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期刊管窥《道德经》英译本研究现状

2018-01-26 15:08龙仕文廖晋饶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英译本道德经译本

龙仕文,廖晋饶

(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1 《道德经》英译

据说《道德经》(Tao Te Ching)有“西方第二《圣经》”之称,它既是中国人的骄傲,亦是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其译本数量之多,非其他典籍著作所能比,而就具体译本数量而言,各方说法不一。有学者称西方网络统计该著作有300多个英译本,但有译本实物的网站收录了170种《道德经》第一章的英译[1]。总体来说,学者大多承认其译本数量有一百多种。在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日益提升的今天,国人愈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的质量和风貌。根据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平台搜索显示,学者李贻荫于1988年在外语教学刊物上发表了《评D.C.Lau英译<道德经>》[2],可谓是国内学者研究《道德经》英译本的开山之作,此后便陆陆续续有学者研究和评论《道德经》英译本并公开发表研评作品。

为分析目前国内学者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现状,笔者于2017年11月通过中国知网平台,检索以“道德经 英译本”和“道德经 英译”为主题的期刊文章,分别出现157和121篇文献。经过筛选,去除重复出现的文章以及与本文研究内容不相关的文章,最后纳入研究对象的有133篇。笔者在研读这133篇文章后,根据其研究内容归纳分类如下:英译本分析(86篇)、重点字词和章节的翻译分析(18篇)、《道德经》英译中文化负载语的翻译研究(13篇)、《道德经》英译史纵向研究(4篇)、《道德经》英译本的读者接受性分析(3篇)、老子和道德经英译本综合研究(5篇)、《道德经》英译研究现状综述(4篇)。由于部分文章涉及多层面内容,如结合了理论、重点字词翻译、译本对比等方面,使其在分类时可被纳入多个类别,所以笔者在分类时只能尽量按照各文章的核心思想和论证方向分类。

本文即在此分类基础上,对《道德经》英译本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展开讨论。

2 《道德经》英译本国内期刊研究现状探析

中国知网上可查到的最早研究《道德经》英译的期刊文章是学者李贻荫于1988年发表的《评D.C.Lau英译<道德经>》[2],遗憾的是,此后二十年之久,该类期刊文章仅有10篇左右,可谓寥寥无几。但自2009年起,《道德经》英译的研究文献骤然增多,年均有期刊文章10篇左右,2014—2016年甚至每年都有20篇左右问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学者对《道德经》英译研究越发重视。笔者研读完历时29年的133篇期刊文章后,将其分为上文提及的七大类,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仅从英译本分析研究现状、重点字词和章节的翻译研究现状、文化负载语(culture-loaded words)的翻译研究现状、《道德经》英译文献综述研究现状及其他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2.1 《道德经》英译本的独立、对比研究现状

在133篇文献中,有86篇文章研究《道德经》英译本,其中单译本分析的文章有11篇,多译本对比分析的文章有9篇,基于某理论或某视角对各译本进行分析的文章有66篇。

单译本的分析主要在于源语文本与某一英译文本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某一英译本的翻译策略(translation strategy)、优劣之处展开讨论。学者冯晓黎于2009年发表《帛书本<道德经>韩禄伯英译本刍议》一文,通过列举该译本对原文形式重塑的成功和不足,分析了其译本的翻译现象、策略和技巧,最后认为:该译本虽有个别牵强翻译,但总体来说,译本行文流畅,亦保留了原作基本风貌,值得学习和鉴赏[3]。

多译本对比分析主要有各译本的风格对比、翻译策略对比、译本的优劣之处赏析等。学者吴宾凤等(2011)曾对比分析了亚瑟·韦利(Arthur Waley)、斯蒂芬·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陈爱琳(Ellen M.Chen)以及辜正坤等四个译本中的字词误译、句子结构误译,并研究了误译原因,最后提出建议:由古文底子好的人先将其翻译为白话文,再由英文底子好的人将其翻译为英文,中西合璧,使《道德经》以更全面、更精确的风貌走出国门[4]。

基于某理论或某视角对各译本进行分析的文章数量非常多,几乎占笔者本次研究对象的半数,结合某理论、视角分析译本的文章也是研究语言的文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可以说是有理有据,比较容易论述。如学者刘侠在《操纵视域下<道德经>英译的意识形态影响》一文中,论述了随着时代变迁,宗教意识形态、哲学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均有所变化,无论译者使用什么翻译策略,其翻译都会受到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和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不同时期的译文必定有所差异[5]。

直接分析研究译本,是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6]。总体上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视域日益拓宽,从最初的一般翻译理论扩展到翻译美学(translation aesthetics)、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哲学阐释学(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意象转换(image conversion)、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女性主义(feminism)视角等,多方位多视角地对《道德经》英译本展开研究,使译本风貌更为全面地展现在大众眼前,不同视角的分析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2.2 《道德经》重点字词和章节的翻译研究现状

虽然在133个研究对象的分类中,笔者只将18篇文献归于重点字词和章节翻译的类别,但事实上,还有不少文献提及到字词和章节的翻译分析,鉴于其研究和论述的重点不仅限于此,所以归于别类。经笔者统计,在这18篇文献中,涉及“道”字翻译的文章有13篇,涉及“天下”翻译的文章有5篇,涉及“德”字翻译的有6篇,着重研究第一章英译的有8篇。在整个研究对象中,虽然这是不完全统计,却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重点字词的翻译研究集中在 “道”、“ 德”,对重点章节的翻译研究集中在第一、三章。但是,笔者在其他研究对象中也看到不少涉及个别字词或章节翻译研究的文章,其中亦有对“常”、“水”、“自然”、“天下”等字词、对第7、26、63等章节的翻译研究。例如:学者吴海燕在《诠释学视域下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探析》(2013)一文中,便研究了《道德经》第十四章中“夷”、“希”、“ 微”等字词的翻译[7];学者徐冰在《冰山模型与<道德经>的英译》一文中,也提到了第五、十、十八、二十八等章节的翻译[8]。

总体来讲,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道德经》英译本中字词和章节的翻译研究已经不再只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道”和第一章,研究广度呈分散之势,笔者认为这是该研究领域近年来的一大进展。

2.3 《道德经》中文化负载语的翻译研究现状

《道德经》是我国的典籍著作,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负载语,对这些文化词汇的翻译实属一大难题,译者稍有不慎便容易误解原文的真实意图和隐藏内涵,闹出笑话,所以对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研究很有必要。本次研究对象中,该类研究共有13篇论文,其中包含了文化意象移植(cultural image transplant)的研究、文化层面的翻译补偿(translation compensation)、英译中本土文化流失(loss of local culture)的研究等。例如,学者肖志兵(2009)就曾论述了亚瑟·韦利(Arthur Waley)译本中将“天下”译为the world、the empire、under heaven的不同情境,及各种对“天下”译法的不贴切之处,并表示尽管韦利想要摆脱基督化时期的影响,开拓一种新的翻译方法,“但他给中国思想增加了一些无关的文化假设”,反而使其译文远离了源语文本的视域[9]。

该类论文大多指出了在《道德经》英译中,译者对于著作中饱含的宗教文化负载词(如“道”)、社会文化负载词(如“雌”“雄”“ 士”)、物质文化负载词(如“朴”)以及不同章节出现的数字等的丰富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其翻译出现了偏差,使译入语读者无法获取和源语读者同等的感受,更使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呈现出不完整性。

2.4 《道德经》英译文献综述研究现状

笔者在研读完文献后,也发现了该领域的一些进展与不足,既有与上述两文中一致的结论,亦有一些出入,留到后文中再一一列举。

2.5 其他比较典型的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

除了上述较为大众的研究,还有三类偏小众但较为典型的研究类别,包括研究《道德经》的英译史,分析《道德经》英译本的读者接受度,综合研究老子和《道德经》英译本,这三类文献共12篇。

首先,谈到该著作的英译史研究,便不得不提及学者辛红娟等《追寻老子的踪迹》(2008)一文,该文在知网平台的被引量和下载量都居高不下。该文详细介绍了《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流传之旅,阐述了它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三次译介高潮,这也成为后来众多文献的参考依据[12]。

学者吴冰《虚拟空间里的真实声音》(2013)一文中,通过统计分析网络购物平台的176篇买家评论,最终提出自己的看法:翻译的策略和形式都可以更为丰富多变,在意译方法下产生的译本的价值不容忽视[13]。虽然该文脱离了理论研究,但却更为真实地分析了该译本在读者心中的接受度,所以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即便没有理论支撑,但也不乏真实性和实际价值。

学者崔长青曾发表《<道德经>英译本初探》(1997)一文,虽然文章发表年份较远,但该文内容丰富,参考价值颇高。该文既介绍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又简述了《道德经》在西方的百年英译情况,还列举对比了亚瑟·韦利(Arthur Waley)、林保罗(Paul J.Lin)、梅维恒(Victor H.Mair)、H.G.Ostwald等学者的英译本,最后提出希冀:希望进一步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高翻译水平,让目的语读者获取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领悟老子的思想精髓[14]。

这三类研究虽然目前来说数量并不多,但是都极具代表性。研究《道德经》英译史,从纵向了解《道德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时期的中西方译者和学者对该著作的不同解读;分析《道德经》英译本的读者接受度,从读者的角度解读各译本是否符合当下文化的时代特点和读者的接受力;综合研究老子和《道德经》英译本,结合原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轨迹分析各译作是否能向目的语读者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者老子的思想。这三类文献无疑为该领域的长期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3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道德经》英译本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一是对重点字词和章节的研究有所扩展。“道”和第一章乃该书的核心概念,所以对该字、该段落的翻译研究自然不可避免,但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其他字词和章节上,如学者赵丽莎(2009)就曾对第4、8、60章的不同译本进行分析[15];学者邓巨等在其论文中对比分析了第21章的不同翻译[16]。此类研究还有很多,笔者不再一一列举。

二是研究视角更为开阔。近年来,诸如游戏视角(game perspective)、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哲学阐释学(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文化负载语转换(culture-loaded words conversion)、辞格(figure of speech)研究、译本注释翻译研究、译本的读者接受度调查等新视角让《道德经》英译研究更为深入全面、更有新意,多视角评析也有利于译者们推出更为精确的新译本。

三是研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学者们不再囿于译本对比与评析,语料库辅助研究、机器翻译探析、问卷等研究方式方法崭露头角,互联网大数据的力量为《道德经》英译研究提供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近年来,虽然研究《道德经》英译本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本次133篇研究论文中,仅有2篇发表于《中国翻译》的文章,分别是学者常青等的《安乐哲中国古代哲学典籍英译观——从<道德经>的翻译谈起》[17]、学者吴文安的《典籍英译训练的惑与德——以<道德经>英译为例》[18]。除此之外,也有极个别发表于《上海翻译》和《中国外语》等核心期刊的文章,但其余大多都出自学报和普通期刊。这足以说明,目前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还不够高,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研究者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此外,不少论文篇幅短、质量低、出新少甚至抄袭。在133篇研究对象中,有13篇论文篇幅仅有一页,其内容多为前人屡屡论述之处,当下再写,已无新意和可考价值。

4 结语

《道德经》既是我国经典著作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骄傲,自其走出国门的那一刻起,便不再仅仅属于我们一个国家。在为它骄傲的同时,国人也能看到其被国际友人出于宗教借力的有意或出于文化误解的无意,造成误译、误读的现象,除了通过对比分析指出译本的不足之处,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如结合译者时代背景的考量、更多新视角的展望、中西方译者如何合作将该巨著译得更好等。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中国文化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译出越来越趋近于原文风格和思想的英译本,让更多人听到中国的声音、读到中国的故事、看到中华古人智慧的身影、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道德经》真真正正地属于全人类,也让人类完完整整地了解老子思想。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英译本道德经译本
道德经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敬业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