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建霞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相信每一个80后,对寒号鸟的这句台词都印象深刻。寒号鸟的懒惰,寒号鸟的借口,以及寒号鸟最终被冻死的结局都在告诫着我们不能懒惰,不能得过且过。但是寒号鸟究竟长什么样呢?我没有深究过,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凭直觉猜测,寒号鸟就是一种鸟。
当我拿到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后,发现目录里有《寒号鸟》这篇课文,十分惊喜。小时候喜欢的课文又回到了教材里,我能把这篇课文再讲给我的学生听,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我翻到这篇课文,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又是那句“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真是又可怜又可笑。
忽然,我的目光被占据半个版面的插画吸引了。插画右边画着一只叼着枯草飞走的喜鹊,插画左边是“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画面内容和课文第一自然段完全吻合。只是画面中,石崖里的分明不是鸟呀,难道这只连羽毛都没有的、长得像松鼠一样的动物是我怀念了二十多年的寒号鸟?我奇怪,惊讶,困惑,不解。
拿起手机,我搜索了“寒号鸟”,找到了答案。原来在真实的动物世界里,存在着一种叫“复齿鼯鼠”的动物,也叫寒号鸟,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的乔木树上或陡峭的岩壁裂隙石穴里筑巢。原来这复齿鼯鼠才是故事中寒号鸟的原型;原来真有这样的动物,而且和插画一模一样;原来寒号鸟真的不是鸟。我这二十多年来都对寒号鸟存在着误会啊!
我久久地凝视着统编教材的这幅插画。合上书后,教材里一幅幅精美的插画都浮现于脑海:从一年级上册开篇关于五十六个民族小朋友上学的大气美图,到《天地人》一课中飘逸深远的中国水墨画,从《小蜗牛》课后练习中帮助学生识字的插画,到《小蝌蚪找妈妈》课后练习中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的配图……统编教材的插画不简单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面对如此精心设计的插画,面对如此简洁方便的教学资源,教师该如何加以利用呢?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在导入环节,我们可以借助课本的插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执教《难忘的泼水节》(二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出示插画,让学生说一说图片画的是什么,以此走近周总理,走进泼水节。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再让学生看看插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读一读。这也是课后练习明确要求的。可见编者在设计教材时对如何使用插画也深思熟虑过。
语文教学注重积累背诵。在课堂的背诵环节,教师也可以借助插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小儿垂钓》(二年级上册)的插画就画面感极强。图中蓬头稚子头也不回地朝路人摆摆手,生怕鱼儿被吓跑。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插画的细节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忆背诵。
插画和课文内容是相互应和的。插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助于对插画的进一步观察。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就告诉我们插画的重要价值及重要作用。学生通过三幅插画,可以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小蝌蚪的变化过程。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插画的观察,最后都集中体现在了课后练习中。课后练习明确要求学生先按顺序把相关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在执教《树》(二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介绍了哪些树木。如果学生对“松柏”不了解,在刚开始会以为只介绍了十种树木。但是插画上总共有十一种树。反复读课文和仔细观察插画后,学生就能够将每种树木指认出来,并了解每种树木的特点。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插画时也考虑到了它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作用。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二年级上册)一课,教材不仅配有文中提及的植物的插画,还在课后练习中专门画了柳树等植物,请学生选用图中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言而有物,对提高说话能力很有帮助。
除了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的能力也要开始培养。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二年级上册)就要求学生能讲清楚图意,要求其他学生通过认真听能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这一点在《小蝌蚪找妈妈》中也有所体现。
统编教材的插画精美,教师对插画的利用也要到位。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找到的资源数不胜数,但是教材中的寒号鸟再次提醒我,教材才是语文教学的窝。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有收获有成长,寒号鸟的春天才会来到。
(浙江省杭州市长河小学白马湖校区3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