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天山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文化强民族强,青年强则国家强,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新时代强校战略指明了发展方向。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的历史方位,要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把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强校战略的基础工程,要不忘本来汲取百年名校文化精髓,吸收外来共享国际先进学校文化智慧,继往开来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学校文化,面向未来扩大学校文化影响力,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文化是学校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传世的基因、精神的家园,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文化反映价值取向和行为操守,反映对规律的遵循、对真理的追求。文化立校,是办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办学校的主题要旨。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以文化立校,就是培学校发展之根。办教育,就是办文化;办学校,就是培育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靠的就是代代相传,靠的就是学校薪火相传。顾明远教授说过:“一所学校的成长史是学校文化发展史,是学校文化建设史。”任何一种学校文化都是以 “过去的重大事件”和 “现在流行的故事”为核心内容的,学校文化直达师生灵魂深处,没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学校教育缺乏文化,就会把师生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文化强校,是名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就没有教育自信、学校自强。
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一所学校只有具备了深厚且具有活力的学校文化,才能使学校每一位师生尽快融入到文化的氛围中,产生持久不衰的工作激情,使学校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形成独特的风格。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史密斯指出,“一所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体现其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向成功的教育途径”。
文化育名校,许多百年老校焕发出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历久弥新,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常青藤”学校;一些学校依靠文化建设后来居上。但总体上看,在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阐释其核心内容以及如何传承弘扬等问题上,目前还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落差。
学校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仍然薄弱,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转化运用仍存在不足。有的学校办成了 “考试工厂”,提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有的学校出现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甚至贬低、漠视中华优秀传统学校文化的现象;有的学校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简单复古的现象,形式主义明显。一是物表化,学校建得富丽堂皇,但只是一些建筑、图案,并没有真正成为师生生活和记忆的组成部分。二是文本化,学校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层面。三是标语化,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都能 “说话”,写满了各种标语口号,但只是挂在墙上,印在宣传册上,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学校要从战略高度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知其根、懂其源、望其流、顺其长、尊宗敬祖、寻根留本、凝聚校友纽带,教化后人传承历史,前车之鉴后世不忘,承前启后,从文化自觉中筑梦理想,从文化自信中坚守价值,从文化自强中筑梦未来。把文化作为学校安身立命的灵魂,坚持文化立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把文化作为学校生生不息的血脉,坚持文化兴校,传递成功基因;把文化作为学校卓尔不群的品质,坚持文化强校,建设一流学校。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教育强国,必须有引领世界教育的能力。美国蓝带优质学校协会主席巴特·提尔曾言:“造就优质学校的是文化,非成绩。”纵观国内外名校的发展之路,学校特色无一不是个性鲜明的学校文化的彰显。内涵发展是文化品质的提升,生生不息是文化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学校文化,积淀着学校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文化沃土,是当代学校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百年老校的办学传统和历史文化对学校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学校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所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传统的聚合体,它决定着办学者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承载着治校方略和经验,流淌着学校传世的血脉,传承着前辈的遗训和期望,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
对百年名校办学历史资料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和整理,缅怀先哲名师的筚路蓝缕,研究其时代教育价值,实事求是地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改革、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有利于教育主体形成文化自信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学校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找到智慧源泉和文化滋养。
学校文化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精髓,学校的历史反映的是民族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一流的学校做文化,二流的学校做课程,三流的学校做管理。好学校让学生遇到更好的自己,有文化自觉的学校,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该秉承什么,用什么样的理念影响师生。成长的文化,让普通人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学校的历史渊源流长,我国现代意义的学校已逾百年,源自清末民初实施新学课程教育的学堂,包括官办或私立书院转制西学的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 (1905年9月2日),清廷上谕宣布:“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举考试亦停止。”[1]“丙午”,即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至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完全废止,标志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 “新学”教育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作为教育制度的 “新学”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新式学堂结构;二是新式西学课程。
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剖析,百年名校应具备下列六项基本条件:一是创办于清末民初,即办学历史百年以上或接近百年;二是实施新学课程教育,课程体系呈多元性;三是长期以来由教育家治学,教育有效;四是各级各类卓越人才辈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杰出贡献;五是教育文脉绵延至今,办学文献和历史人文景观维护较好;六是在教育界有良好的知名度,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标识。[2]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orgnizational culture), 按照萨乔万尼 (1994)的观点,学校不是一般的组织,而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组织间的关系由他人构筑,而且这种关系已被编入种种等级及角色要求的制度体系之中,依赖外在控制。在共同体中,成员拥有一种与他人具有共同愿景的社会生活,其控制则更多地依靠规范、目的、价值观、专业精神、团队合作以及成员间自然而然的互依性。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是学校的责任,即学校为什么而存在;愿景是学校的蓝图,即学校未来的目标和样子;价值观则是学校对于好坏、善恶、美丑、成败、是非的基本信仰和评价标准,即哪些东西要坚守,哪些高压线绝对不能碰,教育应该有所取舍。校风、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是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表达。校风是历史积淀下的现实状态,校训是一种理想。好的校风、校训,不仅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还能反映出学校的价值追求,是打开一所学校历史文化之门的钥匙,是眺望一所学校精神家园的窗户。制度是学校的文化契约,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这样文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弘扬。制度的存续和影响,同样会受到文化整体性的保护和滋养。
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人来呈现,走进一所学校,学生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就代表了学校的文化。师生的道德水准、课堂的氛围、师生的阅读生活以及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可以展现出学校气质。学校的仪式、节日和庆典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活标本,是学生生命中最值得关注的重要时刻。学校建筑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建筑不仅仅是学校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筑本身应该有文化气息,还要有鲜明的个性。真正美好的教育场所,是师生亲自创造的空间。走进学校,应该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厚度,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学校应该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一个美好事物的集散地、一个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方。民族文化的精华、当地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叙事、脚下这片大地的特色,都应该能在学校文化中体现出来。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要形成 “政府引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科研支撑”的格局。学校主体投身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要加强学校文化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提高学校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融入学校工作全过程和教育全过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通过知识层面的学懂、弄通、悟透,达到深层次的熏陶、染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展现老校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要实现学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是把握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之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要集中探讨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找出从文化自觉到教育自觉、文化自信到教育自信、文化自强到教育自强的有效路径,探讨百年老校与名校形成的相关性。
国家重视学校文化建设。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发布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 〔2006〕5号),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2010年5月20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 《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 〔2010〕8号),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中央文件形式,第一次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为我们指明了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蕴,培育时代新人的方向。
社会参与学校文化建设。2010年6月20日,“2010(首届)中学百年名校论坛暨 (首届)中学百年名校发布会”在京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地位和品位,挖掘深邃的教育思想,传播悠久的中学文化,盘点具有深厚文化传承的中学,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和探讨了中国中学教育的渊源、历史、文化和创新。201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就提出,保护和研究 “教育的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当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就是 “教育的遗产”。
学界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学界形成了研究组织——中国百年名校发展促进研究会,旨在追溯教育历史,盘点和服务全国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并将在协会下成立教育遗产专业委员会,开展 “中国中小学百年老校保护与文化传承示范学校”的研究与实践活动。2017年,中国教科院设立 “校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以百年老校为例”课题。
文化兴则教育兴,文化强则学校强。新时代的学校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文明风尚,构建崇善、求真、尚美、开放、包容的学校文化形象,发挥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寿明.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5392.
[2]黄树生,试论百年名校文化之当代教育校本发展中的价值——以清末民初的无锡新学教育为例[J].中国教师, 2010, (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