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朝鲜族舞蹈教育发展趋向研究

2018-01-26 10:22朴正花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文化特征

朴正花

摘 要:中国朝鲜族舞蹈专业教育经历了60多年的持续发展,它以朝鲜半岛流传到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上个世纪50年代吸取了朝鲜舞蹈,90年代开始汲取韩国传统舞蹈,通过比较分析,传承与发展了凸显中国朝鲜族独有的地域特色的舞蹈教学课程,进一步构筑了丰富的朝鲜族舞蹈训练体系并将其发展创新。在21世纪的文化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也不应再是单纯的技艺性的身体律动,而是升华为富有创意及形象性的表现手段,今后将进一步摸索富有民族特色,时代性的朝鲜族舞蹈课程。

关键词:朝鲜族舞蹈课程;建构朝鲜族舞蹈课程体系;文化特征

中国朝鲜族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民族,由19世纪后半叶开始陆续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等地域。经过开垦东北边疆的艰难路程以及艰苦卓绝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在中国大陆建立和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创造了以此为基础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而,中国朝鲜族人民骨子里的“金达莱”精神和笑对苦难的乐观风骨在延边地区形成了只要是有朝鲜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就有舞蹈和歌声、就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靓丽风景,他们以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底蕴为基础,在传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其他民族的优势,在汲取华夏丰厚文化之养分的同时与其他周边国家的优秀文化相互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借鉴,逐渐形成较为健全的本民族文化系统。如今的中国朝鲜族舞蹈,就是以如此丰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风格特征为底蕴,在社会进程中不断革新发展、完善自我和兼容并蓄,从而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的朝鲜族舞蹈形式。

中国朝鲜族舞蹈的专业教育与1957年延边艺术学校(现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建立一起经历了60多年的持续发展。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下,将朝鲜族的生活情感和民族精神以肢体语言的方式来形象化,逐渐形成发展了较完整而全面的中国朝鲜族舞蹈技能训练体系及教学剧目内容。

1 朝鲜族舞蹈课程基本训练体系建立过程

中国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是从朝鲜半岛传承下来的,以多种传统舞蹈中典型的动作形态及韵律技法为基本内容,以中国朝鲜族舞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民族审美追求及情感为根基。同时以崔承喜《朝鲜民族基本动作》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及论理性为基础,参照了朴容媛《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及张英顺《中国朝鲜族舞蹈基本》,形成了舞蹈技能训练的内容与动作,并且建构了中国朝鲜族舞蹈课程基本训练体系。

2 朝鲜族舞蹈课程基本训练体系的构成

多年来,朝鲜族舞蹈教育在广泛地掌握朝鲜、韩国及中国朝鲜族舞蹈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传承与发展了凸显中国朝鲜族独有的地域特色的舞蹈教学课程。因此,朝鲜族舞蹈教学课程在中国各民族舞蹈教学课程建设中是最早形成,最具备科学体系的课程之一。其课程具有两个模块,一个是理论知识结构模块,即基础理论模块与应用基础理论模块。另一个是实践技能模块,即《基本动作组合》、《民俗舞蹈动作模块》、《长短舞蹈组合》及《表演动作组合》等。他们相互联系,在科学、合理地课程安排下具有系统性。

2.1 基本动作组合

“基本动作”属于朝鲜族舞蹈训练中的基础阶段。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将元素动作进行严密地分析。基本动作具体分为手臂动作、腿动作、全身动作、跳动作及转动作等6个部分。手臂动作有围手动作、扛手动作、甩手动作、抻手动作、飞手动作、划手动作、推手动作及绕手腕动作等8个内容。腿动作有蹲动作、脚动作、腿动作及走动作等四个内容。全身动作有跪蹲动作、移动训练动作等内容。跳动作有双腿跳双腿落地动作、单腿跳单腿落地动作及单腿跳双腿落地动作等内容。转动作有平转、跳转等内容。“基本动作组合”训练在于规范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形态,只在掌握其固有的动作技法层面上。

2.2 小道具舞蹈基本

《小道具基本》是1957年崔承喜“朝鲜民族舞蹈基本”方法论为基础,1989年由平壤音乐舞蹈大学的kim cangzo,oh yongock等人以单行本编撰发行的。之后由第二代舞蹈教育家李锦顺教授于2004年编撰《朝鲜族民间舞蹈基本》,将民俗舞蹈基本进一步进行了整理化和体系化。近50多年前辈老师们留下的优秀小道具训练体系为背景的《朝鲜族传统舞蹈小道具舞基本》进一步确立了其体系性及训练性,其小道具舞蹈训练实体部分主要分为小道具舞蹈基本动作、动作组合及综合训练等内容构成。

2.3 长短舞蹈组合

朝鲜民族长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风格多样的节奏形态。朝鲜族舞蹈之所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如一地执守以朝鲜民族长短节奏为基础的舞蹈动作,因此脱离了朝鲜民族长短节奏就不能谈及朝鲜族舞蹈。长短舞蹈组合以代表性的朝鲜族基本长短为前提,有古格里长短动作组合、它令长短动作组合及阳山道长短动作组合等内容。

长短舞蹈组合属于舞性训练阶段。以本民族特色的基本节奏为基础,衍生出多种风格的变奏形态的朝鲜族基本长短,掌握了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的柔和、韧劲儿、松弛、含蓄等韵律,引发抒情而明朗,稳重而豪放等丰富的内在情感。

2.4 表演动作组合

“表演动作组合”属于提高学生表演能力的阶段。“表演动作组合”包含了叙事性、抒情性的舞蹈片段及小品,以简洁而精炼的结构及队形刻画人物形象,是中国朝鲜族第一代舞蹈教育家朴容媛先生建立的教学课程内容。在经过其发展历程后,现包含朴容媛表演动作组合、崔美善表演动作组合及教师个人编创的表演组合等三个部分的内容。

3 朝鲜族舞蹈教育的文化特征

我国朝鲜族与我国境内的其他本土生育的兄弟民族不同,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复杂而特殊的过往,具有其他兄弟民族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历史背景。

3.1 文化精神的传承性

朝鲜民族能歌善舞,艺术文化源远流长。 据史料《后汉书· 东夷传》中记载:“届时,‘大会连日,歌舞饮食”;平时也是“行人无昼夜,声音不绝,好歌吟”;扶余有“腊月有祭天”的风俗习惯。朝鲜族的先民们以自己的机智、聪慧、勤劳、勇敢,在朝鲜半岛地域上世代繁衍生息,并在日常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用他们敏锐的艺术嗅觉及对生命的热爱创造出本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及样式。但凡逢节假日,只要有朝鮮族群体的地方总是能看到歌舞活动,不论男女老少,皆善于歌舞。

这种歌舞习俗在朝鲜族的悠久历史中一直承传从未被间断过,不论是列强入侵烧杀劫掠,还是生存条件艰苦不堪、举步维艰,亦或是天灾人祸颗粒无收,朝鲜人民依然在生活中积极面对,保持着古代骑马民族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去面对诸多苦难。在播种的季节,他们把希望寄于舞中,唱到歌中,表现在优美的艺术中;在果实获得丰收时,他们更渴望抒发内心的喜悦心情,尽情欢笑,载歌载舞。朝鲜民族这种在生活所表现出的豁达乐观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衬托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朝鲜族舞蹈与人民的生活及生产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它在民众劳动之中萌芽、在生产之中生长发育,与朝鲜族人民的浓郁的宗教信仰、健康的生活习俗、艰辛的生产劳动、艰难的生存环境等密不可分。

3.2 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当朝鲜人经过漫长的路程移居中国时,大多数都是庶民阶层,因此他们掌握的艺术形式和带来的传统艺术种类极其有限。当时朝鲜半岛所流行的传统艺术将近有三百五十多种,而带到中国的艺术种类仅有三十多种,这种艺术总量上的减少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包括朝鲜族)人们对优秀而浩瀚的朝鲜族传统艺术的了解和认知,给人们在了解探究古老传统审美方面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朝鲜族舞蹈以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为背景在中国的朝鲜族文化圈中生根、发芽及开花结果。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转移及变化,人们所带来的宗教艺术或贵族的部分艺术也开始在内容与形式上转变,都逐渐往民间生活上靠拢,最终形成以民间民俗艺术风格特征为主流的中国朝鲜族艺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为移民艺术的中国朝鲜族舞蹈,以从朝鲜半岛所带来的朝鲜传统舞蹈为基础,又受到朝鲜半岛近现代舞蹈发展的影响,最后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凝聚变化,发展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朝鲜族现当代舞蹈形态:即作为传统再现的原生形态的艺术、新生形态的舞蹈;即朝鲜族创造出的新的舞蹈形态、再生形态的舞蹈;即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舞蹈形态以及原生形态的舞蹈。

3.3 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

中国朝鲜族舞蹈在其发展历程中,受到了新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由于来自本民族内部的民族传统文化及传统习俗心理的转变、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的动荡所带来的人们的价值观及文艺观念的变化,使中国朝鲜族舞蹈逐渐具备鲜明和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色。中国朝鲜族舞蹈的形成要素具有非常明显的复合性特征,即朝鲜民族特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特征的影响;地政多角性,即中国朝鲜族所在的地域与朝鲜半岛西北部、日本的西部、俄罗斯的西南部等相互接壤,是多国交界之地;资源多层性,朝鲜族舞蹈中既有现代流行的活动资源和传统封存的遗产资源共存、亦有无形无质的非物质文化形态遗产,也有有形有质的物质形态遗产;传统多元性,中国朝鲜族舞蹈中拥有中国朝鲜族传统的特色和朝鲜民族传统的元素,既具有近现代传统的活动因子,也具有古代传统遗存细胞。以此复合型性质为基础,中国朝鲜族舞蹈在其形式上表现为对传统延续不断、对他者的兼容并蓄以及原生形态的可塑性强,其特色转化为与其他民族艺术在艺术之林竞争的优势,使舞蹈具有可塑性及其强烈的发展机制,也就是不断变化自己的机制、接受借鉴外来的机制,创新并创造出自己的机制,使朝鲜族舞蹈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4 结语

朝鲜族舞蹈教育以朝鲜半岛流传到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上个世纪50年代吸取了朝鲜舞蹈,90年代开始汲取韩国传统舞蹈,进一步构筑了丰富的朝鲜族舞蹈训练体系并将其发展创新。今后将进一步摸索富有民族特色,时代性的朝鲜族舞蹈课程。如今,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朝鲜族舞蹈在中、朝、韩三元格局中以本民族传统舞蹈为基础进行发展,并根据其时代、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离开了朝鲜半岛,在中国这一多民族文化圈中的朝鲜族舞蹈,以朝鲜半岛的传统舞蹈为基础,包容借鉴韩国舞蹈与朝鲜舞蹈的优秀因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舞蹈文化。

在21世纪的文化时代背景下,舞蹈不能局限于慰藉人类情感的手段,而应作为敲醒人类的灵魂,引领人类意识活动的艺术手段而存在。在此层面上舞蹈教育也不应再是单纯的技艺性的身体律动,而是升华为富有创意及形象性的表现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爱顺,崔呼旭著.艺术史[M].延边大学出版社.

[2]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孙春日等编著.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M].延边教育出版,2002.

[4]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朝鲜族研究丛论[M].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1.(8)

[5]朴昌昱著.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6]方民镐著.明清时期朝鲜族历史研究的几個问题[M].延边大学教务处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文化特征
苗族“巴岱”吃猪祀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俄罗斯知识分子及其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