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略学丰 别有洞天
——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与方法探析

2018-04-11 07:18:21叶晓春严建英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流利人教版文本

□ 叶晓春 严建英

第三学段的人教版教材中略读课文共有53篇,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可谓精略有序,浓淡相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适时隐退,做到“教略学丰”——略教师的教,丰学生的学;略课内文本内容的一般了解,丰前置学习的定向导航;略教师的精密预设,丰学生的自读自悟;略教师的精讲细析,丰学生的语言实践。简略与丰赡共享,课中及时抓住提升知识和能力好时机,放手而非撒手,自主而不自流,渐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力。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谈一谈如何展开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让师生共享阅读的过程,吟唱生命生长的天籁之音。

一、先学导航——自主学习的成长点

不动笔墨不读书。采用多种方法读课文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这一步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前读,更多时候已不再停留在读上。教师在设计预习单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形式多样地读文,边读边思,以读促思,以思促学。

【片段举隅】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鹿和狼的故事》

在教学此课时,笔者以读为起点,依托文本,设计了文本研读预习单。

预习单

1.这篇课文我读了()遍。

我认为自己读得:A.正确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组内伙伴评价:A.正确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生机( )( )面目全() 一命()呼

()不留情自由自() 苟延()喘

3.课文内容我知道。

()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之间是()、()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去判定动物的(),有时会犯()。森林中既需要(),也需要()。人们必须()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预习单是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前提下实施的一种导学策略。为保证学生在课中的言语训练效果,教师需寻求能与教学目标结合的最佳训练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篇章,进行有效学习。《鹿和狼的故事》的预习单以读为起点,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清文络,在自我研读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二、自研互探——合作共学的生发点

上一堂高效的略读课,教师要设计核心课堂练习,聚焦学生的思维力,探得品读文本的捷径,串联起整个阅读课堂的枝蔓,使有效的练习激发学生灵动的阅读力。“课前导语”是略读课文唯一的学习提示,它虽短小精悍,却有很多功能,教师应对它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设计关键问题,紧扣语用点,引领合作共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片段举隅】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

合作流程:自主阅读,找词句。组内交流,谈感受。小组展示,作汇报。

活动一:请同学们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活动二:你来当当小法官,填写下表。

案件第一个案件第二个案件第三个案件案件名称方糖不见了破案结果法官判词爱吃甜食,免罚松鼠晾蘑菇过冬松鼠在烟囱垫窝保留老习惯

活动一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掌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形式。而活动二在完成“另类”填表的过程中,实现了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落实“阅读提示”的要求。整节课从学生中来,到“学”法里去,发现学法与学力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提炼概括的过程。

教师在略读课堂教学中要让学于生,以学定教,找准落点,使文路、教路和学路相统一。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主旨,根据文本的特点,展开对文本的本真追问。课堂上小组共学,在合作探究中品读文本,寻得理解语言文字的密钥。

三、深掘文本——课内练笔的结合点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若善于“开窍”、引导,灵活运用策略,就一定能够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习才会变得轻松而有趣。

【片段举隅】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祖父的园子》

师:请同学们学习第十七自然段后,在学习小组内演一演园中的景物。(生分组排演课本剧)请阳光组上台演一演倭瓜、黄瓜、玉米。

生:我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我是多么自由,谁也管不了我!

生:我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我也是绝对自由的,整天在园子里和大倭瓜一起疯玩呢!闹出个万紫千红……

师:你们的表演深深感染着大家。吾手写吾心,请同学们想象园子里其他动植物的自由,写一写。

学生这样写道:“我是向日葵,我想长多美就长多美。每天跟着太阳公公转呀转,太阳公公笑嘻嘻!”

“我是红高粱,我愿意喝多少酒就喝多少酒,就算喝成了关公,也是随心所欲的。”

……

此课教学引领学生推敲品味文本的词句,文中朴素自然、童真童趣的语言,直接而率性的表达形式,是这篇文章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描述的情景之中,激发其想象力,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心理状态,实现研读过程的入境、入情与入理。随堂练笔也并非刻意设计,一切都水到渠成。

四、内引外连——阅读时空的迁移点

打磨略读课堂,要把握拓展训练的度,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应紧密结合文本,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围绕核心目标来设计,从而拓宽阅读的时空,让学生徜徉其里,恣意地放飞心魂,学有所获。

【片段举隅】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刷子李》

第一层次:文本回顾,梳理情节。

小组合作填写学习单。

交流讨论:说一说你的发现。(如文章写作之法精妙,巧设悬疑,情节一波三折,表现人物特点)

我的发现《刷子李》阅读学习单——梳理情节情节一情节二情节三

第二层次:感受写法,获得启迪。

什么是“一波三折”的写法?

换位体会:请同学们以曹小三的视角去关注文本情节的变化。

小结: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呢?

第三层次:依“法”阅读,加深体会。

出示文章:《苏七块》《泥人张》。

想一想:这些文章有没有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

组内合作填写类似《刷子李》的学习单,或者画一画情节线索图。

学习略读课文应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其写作方法。教学此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脉,发现“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借此对同一系列的文章进行归纳、阅读,令学生对此类故事情节有进一步的领悟,找到习作的密钥,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点带一片,激活课外拓展阅读的动力,可谓别具匠心。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略读课文的教学亦如此,轻挑慢捻要相宜,要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引领中掌握阅读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应“丰”“略”有度,多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迁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落实“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从而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浙江省龙游县桥下小学324400)

猜你喜欢
流利人教版文本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
流利口语练习
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