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关联研究

2018-01-25 09:15蒋长兰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连续性文本素养

蒋长兰

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是学生读用非连续性文本的综合素养,它拓展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新增了符合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涉所需的“视”“思”“评”等要素,其目标直接指向了学生面对实际生活、未来生存的独立运用上。而信息素养则是学生利用信息工具、信息资源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综合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素养的指标构成和核心内容高度一致,且随着信息环境的改变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彼此渗透、融合,共存共生。鉴于此,开展两者之间的关联研究,目的在于找到它们的共性及内在联系,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新的路径,对构建信息素养与学科专业整合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概述

1.非连续性文本及其读用素养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与连续性文本相对,以纯文字、图文、图表等符号为载体,用一种或几种间断性信息组合而成的文本形式,是人们用来表现与传递信息的实用类文本之一。其种类多样、复杂,内容多元、丰富,形式直观、概括,文本意流非线性、非连续,思维路径跳跃而多维,功能显著而实用。

非连续性文本的读用是读用主体与读用客体之间展开的一种信息认知及实践活动,它需要读用主体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素养。一般的读用素养是指个体对文本进行阅读、理解、反思、利用、建构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而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是指个体能够借助技术工具从非连续性文本中甄别、筛选、理解、统整、评价信息,自主创建并使用非连续性文本发布与传播信息的综合素养。它既涵盖了一般读用素养的能力和要求,又因其多样性、复杂性、多维性、非线性、技术性等特征,而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搜索、统整、评判、二次开发、应用技术工具、创建、协作等能力和素养,尤其需要具备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等为特征的复杂性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法律、道德意识。

2.信息素养及其内涵发展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获取、理解、使用、创新信息,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综合能力,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部分组成。它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决定着其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其综合能力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概念,其内涵随着信息技術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受技术主义思想的影响,信息素养仅被看作一种“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的技术素养。直到80年代末,研究者们才认识到“信息意识”“信息评价”在其构成中的重要性,进而将其界定为“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但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学者们深刻地意识到移动技术、社交媒体、在线社群、开放资源等对信息素养的影响。为此,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给出了新的定义:“信息素养是指包括对信息的反思性发掘,对信息如何产生与评价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参与学习社区的一系列综合能力。”该定义延伸和再构了信息素养的内涵,突出了协同合作、批判思维、分享和创新信息等能力在信息素养中的重要性。至此,信息素养由早期偏重于以图书检索为核心的技术素养转变为学生未来生存与职业发展所需的行动素养,并朝着与其他学科和素养交叉、渗透、碰撞、融合的综合素养发展,凸显出交叉性、渗透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

二、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内在关联

1.认知过程的一致性

信息是认知行为得以发生的工具,由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符号组成,并以一定的方式加以聚合形成信息内容。认知的实质是认知主体对信息内容的感知、判断和理解,其过程包括信息获取、保存、评价、使用、建构等环节。认知主体的能力、素养是在其信息认知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而认知过程各环节要顺利推进必须有相匹配的能力与素养给予支持和保障。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信息素养是学生在相关的信息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综合能力,涵盖了信息认知的全过程和全部心理功能,两者加工处理信息的流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定位、获取、筛选信息。两种素养都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源范围、性质,借助信息技术工具,高效地从信息载体中获取关键、核心的信息。(2)甄别、评判、分析信息。两种素养都要求学生能够辨析信息的来源,比较不同信源的信息,判断、反思信息的特点、功用、不足及发布者的意图,客观评价信息的真伪、时效、价值、质量,及时剔除错误的、干扰的、冗余的信息,洞见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关联性、有效性。(3)统整、推断、建构信息。两种素养都要求学生能够找出经过检验、甄别过的信息问的内在联系,根据需求进行聚合、分类、重组、重新表征,并能及时将它同化或顺应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建构出新的知识网络,进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结构的量变与质变。(4)使用、创生信息。两种素养都要求学生能够将加工、内化后的信息转化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生新信息。(5)恪守信息伦理、法律、法规。两种素养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律精神,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复杂多变的环境,不迷失,不轻信,不盲从,不谬传,客观、准确地判断信息的来源和内容的真假、信息形式的优劣,做一个有信息操守的合格公民。

2.功能目标的统一性

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的培养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和未来职业生涯,指向塑造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1)面向生活真实情境。非连续性文本大多取材于社会生活,保留了生活的真实情境,其读、用就是学生面对不同生活情境读用文本信息或文本形式的实践活动。(2)面向学生认知发展。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涵盖了学生对信息获取、筛选、理解、反思、推断、评价、创建等认知的全部过程,其中反思、推断、评价、创建是核心,特别是以反思为核心的思维力和以评论为核心的表达力更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中之重。(3)面向未来终身学习。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面对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技术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和多样态、碎片化、多维性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以多维、系统、整体的方式进行思考,具备借助技术工具快速、准确地搜索、关联、整合、使用信息,建构文本等能力。这些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生贯穿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决定并制约着学生的精神格局及语言行为。

信息素养特别关注学生能够运用思辨与质疑、分析与批判、决策与创新、问题求解等高阶思维能力,高效地聚合、管理、使用信息。批判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目标,且这一目标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素养认知的变化得以确认和重视的。最初信息素养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信息加工的技术能力,但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信息权利边界的消失,研究者们意识到批判思维、问题求解能力及信息道德等在信息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2000年ACRL将“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出处,能有效利用信息实现特定目的,熟悉与信息使用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地获取和使用信息”列为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核心内容。2015年ACRL将信息素养内涵扩展为“信息的反思性发掘,对信息如何产生与评价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參与学习社区的一系列综合能力”。这些标准和内涵凸显了以“思维与表达”为核心的功能目标,强调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理性思维在学生信息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以面向未来、面向创造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培育学生可再生、可持续、可创造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发展的核心能力。

3.技术工具的相关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以网络化、技术化、信息化为特性的新的信息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为人们读用信息提供了多元、便捷的信息平台与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人们只有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功能、类型、应用领域,合理、娴熟地使用工具及各种社交媒体,才能有尊严地、体面地生存和发展。信息素养与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就是建立在这种信息环境与现实需求之上的能力素养。不断发展的当代信息技术既赋予了信息素养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也促使非连续性文本朝着多元化、复杂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催生出新的非连续性文本。因此,两者都与信息技术相关,且在信息活动中两者所需的技术工具和技术平台具有一致性。

首先是搜索、获取信息常用的工具和平台。常见搜索引擎有百度、谷歌、搜狐、雅虎等,常见数字资源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它们都可以供学生用来搜索、获取所需的信息。其次是处理、加工信息所需的工具。如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处理、展现(报表和可视化分析)信息,还可以用百度脑图等工具梳理流程,展现数据分析的层次。此外,信息加工过程中还可借助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媒体整合等工具软件剔除虚假或无用的信息,将孤立、无序、不成系统的信息通过判别、筛选、分析、分类、评判、二次开发等加工成系统、有序、关联的信息内容。最后是创建、发布、推送、分享信息的工具和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客、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已成为学生创造、发布、分享信息的开放平台,使得个体兼具信息使用者与信息生产者的双重角色。

4.素养形成的互惠性

随着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信息素养与学科专业素养不断呈现出渗透与融合的态势,且提升学科专业素养既需要信息素养的支持,又能使信息素养得到检验和提升。因此,将信息素养相关内容融入学科专业课程中,实现学科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双重目标统一,使信息素养向学科纵深发展,将成为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基于此,将信息素养内容整合到非连续性文本读用活动中,就是信息素养向学科专业渗透、融合的具体实践。所谓整合,就是将信息素养的理念、信息伦理意识等贯穿到非连续性文本读用活动的全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筛选、整合阐释、反思评价、建构应用文本信息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批判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的案例非常多,例如观察某市近十年夏季气温变化情况。首先,确定信源。学生应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取该市十年夏季气温数据。其次,运用相关软件绘制图表,直观地呈现气温变化情况。再次,观察图表,分析数据,反思评价,找出该市夏季气温变化的特点。最后,探究气温变化原因,提出合理建议。完成上述任务的全过程始终渗透着个体的信息素养活动,包括信息需求分析,信源范围确定,信息搜寻查找,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建构使用等。在这样的非连续性文本创建过程中,信息素养不仅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而且能在其中不断得到检验和提高,从而高效达到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双重目标。由此可见,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之间是合作、共生的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整合,是实现两种素养互惠、共赢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三、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关联研究的课程价值

首先,它能够改变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信息素养培养是基于技术的培养模式,一般由图书馆、信息技术等课程承担。这种模式单一、迟滞,阻隔了信息素养与时代、社会的密切联系,其所培养的素养仅仅是学术背景下的信息素养而不是现实生活所需的行动素养。而研究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突破学科专业与信息素养培养的界限,探索信息素养培养的新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具备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参与社会建构所需的核心素养。

其次,它能够优化信息素养培养的师资队伍结构。过去承担信息素养培养任务的教师,主要是图书馆管理员、信息技术教师及他们与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技术团队。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局限于各自的学科领域,不能承担跨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两种素养的关联研究能将语文教师吸纳到队伍中来,并使之成长为既能承担专业教学,也能承担信息素养培养任务的“双师型”或“兼职型”教师。

再次,它能够丰富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传统的信息素养培养内容大都侧重于文献检索,没能从文化和社会层面构建完整的课程教学内容,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其实,信息素养不能窄化为检索与技术能力,更不能仅仅视作一种个人能力,而应从社会参与和信息传播的视角丰富、延展其内涵与外延。要重视与信息相关的其他素养,如信息的功能、价值,信息的分享、创造,信息消费者与创造者的知识结构、思维品质等,将之全部纳入培养范畴。探究如何在非连续性文本读用中培养和提升这些素养,以满足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最后,它能够拓宽信息素养的训练路径。传统的信息素养培养仅由专业教师以专业学术文献检索、使用为唯一训练路径加以培养和提升,训练路径单一、单向、狭窄。非连续性文本读用训练可以有效拓展其训练路径。第一,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综合性、多维性、丰富性等特点,以它为训练语料符合信息素养培养的新目标。第二,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主题式非连续性文本训练,能够较显著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如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读用,学生可带着“如何阅读与创建图表”的问题与任务进行以文本形式(图表)为主题的读用活动。学生需要识别数据的有效性,观察数据的关联性,挖掘数据隐藏的内容,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使用制作图表软件,创建此类文本等。学生在其中不仅能学到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创建方法,而且能提高关于数据信息阅读、使用、创建的信息素养。

总之,开展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关联研究,目的就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探寻非连续性文本读用素养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新的路径,真正实现信息素养培养与学科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信息素养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连续性文本素养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