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践路径探索

2018-01-26 11:33陈卫东
中小学校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督学督导学校

□ 陈卫东

从2013年起,笔者担任张家港市兼职督学,2017年9月转为专职督学,是督学岗位上的一名新手。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笔者对挂牌督导有了一些清醒的认识。自2013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以国教督办 〔2013〕2号印发《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简称 《办法》)以来,各地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措施保障、结果运用等方面,成绩显著、效果明显。但也有些地区、责任区的责任督学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随意性大,没有目标和重点,缺乏计划性、导向性;有的想去就出去,不想去就不出去,督导缺乏常态化、规范化;有的监督指导执行力度不够,缺乏严肃性、有效性;有的督学素质一般,缺乏专业性、权威性;有的督学默守成规或按部就班,只会照着做、学着做,缺乏主动性、创新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督学角度而言,主要在于认识不足,对挂牌督导的价值、意义、重要性了解不够,因而责任性不强、规范化程度严重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实践中体现出方法不当、监督不力、效果不佳等毛病。如何改进这些问题,从而促使督导工作 “更上一层楼”, 提高督导工作实效,现结合自己的实践,就优化挂牌督导实践路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目标与理念:目标引领、理念导向

教育督导是以 “评估导向,决策咨询,服务发展”为价值追求,总目标是 “督规范,导发展,提质量,创特色”。核心理念是 “勤实践,促反思,求变化,强服务”。无论是何种方式、何种性质的督导,都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引领和正确的理念导向,让被督导学校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正确的思想与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提高办学质量,让学校发生应有的改变。具体的目标要简洁明了、目的鲜明,方式一目了然,切不可繁杂不清。以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为例,2016年下半年,我们对学校开展此项工作的督查工作目标确定为三条:一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理解校园欺凌的内涵、危害及治理的意义,并做好自查工作(看会议资料、访谈师生);二是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拟订好治理方案、应急预案 (看资料);三是学校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或专题性教育活动,并有一定成效(重点看活动方案或现场,访谈德育干部或班主任看理念与行为的转变)。

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 《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 〔2016〕22号);同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印发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简称 《意见》)。《意见》指出:“各地要紧密联系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落实 《中小学生守则 (2015年修订)》,引导全体中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落实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让学生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显然,其导向和目的就是引导学校和教师认识校园欺凌事件的严重危害性,以及开展师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的重要性,要把治理校园欺凌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范畴,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范畴,纳入学校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范围,这是本次督导的最终目的及意义。

理念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导向正确、目的鲜明,学校和教师自然会认识活动的意义,做好各项具体的教育实践工作。因此,督学首先要备好课,做好预案,开好清单,通知责任区学校围绕专题内容展开深入的自查自纠和专题主题教育活动,并将重点放在转变思想与观念之上。这样的督导,才能帮助学校彻底解决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与效果。

二、优化内容与方式:内容精准、方式恰当

教育督导主要有经常性督导、专项性督导、综合性督导等形式。督导内容包罗万象,《办法》第四条规定经常性督导有重点内容“八项”。经常性督导要真查实督,确保学校常规管理不触碰 “底线”“高压线”和 “红线”。例如安全工作检查,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确定重点项目。校舍破旧的或原地改造的学校要重点放在建筑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隔离措施上,食堂外包经营的要重点督查食堂管理、食品安全状况,有校车接送孩子的学校重点查看校车运作的情况。确定具体项目后还要关注细节,关注过程性管理,讲究方式,注重实地调查。比如,校车安全检查可以实施随车跟车实地考察的方式,督查各项制度具体落实状况:访谈驾驶员了解校车验车制度、驾驶员教育培训制度,访谈学生了解教师随机跟车制度、乘车学生安全教育制度,跟车察看校车行驶车况与路况、上车点名、下车交接、巡视沿路停靠点和终点的环境安全状况、随访等候点的家长满意度等关键环节。经常性督导每月一次,突出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在完成好经常性督导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专题性、综合性督导,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发展。一般来说,专题性督导应该有专题,内容相对集中,不宜面面俱到,重点放在能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上。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责任区通常采用“1+x”的督导模式,“1”指 “八项”中的某一项,这是 “规定动作”。“x”指学校需求性督导的某一项内容,这是 “自选动作”。将 “经常性督导”与 “专题性督导”(需求性督导、协作性督导)有机结合,有时根据实际需要在大责任区内临时性抽调督导人员,组成一支 “特警队”,以协作完成督导任务。这种带有 “私人定制”式的督导更具个性化、针对性强、“接地气”,能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增强学校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内驱力,效果自然会更加显著。

内容与方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容决定方式,方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变了,方式随之也变;内容不变,但学校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也不尽相同。常规性督导内容是永远不变的 “八项”,但是督导的方式方法是变化无穷的。只有进一步创新督导方式,丰富督导内容,做到内容精准、点准穴位,找到学校的 “最近发展区”,因校制宜,方式恰当、灵活多样,督查工作才能省时高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监督与指导:监督有力、指导有方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主要职责在于 “监督”与 “指导”,做到 “督”与 “导”并重,监督有力、指导有方。监督手段除了校门口公示的投诉电话、网络监视以外,家长则是督学的 “第三只眼”,可以帮助我们时刻监督学校开展工作中是否出现问题或偏差,引导家长及时举报或经常倾听家长心声,确实是一种监督的有力手段。督导能够用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又能组织学校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落实有效举措进行整改,此乃指导有方。可以这样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督导的重要任务,尤其是专项性督导,是指导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本着问题导向的工作策略,在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应视实际情况处理,小问题现场商量即时解决,一般问题则提出建议供学校参考,并采用跟进的方式,督促学校短时内加以修正,大问题或者说是突出问题则下发整改建议书立即改进。我们对于此类问题整改一般采用三种方式来督促落实:一是共议整改方案,制定切实有效措施;二是电话咨询或网络监督,掌握改进进程;三是下个月或下个阶段现场观察,评估落实情况,使整改行动落地生根,让学校发生应有的改变。

例如,责任区某学校校门口上下学时段交通拥挤、秩序混乱,还有小商小贩,管理松散,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下发整改建议书,要求学校在短期内解决当前挤、脏、乱、差的现象。整改建议书明确规定整改目标、整改内容、整改办法、整改时限等。我们督学牵头,联合当地交警、城管、卫生等部门,邀请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代表召开联合研商会议,出台多项有效对策,落实学校按年级段错时错峰放学、交警派出专人值勤、学校和家长志愿者联合轮值、城管随机巡查、家委会成员随时监督等多项机制,重新调整了家长车辆停放、等候区域,添置了隔离桩、减速条等硬件设施,有效地改进校门口原来的现象。事后要求学校拟写好整改方案、整改结果报告,拍摄好过程性的图片资料,一并上交督学备查。

挂牌督导 “督”是手段,“导”是目的。“监督、检查、评估”是“指导”的前提和基础,“指导”是“监督、检查、评估”的深化和集中体现,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被监督、检查的单位把工作做好,把学校办好。“督”和 “导”的重点内容就是学校的 “短板”“弱项”和各项法规与标准的 “底线”,聚焦学校教育中的问题,以“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为工作主线,无疑是教育督导的重要路径。

四、优化角色与素质:角色准确、素质过硬

督学的角色定位要准确。督学的身份特殊,是学校管理的第三者,应该是学校的参谋、助手,是老百姓所说的 “片儿警”,是一支“常规军”。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依据政策法规及遵循教育规律。遵循 “不违背政策法规与教育规律,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不加重师生负担、不占用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的四条原则,按法律、规律办事。其次要尊重学校。督导挂牌进门照常登记,按校内规定停放车辆;听推门课征得教师同意,听后及时评课;走访师生、家长注意保密,保护师生、家长合法的言语权力和隐私权;访谈校长和分管领导平易近人,虚心请教,冷静倾听,在了解真情实情后发表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供其参考。即便是重大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最终还是由学校召开班子会议或教代会做出裁定,督学决不 “一锤定音”,干涉 “内政”。再次要尊重事实,让事实说话。能融入学校大家庭,深入一线,正常开好工作咨询会、意见征求会、经验总结会、问题分析会,重视调查研究,为学校献计献策,督学办公室应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职能机构、学校管理的“第三只眼”。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的协调关系,摆正督学的位置,也是督导顺利开展工作、建立督学威信的前提和基础。

督学素质要过硬。首先要具备基本素质,即有责任感和吃苦精神,对督导工作有一份执着的热爱,尽心尽职,不马虎敷衍,每一件事均能高质量完成。其次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通常说的要 “专业在行”,包括具有一定的 “高度”,即 “站得高看得远”,能熟悉掌握各项政策法规,并利用之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依法治学,规范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具有一定的 “深度”,即有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极强的分析力、判断力和思想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切都难逃其 “法眼”,既能从细节入手,窥一斑而见全貌,又能抓住关键环节一针见血,把握学校发展的命脉;具有一定的“宽度”,即督学的知识面广,覆盖多个学科,专业知识丰厚,精通各项业务,专业技能先进,信息化水平高;同时要有一定的发展素质,即具有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品质,唯有这样方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创新,消除种种教育困惑和矛盾,从而出色地完成好各项督导任务。

古人云,“打铁 需要榔头硬”,督学自身素质过硬,才能有效指导学校开展各项工作,解决问题和困难。督学角色定位准确,既不“越位”或 “超位”,也不 “缺位”或 “让位”,站位正确,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发挥督学应有的作用。素质硬了还需角色正,两者缺一不可。一名优秀的督学要想真正成为 “强化教育监管的 ‘千里眼’、反映情况的 ‘顺风耳’、推动工作落实的 ‘好帮手’”的话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秀超语),其必定是两者兼得者。

挂牌督导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任重而道远。只有优化督导的目标与理念,通过目标引领、理念导向,才能实现 “评估导向,决策咨询,服务发展”的价值追求,使督导工作具有计划性、导向性;只有优化督导的内容与方式,才能形成现代学校管理的新体制机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督导工作具有常态化、规范化;只有优化督导的监督与指导,才能真正发挥督导的真作用、真意义,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使督导工作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只有优化督学的角色与素质,才能左右逢源,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使督导工作具有专业性、权威性。挂牌督导

工作的实践路径并非仅这四个方面,但这四方面是最基础、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目标与理念决定路线与方向,内容与方式决定规范与机制,监督与指导决定过程与结果,角色与素质反映人的能力与水平,决定督导工作的智慧水平和核心力量。只有把准方向、 “四轮并驱”,才能使挂牌督导具备强大的合力与动力,发挥四两拨千斤之效,助力学校全面发展,让学校发生真正的改变。

猜你喜欢
督学督导学校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学校推介
大姚县开展首次责任督学岗前培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廉价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