出版社信息化管理流程的实践

1)流程整理与设计。对于一本出版物来说,从选题策划到选题通过、组稿、编辑加工整理、审校直到投放市场,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因此,出版社的信息化管理流程必须包含所有部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出版工作无缝衔接。在此,我们给出通常情况下出版社信息化管理的流程环节,仅供参考:提出选题→部门领导批复→归口部门领导批复→分管领导批复→总主编批复。不过,以上所说流程只是基础路由的流程,此外,某些必须事件还要有跳转、指派等非常规基础性路由设计。

2)科学分离岗位和事项。根据上文的叙述,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出版社的現状都是工作流程复杂,出版物的出版周期长,而人员相对较少。要想实现高效率工作,使人员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就要做到科学分离岗位和事项。除少数固定人员外,应该加强一部分人员的机动性,这样既能够有效利用人员,弥补人员少的不足,还可以促进某些流程之间的衔接,减少中间的等待时间。

3)计算机信息管理设计。实现信息化管理之后,将信息输入计算机会成为出版社的日常工作内容。计算机信息输入可以说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所以前期信息输入的准确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信息输入过程当中,出版社可以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涉及到之前环节的,尽可能调用原有信息,例如,在三审三校时可以将书名、作者名、开本以及印张等信息一并调出;二是在采集信息时尽量完善,尽可能在最初的环节就将以后每一环节将要用到的信息提前列出。

4)流程的信息交互与维护。流程之间的交互有利于出版社各个环节的衔接与整体性把控,增强流程的连贯性,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出版社要及时对已存在的信息进行更新维护,例如,图书的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化的,出版社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及时更新图书的实时价格。

当然,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出版社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和人才素质情况逐步进行信息化转型,最终实现出版社的信息化管理。

5 结语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出版行业也应该与时俱进,作为出版行业的最重要一环,出版社应该积极实现信息化转型。出版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要想实现信息转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出版社应该积极引进管理人才,更新软硬件设施,为信息化管理创造条件。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在保证社会价值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出版物的经济价值,为出版社创造收益。

参考文献

[1]邓宁丰.探索出版社管理信息化转型之路[J].科技与出版,2016(12):76.

[2]刘文莉.大数据背景下出版社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3):156.

[3]蒋焱兰.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出版社网络管理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6):49.

猜你喜欢
出版社互联网信息化
我等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石油工业出版社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