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法分析

2018-01-26 11:33□刘
中小学校长 2018年7期

□刘 波

如何让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实现语言文字与学生的阅历和认知、语言应用和生活情境相结合,提升学生 “读写”素养,多年来,我校按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阅读要求,注重 “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在文本中的位置,遵循“读—演—想,写—评—改”教学活动主线与活动环节,回归 “读写结合”的 “真语文”课堂。

一、“读”中生情,感悟语言之美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情感。课堂上,教师运用多种阅读指导方式,让学生感知和品悟文本中字词句,通过阅读感受和体验,激活学生自身的感受,感悟语言之美。

(一)指导阅读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自身进行范读,或者播放音频,让学生从中思索、鉴赏、揣摩,模仿读,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走进语文,入情入境。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词义、句子的意思,通过各种表扬方式鼓励学生阅读,达到熟读成诵程度。通过欣赏和背诵优美句子,学生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知识储备。

比如 《桂林山水》一课,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欣赏音频,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秀美,入情入境进入课文中的学习。在讲到漓江水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时,学生通过自读抓关键词 “静”“清”“绿”,教师引导学生做批注,找出本段运用的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通过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反复朗读,并背诵,再现文章的声感美,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二)欣赏品味阅读

引导学生思考段落中关键词是否可以替换?段落中关键句子表达了什么情感?文章结构中关键段落在文中的地位等等,进行品味欣赏阅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调、节奏、韵律,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感受语言之美。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教学海底世界的生物段落:“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通过让学生看图片朗读,体会文中关键词,加动作朗读,如 “懒洋洋地蠕动”“全身披甲”“样子挺威武”,通过声情并茂地表演读,引导学生读出海底生物的美丽、威武等特点,感受语言的生动,进而感受西沙群岛的海底的神奇,进入课文情境。

(三)读法学法相结合

在读中找到关键词,学会加标注的方法,做上记号。注意表现手法和文章结构,通过加批注的形式,积累语文知识,留下思维的痕迹。

比如 《梅花魂》一课,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珍惜”,想一想外祖父为什么而怒?在学生回答:“因为他太珍惜墨梅图了。”之后接着问:“你是从哪几个关键词句看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让学生写一写感受,学生能找出外祖父的动作:“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进而感受到外祖父动作的小心翼翼,体会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格外爱惜。还有反问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更突出外祖父的怒,显示出他对墨梅图的分外珍爱之情。学生通过加批注、写感受,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外祖父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角色表演,情景参与

“演”是阅读的一种迁移,“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于永正老师提出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时时表演一下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某一个动作、某一种神态,丰富自身感受。

(一)运用情景教学法

学生在表演中,通过担当文本中人物、卡通形象等角色,参与文本表演,内心变得更加纯净,情感变得格外丰富。通过演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结构、事件的过程。

鲁教版五年级上册 《晏子使楚》,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在表演之前,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圈画出重点的词句,利用朗读,模仿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在扮演角色时,肢体动作的结合,更容易感悟人物的心理,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同时也有效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在演出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学生分组表演品味关键段

通过语言和动作表演,去品味重点段落、关键段落的深意,感悟作者的丰富情感和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表演中交流阅读感受,在表演中感受人物和情景,理解课文中的内涵。

在讲授 《巨人的花园》一课时,让学生担任童话故事中的巨人和孩子,引导学生体会巨人说话的语气、神态、动作,通过小组表演、师生合作,感悟巨人对孩子们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懂得在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分享的道理。

(三)教师提升自身艺术素养

教师自身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利用休息时间,教师可以培养自身的艺术素养,掌握一点表演技巧,既能提升自身生活品位,又能让语文课堂增添戏剧色彩,这对于语文教学是有帮助的。如多读书、勤练习,学习 《朗读者》节目中朗读者的姿态、语气、语调、节奏,放开自我,多言多练,提升教学效果。

三、思维衔接,自我建构

在 “想”这一活动环节,教师善于通过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问方式,推进学生联想到课文内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 “知识串联”,建立客观世界、同伴对话、学生自己认知、现在和未来之间的链接。学生产生感想和反思,对人物和事情产生憧憬和向往,梦想被激发,从而产生联想,思维变得更活跃。

学生大脑捕捉文本信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自己的原有知识和文本发生碰撞、产生质疑,提出问题和观点。学生在疑问的指引下,对文本进一步思考,不断增强对文本探索的兴趣,把文本的思想无形地渗透到学生思维深处。

比如鲁教版三年级下册 《搭石》一课,人们走搭石一节“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通过提问 “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层层深入地研读乡亲们走搭石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文本特点等,从文本语言特点、修辞特点、写作特点等方面设计1—2道填空题,以小卷子形式下发。学生经过 “读”与 “演”之后,对小卷子填空内容进行补充,补充时以关键句为主,重在引领学生读完文本之后,通过个人的思维进行总结或者概括。

四、我写我 “想”,自我表达

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中 “写”的训练,不脱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 “读”到“写”的想象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更加生动传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通过设置缩写、改写、续写、扩写、替换、概括文意等课堂小随笔,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小随笔可以是几个关键词,也可以是一段话,30个字左右为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练习。比如 《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为了表现聋哑青年画鱼画得栩栩如生,通过让学生模仿文中小女孩看画的反应,再让学生编写围观人群对聋哑人的议论、赞叹。这样的小随笔,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更加生动传神,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是文本情节的延伸,更是文本主题的升华,是学生头脑中已有内容的外延。“写”具有一定的模仿性,模仿来自于课文,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认知水平。“写”只是用笔说话,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夏丏尊说过,“对于孩子,有几分品德、知识、情感,就说几分话,写几分文。”在讲授 《扁鹊治病》一课时,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明白蔡桓公病死的下场是讳疾忌医造成的,最后让学生续写蔡桓公临死之前会说什么,检验学生对文本深意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学会交流,学会倾听

“评论”就是说一说环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及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之间交流对文章的见解,也是自身评价的交流。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和想法,对学生的发言采取鼓励和欣赏的态度,并进行适当的引领。

(一)小组讨论,学会倾听

通过小组成员内部交流,或者班级层面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鼓励学生运用 “品味”“欣赏”“品悟”型的倾听方式,倾听别人发言,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这是一种倾听发言的内容、所含情感、想法的倾听,使之产生共感共鸣。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一书中提到,应当追求 “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师生安静地互动,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安静地听。在评论过程中,倾听同学的发言和讨论,尊重不同的声音。学生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思维过程,让思想和情感相互交流、思维互相碰撞、互相丰富写作构想。比如 《巨人的花园》一课,当巨人第二次赶走来花园玩耍的孩子们时,只有一个小孩子没有逃跑,“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同桌讨论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说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花园,有的学生说,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如此,使思维得到碰撞,使语言得以积累。

(二)生生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不要让学生成为旁观者、旁听者,学生通过评价时,能够以完整的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听是说之母。让每个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白他人想法与自己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培养辨别思维。一是我们鼓励学生提高发言质量,培养出自主、合作的学习者;二是给予指点,消除含义不清、表达错误的言辞,避免脱离预设的方向,同时,给予发言者尊重的态度;三是教师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讨论,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避免讨论离开主题,也要避免过于压抑学生思维,让开放性的讨论不脱离轨道。比如在教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让学生讨论交流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会沉思些什么呢?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有学生可能会说他在想要怎样才能改变中国这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有学生可能会说他在租界里看到的令人愤恨的一幕,对中国发展和前途担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点讨论“写”的内容,探讨写作方法

让每个学生解析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语感形成的过程,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比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设置小练笔:如果面对詹天佑高大的铜像,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写的出发点可能会不同,有的是从詹天佑在修筑铁路时不惧艰辛、不懈努力方面说感想,有的可能是从詹天佑设计铁路非常巧妙方面,还可能是从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写的时候有理有据,说的时候胸有成竹、自信满满,语言自然而然得以形成。

六、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改”就是学生参照 “写”“论”环节,进行第二次改写或者写作,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是对 “写”的升级。黄厚江老师在 “语文共生教学”中提出,师生共生共长 “既有资源共生,也有情景共生;既有言语共生,也有情感共生”,培养学生基本写作能力。

一是学生写作修改之后,内容注重做到有情、有趣、有理,浅显易懂,淡而有韵味。在讲授 《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编写围观人对聋哑人的议论、赞叹……学生写完后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人物描写不具体的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语言太简单的,通过修改让语言更加有理有据,有情有趣。

二是学生作品修改之后,结合自身感想和其他同学发言,加深多元阅读体验。比如 《桂林山水》一课,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漓江水静、清、绿的排比句,进行仿写“夏夜星空的特点:多、美、亮”。学生进行交流时,答案丰富多彩,像小朋友眨眼睛、像无数颗钻石、一粒粒闪亮的珍珠……这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交流后,学生进行修改,结合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发言,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总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经历情感驱动、情景参与、自我建构、自我表达、与人交流、新旧相融这几个环节,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会得到全面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探索这种课堂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不仅是“读”的开始,还是 “写”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