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建军路小学 于正军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定律,相对而言,它形式更为复杂,使用范围更为宽泛,理解难度更大。“乘法分配律”涵盖了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的内在运行机制,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才能灵活掌握和应用两位数乘法计算次序、矩形周长公式的提炼、路程等问题。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情境,能有效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课本以绿化活动为话题情景,全面展示了绿化的各个环节。教学时不妨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炼信息,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结合图中文字转述,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问。可供参考的问题很多,其中“参加绿化活动的人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包含了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题目相关信息:共有23个小队,每队中有3人从事植树种草工作,2人从事清扫垃圾工作,2人取水育苗。每队要种7棵松树苗,每棵树苗需要先浇2桶水。
思考:参加绿化活动的共有多少人?哪些条件对你解题有帮助?
这两个问题是很容易想到的。如第一问:求总人数,这是每学期都会接触到的总量问题。无非就是部分量加部分量等于总量,体现的也是分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只是因为数据不同而可以选择不同方法,当每份数相等时,采用乘法计算。第二问:哪些条件对你有所帮助?筛选有用条件,也是解题的必备技能。联系绿化活动实际,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一般会选用惯用的方法解题,如(3+2+2)×23与3×23+2×23+2×23,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经验已被激活。
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从发现相等到探究真相,可以通过两个层次来教学,多层次帮助学生完成意义构建。
生1:(3+2+2)×23=161(人)
生2:3×23+2×23+2×23=161(人)
思考:(3+2+2)×23=161与3×23+2×23+2×23=161这两个式子能不能画等号?
学生能从结果相同判定算式相等,也能通过对题意的分析,看出只要算式的指向性一致,结果就是对的。当然这只是低层级的发现,没有多少思维含量,此时学生的思考是机械浅表的,只有进行深度思考才能完成意义构建。
前面是结合题意和得数来判别算式相等的,而运算定律的学习掌握一定要达到抽象意识的高度,也就是抛开一切材料表象,单纯就算式本身,来理解相等的合理性、合规性。
思考:(3+2+2)×23=161与3×23+2×23+2×23=161这两算式,一个求积,一个求和,积与和是两码事,怎么最后画起了等号?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学生既要追溯加法、乘法的渊源,又要熟知四则运算混合后的运算定律,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酝酿思考,学生可以阐述清楚:左边是先求出每队总人数,再求出23队总人数,所以是求积;右边先分别求出绿化团中各个工种的总人数,再把各个岗位上的人数加起来,所以是求和;其实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就能理解7个23与4个23加2个23再加上2个23,其实是一致的。
通过打通“求积”与“求和”之间的逻辑关联,学生提取已有的认知经验,证明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数学活动经验包括经历回忆和提取经历教训的过程。只有释放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究,独立思考与充分研讨,对问题的审读才能全面深刻,使思路更明确,方法更多样,概念理解更到位。
细节只有通过用心查验才能发现。“乘法分配律”一般是先理解算理再理解定律公式,一旦学生理解了公式,就会立即进行应用,这样机械记忆和生搬硬套就会裹带进去。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仔细甄别排查两个算式的细微差别,找出结构特征上的关联。
思考一:两个算式虽结果相等,但是形式不一样。
学生从两个角度描述异同点:
第一,字符算符不一,一个有括号一个没有;“+”和“×”的数量与排列分配不一样。
第二,数字不一样,一个算式23只出现1次,一个算式23出现3次。
思考二:右边算式23为什么出现了3次?左边算式3、2、2都是加数,到了右边怎么变成乘数?
思考三: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两个算式是怎么转化的。
生:从左往右看,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每个加数分别与公共关系因数相乘,分步分批求积,再累计。从右往左看,带有公共因数的几个单项式,可以将公共因数提取出来,再求出积。学生的陈述过程其实就是分析理解分配律的过程。
对于一些基本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掌握,学生仅仅做到熟练使用是不够的,必须做到灵活运用随机变换。“乘法分配律”既难以理解又难以表述清楚,高年级的学生也是较难理解的。由此可见,大量练习是能够起到巩固强化作用的。
日籍教育博士佐藤学认为:学习是与外部世界相遇、相知、相交的过程,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互对话,学习者重新建立了与对象世界的精神关系。在“乘法分配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类似的精神交流,沟通实际,激活经验,分层推进对关系的理解,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切实理解和把握乘法运算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