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祥松 范烛红
为凸显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来,怀宁县实验小学围绕“推进学校均衡发展,建设和美活力实小”的工作目标,大力弘扬 “勤勉一心,崇德尚文”的校园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熔铸公平教育的内核,锻造文化治校的方略,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学校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了三项校园文化推进机制。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为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大多数师生的价值追求,怀宁县实验小学打破常规,立足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力争让学生去赋予每一面墙壁说话的权力,任学生将每一个角落都变成他们探索和实践的多彩乐园。这种涵盖了精神面貌与心理环境的作品,改变了那些灌输式的说服教育方式,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常规养成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我们注重校园绿化、硬化、净化与亮化建设,凸显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布局合理,视野开阔,教学区、活动区、文化区错落有致,知新、知行、知远、知礼四栋楼宇红白相映;校园东区文化广场高端大气,北区经典园、文化林典雅宜人;励志大道路灯文化古朴典雅,博雅石雕庄严挺立;西面塑胶操场、篮球场、乒乓球场规范气派;楼宇文化特色鲜明。校园里,园林区铺满银杏叶,迎面扑来桂花香。草坪区绿意盎然、郁郁清香;池塘边绿柳红花,摇曳生姿。校园环境可谓:绿化赋情、美化蕴意、人景和谐,尽显校园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文化艺术楼廊的各种名称全从师生中征集遴选而出,学校四栋楼宇“知新楼、知行楼、知远楼、知礼楼”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知新、知行、知远、知礼”是对师生的勉励与价值取向的引导,具有强大的内涵力与引导力。如今迈进学校的大门,如同进入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移步景换,处处是风光,放眼皆人文,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漫步 “励志”大道,名人事迹,激荡人心;步入 “廉洁”文化广场,可追寻修身励志的法则,感受淡泊宁静的豁达境界;迈进 “心灵氧吧”读书林,绿草茵茵,树木成行,踏上曲折蜿蜒的鹅卵石径,能寻找诗意的殿堂;踏入 “经典”文化园,犹可同圣贤对话,尽情感受先贤圣哲的魅力与情怀。
才艺展示亭台、长亭设计独特、别致美观,全由学生的粉板、水粉、水彩等作品组成,旨在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以便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诸如“廉洁墙”“群英谱”“知识窗”“爱心桥”等,集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于一体,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玻璃橱台里张贴着学生在各项竞赛中获奖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剪纸作品,陈列着学生的手工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当学生们极富情致的理念付诸实践的时候,这里俨然是他们彰显个性与抒发灵性的舞台。
在主题规划专区内的 “交通区”内画上斑马线,挂上红绿灯标志,让学生扮演交警指挥交通,多数学生已将指挥手册、交通规则烂记于心;在 “消防区”里摆上灭火器、防护服等装置,让学生实地演练,切身感受安全预防工作的至关重要;在 “园林区”开辟绿化带、菜地,让学生课余自由种植,去呼吸泥土、花草与果蔬的新鲜气息。在各种主题规划专区里,学生们各自皆有独特的思考和感悟,且他们之间能互相交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进一步丰富思维方式,如此便能有效地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育管理之中,真正地促进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
现代社会本质上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封闭的心灵往往是孤独与偏见的温床。多样的活动文化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能使学生打开心胸,受到艺术的熏陶与智慧的启迪,从而挖掘自身潜能,激发相应的意识行为。鉴于此,怀宁县实验小学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倡导个性化的育人方略,铺筑学生成长成才的自由之径。具体的做法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教师怀着一颗善感的心,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密切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项以上的特长。教师尽量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赋予每个学生热切的期望,让他们由衷地悦纳来自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此既可打动学生的心,赢得学生的爱,又会催促学生不懈奋进,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对生活充满自信,进而汲取向上进取力量的同时,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心理品质,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继承和弘扬经典诵读特色精髓,不断打造诵读新品牌、新亮点。一方面巩固和深化经典文化特色教育成果,同时拓展特色教育新途径,学校建立了 “文化熏陶、课程支撑、科研引领、活动推进、知行结合”的特色教育模式。形成了以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为主题的经典文化特色;以 “闻墨香,着丹青,打好人生底色”为主题的翰墨文化特色;以 “传承黄梅精粹,弘扬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戏曲文化特色;以 “倡敬廉崇洁之风,建和美活力实小”为主题的廉洁文化特色;以 “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创建足球示范学校”为主题的校园体育竞技文化特色等五个板块的特色教育体系,搭建多样化的特色教育平台,落实 “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个性扶特长”的办学思想,特色教育成果进一步彰显。
创建少年宫,成立各项兴趣班,设有绘画、书法、写作、声乐、舞蹈、象棋、足球、乒乓球等15个艺术类别,由专业老师任教,每周六为活动日,艺术教育五彩纷呈。学校以此为抓手,先重点选拔、培养兴趣班的艺术尖子,然后再让他们分层去指导其他学生,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激励人人参与,进而都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设立艺术节,除了举行常规的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外,每年为期两个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还分周划定主题、多渠道地开展活动。主要有:“诗词吟唱周”“经典诵读周”“书签制作周”“演讲比赛周”“歌咏比赛周”“戏曲比赛周”“书画比赛周”“体育竞赛周”“写作比赛周”“科技发明周”“文艺汇演周”等。素质教育内涵丰实,也汇聚了学校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此外,每月更新一期校报,每学期更新一期校园诗刊,这些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内容与时俱进,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精神境界。
召开表彰会,定期组织评选“讲礼貌之星”“守纪律之星”“爱卫生之星”“劳动积极之星”“乐于助人之星”“见义勇为之星”等活动,少先大队部设立醒目的宣传栏,刊出特长生的照片和事迹简介,让其他学生从中获取感受与体验,慢慢也将这些典型事迹迁移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开展“美德少年”“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等先进个人评比表彰大会,用身边最典型、最直观、最突出的榜样引领全体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理想,恪守准则,尊师爱学,知恩图报。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一所学校具备良好的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的本质体现。这要求我们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去竭力塑造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使学生能够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从而使学生得到协调的发展。一直以来,怀宁县实验小学的做法是:一方面,注重各项章程、制度、预案的建设与履行,做到纪律严明,以德治校,以法治校;另一方面,重视挖掘和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与历史文化,对教育教学的生成资源进行多元而合理的开发、利用,让教与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将情感教育引向人文关怀的内核,以激励与唤醒的方式直击学生的心灵,从人的本性角度去驱动学生潜在的原始动力,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获得提炼与升华,进而让他们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认知、做事、处世等各方面的能力,真正起到了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全面发展的功效。
我们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构建德育网络,拓展德育新途径,强化养成教育,大力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学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一是开好 “三个”会议,即开好文明督察小队会议、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转入新生会议,对学生进行入轨入格教育;二是开展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 “节粮、节电、节水”三节三爱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开展 “最美班级”“最美中队”“最美路队”等先进德育工作集体评选。与此同时,学校把思想教育溶于平时,多渠道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法制与安全知识讲座,使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思想情操得到进一步的熏陶。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与教育,遵规守纪、知荣明耻、崇尚廉洁,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健康的人生发展道路,做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通过戴校徽、唱校歌、办校报、创校刊系列活动,进一步增添全体师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重温烽火岁月,每学期聘请老军人讲解北伐、长征、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故事,或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烈士陵园,或清明节去给家乡的烈士坟茔扫墓、敬献花圈等,让学生拨开历史弥漫的硝烟,由衷地缅怀那些为国为民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将士,使学生们接受生动而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爱家乡的教育。
感恩先哲模范,探源名人故居,访问艺人奇士,拜寻乡贤俊杰,让学生走近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以及熠熠生辉的民间艺术;聆听 “新时代的雷锋”“最美教师”“模范村官”“怀宁好人”等先进事迹讲座,触动学生获得相应的道德感受,在感恩的氛围里培养进取心与荣誉感,进一步让学生懂得举止得体、讲究文明、遵守公德、谦让他人等礼仪道德。
历练博爱情怀,重阳节去敬老院为老人送水果、梳头、打扫卫生;定期为学校周边的街道、商铺清扫垃圾、纠错别字、刮 “牛皮癣”;暑期为附近的砖窑厂、裁缝厂里的工人送矿泉水、太阳帽,并实地体验他们艰苦的工作环境,以此寓情于行,寓教于乐,在情景交融中进一步浸润学生的情感品德。
综上所述,推进 “三多”校园文化建设机制,落脚点在于熔铸公平教育的内核,锻造文化治校的方略,不是在摆 “花架子”,而是在凝聚心智,苦练内功,着力提升学校发展的 “软实力”。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既具历史意义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工作,是值得我们不懈探索的生命之旅。我校将立足长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继续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挥名校优势,辐射带动区域教育发展,逐步推出精品,彰显育人特色,从而真正实现学校全面而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