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推进教出《兰亭集序》的深意

2018-01-25 09:15骆雁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文本

骆雁琳

在流逝的时光和永恒的自然面前,文人墨客的感慨往往离不开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可谓千古同悲。从《前赤壁赋》到《秋声赋》再到《兰亭集序》,无一例外。苏子夜游赤壁忽觉人生苦短,欧阳子夜闻秋声感伤于怀,王羲之更是在“俯仰一世”之间,抒发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而凝重的感慨,对人类永远无法摆脱这种局限性的悲叹。如何让阅历尚浅的学生感受这沉重的情感而又不陷入消极情绪之中,读懂人生的短暂而又能积极面对呢?

一、梳理,从类似的名句入手

笔者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古往今来悲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经典语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搜集。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欧阳修《秋声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在类似名句的积累整理之后,学习情境也营造出来了,再来学习《兰亭集序》,便能较快地进入作者描绘的美好画面之中,并能感受作者深沉的感喟。

二、分析,从关键词句入手

本文的关键词是生之“乐”与死之“悲”。

1.多重之“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士名流,聚会兰亭,此一乐也。游宴雅集,以文会友,饮酒吟诗,无论穷达,文中对人物的介绍只有这八个字,不论官职出身,相聚者情投意合。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山环水绕,境界清幽,此二乐也。明澈洁净,飞花溅玉,生机盎然,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内心的舒畅惬意。三月的江南姹紫嫣红开遍,作者却只道山、水、竹、林,可见作者极力营造的是一种淡泊高远、宁静高雅的氛围,这也正是作者性情以及人格的体现。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饮酒赋诗,畅叙幽情,此三乐也。曲水流觞,抒情言志。这种聚会有别于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世家子弟的豪华宴会,更多的是娱情山水、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既无森严的等级,又无礼仪的束缚。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微风徐徐,阳光正好。仰观宇宙,长天辽阔;俯视万物,生机盎然,此四乐也。诗人们随心所欲,云游山林,目遇之而成色,耳闻之而为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真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赏心美景悦目,“信可乐也”。

这种“乐”,非关物质,而是来自对“俯仰一世”的体悟。包括对不同个性的包容,不管是一室之内心领神会的,还是超越礼法放浪形骸的,都欣然相与“快然自足”。

既如此,那么“悲”从何来?这是文本理解的难点。

2.永恒之悲

第一,“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兴尽,自然悲来,这是人性的优点还是弱点,说也无法说得清楚,得到的很容易就感到厌倦,情随事迁,這是触目惊心的悲凉,却又是人性的必然。王羲之以极其俭省的笔墨,说尽了无限感慨。试问,未得到时,谁不是无限企慕,心心念念,忐忑不安,辗转不寐;刚得到时,谁不是甜蜜沉醉,踌躇满志,手舞足蹈,仰天大笑;可是,在快乐中浸淫久了,人就会感到疲倦。

关于这一点,无论古今,亦无论中西,都有杰出的作品进行细致的描绘。最著名的如《浮士德》,魔鬼靡菲斯特和上帝打赌,浮士德与魔鬼定下了契约,愿以灵魂为赌注使魔鬼满足他的一切要求。浮士德追求知识、爱情、权力、艺术等,每一种追求得到满足之后,也都是“所之既倦”。虽然歌德的《浮士德》具有更加丰沛的意蕴,但仅就人在满足(爱情、艺术、政治权力等)之后的厌倦来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的“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更加简练易懂。

第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才是人生悲感的真正根由。人,总是要死的,虽然人如果永远不死可能更加可怕。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在长篇小说《人都是要死的》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思考,人有一死原是幸福,因为永生也许是一种厄运,它带来的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单调乏味,空虚无聊。因此,活着,能为实现自己的信念献出生命,这才是人存在的价值。没错,枝头鲜花永开不败,天心明月永圆不缺,妙龄男女永远年轻,乍看上去感觉不错,但时光若真的静止不动,没有残缺老去的遗憾,无论花月和男女,永远保持饱满绽放的状态,不也是一种无情的惩罚?

人都是要死的,是人的有限性,是人痛楚的根源,也是人生价值的所在。

第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感慨过的、痛苦过的,古人早就有相似的经验,“我”的经验与感受,不过是对古人在类似情境中感受的再一次验证。阅读前贤作品,也如莱辛所说,“不断发现个人独特的经历原来都只是人类普遍经验的一部分”。

《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魏晋时期崇尚老庄,一般士人沉浸其中未免空谈,只有王羲之是旷达之人,能在“悲”中觉出趣味。对人生有深思熟虑者多矣,能从深思熟虑的沉痛中走出来,发现出人生的趣味,最为高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有些宗教将生死问题看得很虚无,很超脱。有意思的是,人类社会的科技可以日新月异,但人类对生命的本质,如青春、爱情、遇合等的体验却永远是一致的,王羲之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我们。

三、探究,恰当援引文本外资源

从积累类似名句入手,到关键词分析,学生能基本了解文本大意和作者情感。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表达这种感慨的,为什么要表达这种人生感慨,仅依赖文本和学生有限的生命体验,是很难准确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所以,对于经典文本,有必要适时恰当地引入文本之外与文本关系密切的资源。王羲之是晋代人物,可以参照的资源应该是《世说新语》和《晋书》。下文结合这两本书的记载,试作探讨:

1.为什么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喝酒?

这不是王羲之的发明。修禊之风,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周礼》记载,到秦汉以后,修禊已成为宫中重要的礼俗活动。魏晋以来,这种风俗逐渐成为文人生活的一项内容。《世说新语》记载:

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

大意是说,名士们一起到洛水边游玩,回来的时候,尚书令乐广问王衍:“今天玩得高兴吗?”王衍说:“裴颁擅长谈名理,滔滔不绝,意趣高雅;张茂先谈《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戎谈论延陵、子房,也超尘拔俗。”可见这些人不是简单地欣赏风景和喝酒,而是在讨论文史名理之学问。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在清代诗歌里还能看到俊彦名流雅集盛况的描写。

2.本文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死感慨,还是另有怀抱?

有的西方哲学家一辈子沉浸在学理世界里,讨论人类社会的一般现象和普遍规律——这种讨论多理性客观;中国古代文人则多另有现世的职务,其感慨可能多与一时一地之经历有关。

王谢二人在东晋文采风流,权倾朝野。在《世说新语》中,有关王羲之的记载就有四十多则。王羲之年少聪明,高贵娴雅。他对社稷苍生,有强烈的关怀。他的许多文章和书信,都表达了对国计民生、军事策略等的充分关注,显示出卓越的政治见解;对下层吏治了如指掌,能指陈利害,意见中肯。如《诫谢万书》:

以君迈往(迈往:超凡脱俗)不屑之韵,而俯同群辟,诚难为意也。然所谓通识,正自当随事行藏,乃为远耳。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苦,则尽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关谈,济否所由,实在积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

大意是告诫谢万要与士卒同甘共苦,体贴手下将帅,不要浮华骄傲,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谢万是谢安的弟弟,他位高权重,高傲放纵,对部下毫不爱惜;军事上轻举妄动,遭人怨怼。从王羲之这封写给谢万的信中,看不出他风流潇洒的诗人气质,更多的是为官理政的勤勉谨慎以及待人接物的宽厚仁慈。

值得注意的是,王羲之一度为官,后辞官不做。陶渊明比他晚生半个世纪,相对于王羲之,陶渊明位卑权小,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隐士形象;王羲之的辞官却少为人知。在写《兰亭集序》后的第三年,王羲之称疾去郡,于父墓前自誓:

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坠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嗷日。

从此,他永远退出官场。出身显贵的王羲之曾有着高远的政治抱负,为何急流勇退?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主要原因是王羲之性情自由放旷,服膺老子思想,知止知辱;直接原因是与王述的矛盾: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关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王述因服母丧住在郡中,王羲之只去吊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访。王述每次打扫庭院等他,而王羲之最终也没去。后来王述就任扬州刺史时,在郡中遍行,就是不去拜访王羲之,于是两人结下了梁子。王述职务越来越显要,王羲之耻于在他之下。王述来王羲之主管的地方检查工作,要考核王羲之的政绩,王羲之感到耻辱,称病去职。——这一点倒是很像陶渊明,那个时代的知识阶层还是很有骨气的。

根据《晋书》和《世說新语》的记载,王羲之才华出众,有大济苍生之志,也有实际的政绩;但他本质上是一个诗人,不免恃才傲物,开罪了不该开罪的人。王羲之没有纠缠于人事纷争,为少生事端,干脆挂冠而去。这也是因为他深受魏晋时期流行的老庄思想影响(虽然《兰亭集序》也有对老庄“一死生”思想的质疑),也深受“山水方兹”的时代风习影响,希望自己有限的生命从自然中找到归宿。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表达的人生观应该不是一时一地的感慨,而是他整个思想的体现。他的哀乐与他的成就,完全是他整体的性格与个性所致:他有高远的眼光和见识,因此他敢于“得罪”他看不起的人;他毅然决然离开官场,回到他喜欢的世界去……为什么能这么决绝?《兰亭集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死生亦大矣。——人生如此短暂,怎么能苟且!

研讨文本要从学生有限的诗文积累和生活积累出发,但不是用经典去迎合学生的认知,甚至矮化和浅化经典,而是尽可能地从文本词句出发,追究其深层含义。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止于此也是可以的(如上文第一、第二部分的探讨)。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资源,供其继续探究(如上文第三部分的探讨),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见识。至于教学过程如何设计,还需根据学情,巧为安排。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王羲之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王羲之送字
大书法家王羲之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绍兴风物志
书圣王羲之