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婷
摘要:微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多影响,教育环境由信息封闭转变为信息开放,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发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范式也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文学范式转向。面对这些新变化和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向“对话式”转变,尊重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应该发挥对话交往中“首席者”的作用,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引导和影响教育对象,帮助教育对象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2.02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2—0094—03
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微信、微博等新媒介的普及使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置于一种新的社会存在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公民文化和道德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必须回应这种变化,才能实现其有效性。“微”文化改变了主流价值的传播结构,削弱了主流价值的主导地位,为人们传递信息、积极发声和表达诉求提供了“短、平、快”的媒介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内容注入式和单向灌输式为主,面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由单向“灌输式”向“对话式”转向,才能发挥其效能。
一、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情况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2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涂尔干指出:“要想真正地理解任何一项教育主题,都必须把它放到机构发展的背景当中,放到一个演进的过程当中,它属于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微时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但利益的追求同样带来了诚信缺失等道德问题;政治发展推进了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但个人主体性的凸显要求加剧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困难,文化发展转向多元化和大众化,满足了主体多层次文化的需求,却也带来了价值多元以及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迷茫。如果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方面的变化是我们这个“微时代”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以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信息科学技术所催生的新媒体时代变革,无疑构成了“微时代”产生的充分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新问题
马克思在论人本质时,说过“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因此,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理解是我们对于处于这个时代的人的理解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包括“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从人所体现的‘主体形态上来说,也可以把它们看作集群主体、个人主体和自觉的类主体的一次发展阶段”。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正处于个人主体性地位的凸显要求的阶段,表现在对涉及到道德困境和价值判断等社会热点问题时主观上“想要发声”,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也为个人提供了“能够发声”的平台和渠道。有学者指出,“微时代”人机一体的生活方式,导致个人过度沉迷虚拟世界,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往往会表现为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淡薄和价值取向多元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争论,“功能钝化”“困境”等词语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频频出现。有学者曾批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度是“无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在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人文关怀,长期停留在工具价值和社会需要层面。这里的“无人”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对象的能动性缺位,教育活动往往表现为教育者轰轰烈烈的“独角戏”。传统媒体时代,个人的价值主张没有渠道表达,对于媒体上的主流价值“灌输”采取的是冷眼旁观的态度,这样的个人是处于宁静状态中“顺习”的人,“‘顺习的人生就是未经反省的人生,其信奉的人生价值观由于不是自我反思而选择的,是不牢固的,因此是无意义的”。而“微时代”的新媒体平台却为个人提供了“发声”平台,新媒体的出现激活了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在新媒体平台上每一个独立个体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话语权的掌握满足个体实现由被动接受者身份向主动传播者身份的转变。
二、微时代“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要义
“微时代”背景下,人的发展开始从“依附性人格”走向“独立性人格”,个人的主体性地位要求凸显,在价值主张上要求能够“发声”,并获得“倾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使得个人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满足其对话语权的渴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而应采用“对话式”的方法开展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教育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对话式”的实践要义:坚持对话关系中的“主体间性”
与传统的社会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提倡“教会顺从”的教育。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教育过程中以教育者单方面的信息输出为主,其目的就是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方面改变作为客体的教育对象。“微时代”背景下,个人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对生活意义的追问。交往、对话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根本生存方式与存在方式。“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践中必须坚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对话关系中的“主体间性”,双方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商谈和情理沟通,才能达成双方的理解和共识,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合奏”,达到实践活动目的和成效。
在“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主体间性”,是一种强调以人为主体,培养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包括受教育者对(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教育资料的对象化活动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两者互相交流交往的伦理前提是自主性和主动性,双方在一定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共同遵循下进行对话、交流、理解体验等活动,进而达到意义的建构和共享。在这种对话实践中,思想实现了再生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以彰显,教育对象在对所在环境的认识和所在群体的认同过程中实现了个体同一性,形成稳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
(二)“对话式”的实践要义:保持平等对话关系教育者的“首席者”角色
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沿着特定方向运行。这里的特定方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和教育对象的对话关系中必须处于“首席者”。我们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灌输式”到“对话式”的转变,不是笼统的反对灌输教育,而是反对一言堂式的灌输教育。提倡将尊重和要求、灌输和启发结合起来,在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对话中,通过灌输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启发受教育者对个体身份的认识、对生活意义和价值追求的思考。“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對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见,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受教育者是对话中的平等共主体,不仅仅是单纯的灌输对象。“平等的共主体”是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彼此尊重的对话的主体,不是思想教育“对话”中的“平”的状态。“对话式”教育方法中教育者应该是平等关系中的首席者,教育者在实施思想教育“对话”中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引导性。
(三)“对话式”的实践要义:执持对话目的对有意义的幸福生活的建构
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人依靠本能生存,但人又能够超越自然存在,依靠意义和价值而生活,这种“类生命”使人成为“类存在物”。高清海教授将动物和人的生命的区别做了如下区分定义:“动物的生命称为自然的‘种生命,人的生命称为自为的‘类生命。”“类生命”是基于种生命基础上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人正是在实现自己“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的生活和生活世界。人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建立关系,生成与人发生着意义联系的生活世界,这样的生活世界体现着人的意识、意志和价值追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能动的生活过程”“现实生活过程”等概念着重指出生活世界不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而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促进其成员知、情、意、行均衡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话式”教育方法的目的应该是促进教育对象在对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认同的基础上,建构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面对“微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发展“依附性人格”向“独立性人格”转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旨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特殊活动,理应帮助教育对象从“对物的依赖”走向真正的“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间真正确立教育与被教育关系的纽带”,应该实现“灌输式”转向“对话式”。这一转向,不是对“灌输式”教育方法的否定,而是在教育者向教育对象灌输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交流沟通,教育者以“平等关系中的首席者”角色在教育活动中发挥问题预见性和价值引导性作用,帮助教育对象建构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周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